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除了传统价格战将继续打下去外,家电业将出现一个不可遏制的重组浪潮。日前,有业内人士指出,科龙在2003年掀起的重组巨浪,必将为海尔、长虹、联想、格力、TCL等企业吹响重组冲锋号。业内人士纷纷指出,2004年,有望成为家电重组年。据分析,届时,国企、汽车、空调成家电重组三大关键词。
国企成重组大金矿
2003年,科龙董事长顾雏军的风头压倒了所有家电英雄,就是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也没有顾雏军的见报率高。综观顾雏军的兼并对象,不论是美菱还是其它小品牌,都是国企或“准国企”性质的集体企业。中国重汽重组的小鸭集团,也是一个标准的国有企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许多名义上的集体大企业,实际上也是标准的国有企业,像海尔等大企业虽是集体企业出身,由于多年由各级政府财政扶持,实际上也是国有企业。被TCL重组的乐华,实际上也是广州市政府的。
国企为何成了重组唐僧肉?几位咨询公司的老总分析了其中玄机:其一、国企改革成为国家的宏观决策,国企需要资本重组;其二、各级政府要在招商引资中树碑立传,国企的股权与土地资源就成了两大最诱人的嫁妆;其三、效益不好的国企往往成为各地政府的“心头病”,人事改革很难进行,引入外来资本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其四、瞄准国企的民间资本也有算盘,一般来说,兼并国企并不是像报道所吹嘘的要那么多钱,就像80万元请个港台歌星却炒作成1000万元那样,实际上是为了炒出身价,炒出实力。科龙兼并美菱等国企与其说是资本游戏,不如说是先进管理的机制输出;五、国企交易的背后往往伴随政府支持。
资金、技术、人才本来就是没有国界的生产要素,在国内的重组就更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据业内人士分析指出,2004年,海尔、长虹、格力、华凌、TCL、科龙等企业都将上演重组好戏。
汽车业成重组试金石
2003年,以小鸭与中国重汽的重组最为引人注目,小鸭集团以一个上市公司的“壳资源”换回了一大笔白花花的现金,同时以极少的现金“置换”出了全部的家电资产。在这一轮重组中,小鸭显然大赚了一笔。
紧接着,美的、奥克斯、志高、春兰、科龙等家电巨头亦纷纷抢滩汽车业。用志高空调总裁李兴浩的话说就是,“做汽车没什么了不起,就像造空调一样,买个压缩机或发动机回来,其它的零配件就与组装空调没什么两样!”吉利汽车老总李书福也道出了家电老总的想法:“一个汽车就是一个发动机加上四个车轮与一个车盖子,实际上就那么简单!”近来许多媒体都抱怨美的、奥克斯、科龙等企业的广告投入少,是不是有资金危机,实际上他们的钱都悄悄转向了汽车业。据业内人士透露,2004年,家电巨头在汽车业上的动作会更大。
空调业成重组热门
行业除了高端彩电之外,就没有哪一个家电行业能像空调业这样吸引眼球。“2003年,一大批空调企业被打倒了,但是,他们还没有完全断气,还在挣扎,但到2004年,他们将气衰力竭”。一业内人士断言,真正赢利的空调品牌,到2004年不会超过20家,其余400多家都可能在2004年纷纷“嫁人”,淘汰率可能达到90%以上。
综观2003年,格力、美的、海尔、科龙、奥克斯、华凌、海信、东洋、志高、新科、威力、TCL等品牌还算活力十足。业内人士估计,他们有望成为兼并中的大赢家。谈到空调业重组的特点,有业内人士同时指出,由于空调业的资金并不充分,空调业的兼并将以“合作”的方式进行,“收破烂”者会以“承担负债”的方式进行品牌输出与管理输出,不会有太大的现金交易。
另有专家分析,2004年,空调业“九死一伤”的格局决定90%的品牌都将死去,而10%的品牌将在伤痕累累中奋勇前行,要弥补“虚肿症”,惟有依靠海外市场的高利润率。由此,如何对国外的品牌进行“重组”,将成为2004年的一个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