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分工和创新理论为分析工具,对第三方物流的成长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既分析了第三方物流成长的内在动力所在,也分析了第三方物流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外在环境。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分工;创新;政府职能;市场结构;制度
Growth Mechanism Analysis of Third Partys LogisticsCHEN You-gu, LIN Rong-qing
(Fujia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bstract: This text , regards the theory of the pision of labor and the innovation as analyses tools, has carried on comparatively systematic studying to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third partys logistics, Analyze both the inherent power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at third party logistics grow up.
Key word: Third partys logistics; Division of labor; Innovation ; Governments function; Market structure; System
1 引言
与其他一般产业组织形式的悠久历史相比,第三方物流的出现是近20年来高科技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革命和市场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产物。因此第三方物流产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其自身的鲜明特征。它是一种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合同为约束,交易主体的结盟为基础,向客户提供系列化、个性化物流服务的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也称为合同制物流、外包物流或物流联盟。当前,由于第三方物流的独特作用与价值,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里受到广大企业的青睐。有数据表明,目前欧洲和美国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率分别是76%和58%,且需求仍在不断的增长。
尽管我国物流的发展有一定的历史,但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明显缺乏行业竞争力。众多的运输公司、仓储公司、货代公司举步维艰,陷入行业内低价竞争的困境,难以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业界和学界亦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工作:一是从企业自身经营的技术层面找原因,指出一方面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项目单一、信息化水平低;另一方面是绝大多数企业仍习惯于传统众向一体化的运营模式,不愿将物流业务外包。二是从交易费用视角分析,指出制约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原因是交易费用过高。这些研究与分析无疑是富有启发性的,对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难以说明地说明第三方物流的成长机理。基于此,本文从分工理论的视角,分析物流产业组织自身内部演进的动力,并结合第三方物流所需的外部环境如市场结构、社会文化、制度环境等进行分析,力图对第三方物流成长机理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
2 分工演进、创新与第三方物流
2.1 相关文献回顾
分工是人类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生产水平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不断扩展其特有的劳动行为的外在形式,并对劳动行为按种和类的不同进行细分的过程。尽管分工理论不是经学中的一个分支或学科,却始终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关于对分工的论述有许多经典的文献。
早在300多年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弟(WILLIAN PETTY,1760)就指出了专业化对生产力进步的重大意义,他认为荷兰人之所以有较高的商业效率,与他们用专用的商船运输专门的货物密切相关。斯密(ADAM SMITH 1776)在《国富论》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劳动生产力最大的增进,是分工的结果”。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研究的重心是分工和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斯密认为分工和专业化是财富增长的原因,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协调和促进分工的有效手段。其后大卫·李嘉图(1817)对分工和专业化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其“毛尼葡萄酒生产”的相对成本学说成为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查尔斯·巴比奇指出分工可以减少重复学习来提高整个社会的学习能力。
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研究产生了三个分支:一是以新古典贸易理论为代表的研究国与国之间分工问题;二是在新贸易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中,研究规模经济及产品种类问题;三是承袭斯密理论的经济学家研究个人的专业化、社会分工,并利用分工解释需求与供给的问题。这一分支以扬格的研究最具代表性。扬格(1928)在其论文《递增报酬与经济进步》系统地论述了分工理论亦即后来的“扬格定律”。他认为:1、递增报酬的实现有赖于分工的演进;2、市场的大小决定分工的程度,反过来分工也决定市场的大小;3、需求与供给是分工的两个侧面。扬格指出效益递增主要来自于分工与专业化而并非规模经济。他认为传统规模经济的观念误导了经济学。扬格反复强调:分工是整个经济组织的问题,它决定着需求与供给。同时认为分工程度的高低决定着市场的规模,当交易效率低下时,人们选择自给自足,这时不存在市场;当交易效率上升时,分工的益处将逐渐超越由于分工所带来的交易费用,社会分工水平就会上升,需求与供给的水平也将随之上升。
扬格的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其后继者扬小凯(1984)等人的发扬,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运用超边际分析复活了古典经济学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高深思想,使分工和专业化问题重新成为经济学的研究重心。他用一个中央计划模型证明:当分工的边际效益等于边际费用时,分工水平最优,而且交易或协调效率改进时,最优分工水平就会演进。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核心命题是:分工是交换的产物,分工和专业化能够加速知识的积累,带来收益递增;但协调分工又需要成本(即交易费用),分工的深化会引起交易费用的增加,交易费用取决于交易机制的效率;分工的好处和交易费用增加之间形成两难冲突,构成分工演进的基本约束;在这个两难冲突中,分工的深化取决于交易费用与分工收益的相对比较,呈现出一个自发演进的过程。
2.2 分工演进的启示:分工演进是创新的结果也是创新的动力
从分工在经济学中的演进历程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规律:即分工得以实现的条件是:生产费用+交易费用≤组织并生产该产品的费用。这一规律说明要实现和加快分工就必须分别降低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大量的研究表明:这两项费用的降低主要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组织费用来实现,即一方面依靠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科技创新)来改进生产技术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其实质是开发人类智能、扩大分工;另一方面是在专业化分工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的制度安排实现专业生产的“横向一体化”,促使经济组织内部配置资源向外部配置资源的转变。尽管关于创新的理论的开创性论述是在二十世纪早期的事,但创新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却远不止于此,我们纵观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完整的创新史。人类社会每取得的一个进步都创新的结果。产业组织的不断演进也不例外。从微观上讲,创新是引入新的分工或分工层次的加深,进而带来产业组织的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迁。创新中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不是简单的要素新排列,而是重新组合了的要素能产生出新的分工,出现新的功能。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过程创新来加以考察,过程创新是由设备、劳动力、材料投入、任务设定、信息流动等组成的系统。在早期,生产单位过小,资源有限,过程本身基本上是非标准化的,以人工操作为主,效率不高。此后,随着创新的不断涌现,产业组织系统逐渐“分剖”——即专业化和分工的引入和加深,组织运营过程向更加复杂的、高度整合的方向发展。再从创新的激励机制来考察。对于产业组织来说,创新既受自自身内部的动力的驱使,又受到整个社会的技术环境的影响。具体来说,某一时代的创新是与整个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相关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反映在生产技术的层次上,表现为分工和专业化的不断发展。对于产业组织自身来说,促使其不断创新的重要原因在于通过创新达到的新分工,一方面使得新分工利用新技术、新的观念、新的制度等产生效益,另一方面新分工意味着新的组织形式或新的管理结构,同样会产生新的收益。从产业组织发展的历史来看,产业组织内部结构的变迁和创新,其实质是产业组织内要素的重新分配和引入新的中介,使其产生新的专业部门和新的分工。在产业组织的创新系统中,创新是一个将新思想、新设计、新观念、新制度引入组织的运营体系的过程,因此可以将其看成产业组织的一个动态学习过程。而这种学习过程又带来不断的知识积累,积累固化在生产上是物质的专用性和劳动力要素的专业化,知识的积累是专业化分工的前提,同时分工和专业化又使知识积累得以进一步强化,所以分工演进既是创新的结果,又是创新的动力。
2.3 第三方物流组织的出现是社会分工不断演进的结果
众所周知,物流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采购、销售等为内容的物流活动基本上是相互独立,被分散在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上。而每个企业对各项物流活动的运作也基本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方式,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直到产品的销售整个过程所需的物流活动均是一种内化的行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以及由此推动的生产力水平、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加之以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通过改善其内部的分工结构以降低其生产组织成本、提高其组织的营运效率。许多企业通过在其内部进行分工组织实验,加之以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后勤的实践经验,人们发现原本分散在企业内部的各项物流功能是紧密相关的,可以形成一种新的分工,实现专业化带来的收益递增。因此,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企业内部开始出现了“物流管理一体化”,企业通过对各项物流活动的集成化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和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顾客的服务水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物流管理的专业化以及物流的管理水平也随着物流管理一体化实践的深入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物流技术的发展。物流也因此成为“第三利润的源泉”。
然而,企业内部的“市场规模”并不是无限的,依据规模经济理论的分析,企业的规模是有边界的,一般说来,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企业的规模报酬的变化呈现如下的规律:当企业从最初的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以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这个阶段可能会比较长。在这以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进入一个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这是因为,当企业规模过大时,会使得企业生产的各方面难以得到协调,企业获取生产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会变得困难,导致生产决策失误,使原本内部合理的分工遭至破坏,阻碍企业生产的有效运行。因此,当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的边界时,也就是当企业内部分工带来的专业化报酬的边际效益等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时,要想进一步提高分工水平和专业化报酬,就必须将企业内部的分工向外部市场化转变,通过组织创新,进一步深化分工,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而不是简单地再去扩大企业的规模。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使得企业面临着缩短交货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改进服务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出于竞争的需要,企业纷纷改传统“众向一体化”的运作为现代“横向一体化”的运作。以减缓传统规模运作所带来的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在此情况下,一种新兴的产业组织形态——第三方物流应运而生并得以迅速发展。从以上分析可知,第三方物流组织的出现是社会分工不断演进使然。其演进过程如图-1所示:
分工 分工
创新 创新
物流分散化 内部物流一体化 企业物流社会化
图1:物流演进示意图
3 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
以上从分工演进的角度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产业组织的出现是分工在企业内部不断演进的结果。但仅有此还是很不够的。第三方物流的成长除了其自身内部演进的动力以外,还受到政府与社会文化、市场结构、制度安排等外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3.1 政府与社会文化背景
政府的职能与社会文化背景是第三方物流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因素。一般认为,政府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就是制定正式的规则,包括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这些正规的规则连同因社会文化而形成的非正规规则(如伦理道德)构成了调节人们行为的体制(制度)框架。这种体制框架是否合理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交易成本的高低(如图2所示)。一般而言,当制度合理时,交易成本下降,经济的发展加快;反过来,当制度不合理时,交易成本上升,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交易成本过高。这与政府的职能滞后、传统文化观念落后密切相关。
图2:政府、文化与交易成本
从政府职能上看,长期以来,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兴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运输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一方面给物流企业的经营活动在许多环节上带来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严重妨碍了企业对货物运转信息的连续跟踪。严重影响着物流流程的运作效率,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
从文化上看,我国一直以来是一个“重农轻商”的国度,历代王朝都把商业视为“贱业”。建国后,我国所实行的经济政策亦是“重生产、轻流通”的政策,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属于商业领域的流通淡然无存。正是长期以来由于主流社会文化意识对商人道德的贬损,对商人“奸”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的观念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其结果是导致商人囤积奇货、贱买贵卖,弄虚作假等行为的严重恶化,对市场信息严加封锁,进一步强化了交易主体市场信息的不充分性,甚至严重扭曲。大大提升了商业领域的交易成本。
3.2 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构成高第三方物流产业组织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环境。市场经济有其分层结构,存在着市场经济的上层组织和下层组织之分。这一提法来自于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经济史领域中的以法国布罗代尔为代表的年鉴学派,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市场经济是包含许多层次的。除了纯粹面对面交易的市场经济的底层以外,还有上面的层次。上层组织的出现是市场成熟的条件之一,但市场的上层交易并不是在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能出现的。历史上,英国和西班牙两国在其市场经济发育初期,他们的下层经济几乎差不多,但后来两国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个中原因很多,但依据布罗代尔等的考察,关键是英国适时地培育出了适应各种市场需要的上层交易。上层市场的特点之一是追求垄断性,这使得上层交易具有“双刃剑”的性质,一方面上层经济架构的扩张带来溢出效应,另一方面一定的上层组织也会阻碍下层经济的充分发展。在中国现阶段,随着物流热的兴起,物流市场的交易活跃、广泛,涌现出众多的物流企业,说明了我们的下层经济的发达。但物流能力分散,物流领域的规模经济实现程度极为底下;物流市场集中度、专业化分工程度明显偏低;重复建设严重,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物流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较为严重。物流市场的上层组织却没有下层交易的生机和有效,物流企业的数目众多,尽管也出现了像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等一些有一定规模又有一定效益的物流企业。但从整体上看,与发达国家对照,企业的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仅仅停留在某个环节和层面上,没有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服务。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市场上层组织并未形成。
3.3 制度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困境,既有物流供需双方经营观念、经营模式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制度安排上的障碍问题。以产权为例,我国企业剩余控制权的激励机制是抑制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关键因素。
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中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基本上没有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但是已享有相当充分的企业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是指对企业收入在扣除所有的固定合同支付(指原材料成本、固定工资、利息等)后的余额(利润)的要求权,具体表现在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利润或企业股票升值的合法索取权。所谓的企业剩余控制权则是指企业的合同中没有特别规定的活动的决策,这包括企业家或经理的在职消费、名誉地位以及对于未来升迁的机会预期,也包含着借助于权力寻租的机会收益。由于受到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在目前尚不可能的约束,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必然转向对剩余控制权行使的强化,在剩余控制权成为企业管理层实际上的激励机制的现实情况下,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者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作出如下的选择也在情理之中:
3.3.1 在做强和做大之间,高级管理层会追求后者而不是前者,因为扩大资产规模,追求多元化经营。追求生产、物流、销售等所有职能的完备,机构庞大,雇员如云,比追求高的资本收益率和股东回报率更可以满足成就感和权利欲。
3.3.2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货主企业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企业的行为要受到合同、信誉以及商业惯例的约束。而在企业内部,高级管理层与企业内部物流职能部门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当今失业率比较高的情况下,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服从甚至逢迎,使得管理与协调的成本比较低,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管理层是不愿意将原属于企业内部的物流职能外包给第三方去做的。
3.3.3 对于已自营物流的企业来说,如果将物流职能外包,现有的物流设施必然要转让或闲置,现有的物流人员必然要换岗甚至下岗,这样做必定要触及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企业的高级管理层无疑要冒很大的改革风险,实际上也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剩余索取权的一种剥夺。此外,企业在包括定单处理、仓储、运输、客户服务等的一切物流活动中由公司自身的职能部门运作而不是外包更可以保守商业秘密,防备同业的竞争,以及一切经营活动由内部人控制可以在价格、成本、销售额上形成财务黑洞,有利于企业在经营业绩和税收上制造虚假信息,从而使得企业的管理层和成员获益。
4 结语
不断创新以推动分工的发展,反过来带动创新是第三方物流的成长的内在关键。但仅有此是十分不够的,还必须有适合的政府职能与社会文化、市场结构及适合的制度安排与之配套,才能真正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⑴金江军 潘 懋:《现代物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⑵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⑶骆温平:《第三方物流—理论、操作与案例》[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⑷王 健:物流组织形式与物流模式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13)P16-17
作者简介:
陈由谷: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现代物流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现代物流、经济管理
林荣清: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地 址:福建福州金山学区
邮 编:350002
联系电话:0591-83745042 ,8374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