苏培科在《中国经济时报》撰文说,要想真正发展资本市场、发展我国股市,除了出台目前这些滴眼药似的补救政策措施外,还要大动手术,改变游戏规则,应该停止一切扩容行动,进行大型修理。停车修理的目的是为了让以后的上市公司不再继续圈钱,也不要让目前这种股市恶瘤继续扩散。但从目前的情形来看,管理层似乎没有这样的魄力和准备,更没有刮骨疗伤的决心,反而是在沉默和在表面上进行制度的修

补,想通过休养生息的方式让股市再恢复融资、圈钱的畸形职能。只是,我们必须要清楚:休养生息是要看在什么情况下。如果是小病,通过休养生息是可以焕发生机,但如果是像我国股市目前这样的大病和难病,靠休养生息、政策修补、滴眼药式的拯救,只能是将问题不断过渡和延续,或者有可能是将问题不断积累,最终出现更大的问题。 苏培科认为,目前是解决股市遗留问题的最好时机。苏培科呼吁,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时应该以一种"补偿"的心态,将目前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法人股以折价的方式优先配售给流通股股东,而非溢价减持或者平价MBO,更不能私下交易、权钱交易。但这样解决的前提是上市公司必须要干净,不能只剩空壳。将有潜在希望的上市公司采取这种措施来解决股权分置的历史问题,然后再采取剥离退市的方式将劣质上市公司淘汰出局,但这要让国家财政补充、输血,把国有股法人股转让收回来的钱,再去赔偿因退市而造成损失的流通股股东利益,作为股市赔偿历史遗留问题的补偿基金,而绝对不是将国有股高价减持后,将这笔巨款从股市拿走。 中经分析小组述评:令人纳闷的是,对股市具有话语权的业界权威、专家学者,包括某些管理层人士,想必多半也是"有车族"(或无需付费的"乘车族"),对于汽车出了故障必须立即停车修理,否则就可能酿成安全事故乃至出人命这样的常识想必不会不知道。可为何对中国股市这辆发动机、车轮子甚至底盘通身都是毛病甚至机油、汽油都已烧干的破车所出现的种种险象却视而不见,反而还要不顾死活地强迫它带病运作、超载前行?有几种解释:或者他本人没有乘坐在这辆"危车"上,这车子更不是他的;或者他只是"乘车族",却因特殊地位而备有特殊的安全措施,即便车毁人亡于他也是毫发无伤;或者他还享有另一种权利,这辆车坏了还可以换新车(比如眼看A股市场没希望了,就有人鼓噪推出C股市场),因此他甚至巴不得将这旧车趁早报销,所以不惜采取种种手段"砸车"。比如,一方面阻碍全流通改革,一方面进而用估值接轨论、市场询价制、再造C市等来加剧"双轨制"的利益冲突。造孽啊!照这样折腾下去,国务院领导要求中国股市"今明两年转折、明后年大发展"的目标还想实现么?当然,管理层的主流声音还是对证券市场百般呵护,其急于托市的心态跃然纸上。但是,其一,托市的目的是什么,只为体现发新股的政绩?其二,回避股权分置的制度症结,一味指责"错误舆论"导致股市下跌,能解决什么问题?中国股市的危机是制度性危机,制度不改,则管理层喊哑了嗓子也无济于事。[][11]来源:国家信息中心—中经分析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