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逼空第一案 浙江帮惨遭绞杀,期货铜惊现“逼空中国”



“天价炒铜”期货故事的另一层含义就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下对资源的“饥渴”,使得资源价格无论被国际投机者推高到何种地步,中国都必须买进

期货铜隐现“逼空中国”

记者 钟加勇

2005年3月,上海期货交易所每吨铜的价格高达32860元/吨,同期伦敦3月铜报收3248.5美元/吨,约合每吨26865元人民币。两市价格都是16年来铜价的历史高点。

如此高耸的价格,意味着期货市场自2004年7月以来一场“天价炒铜”的多空大战中,多头已然胜出。对于空头们来说,在过去近8个月的鏖战中,他们期待的熊市并没有如期到来,无奈一次次地迁仓,一次次地割肉,死伤惨重。喧闹的市场暂时归于平静,虽然铜价依然还在高位“招摇”,但空头们一时已无力接招。

“这绝对是一轮前所未有的行情。”汤建强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已有十几年的交易经验,自打穿上红马甲那天起就和铜期市场打交道,但他也从未见过期货铜有如此的“牛市”光景,竟能持续上涨长达半年以上。

“杀”空

今年2月21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次以专题形式,报道了国内期货市场“天价炒铜”的盛况,暗示其中隐藏杀机。当时一位期货铜的投资人告诉记者:“我们最近赶上了赚钱的好机会,两个月前投下的1600万元,转手就赚回了1000多万元。”

然而,这样离谱的投资回报背后,上海期货交易所这个世界第二大铜期货定价中心面临着一个尴尬境地:一方面期货铜的交易异常活跃,另一方面则是交易所铜库存只有3万—4万吨,不仅远少于往年10万吨左右的存量,而且远远不够随后市场的交易需求。

10天之后,杭州的地方媒体便爆出了“亿万富翁口袋里只剩下200元,铜期货玩惨浙江帮”的新闻。原本只有期货业内人士才心知肚明的故事——浙江帮惨遭“逼空”,成了广为人知的新闻。

“实际上,媒体关注到的已经是这波行情的尾声。”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专门关注铜和套利的分析师梁瑞安告诉《商务周刊》,“浙江帮亿万富翁惨遭失败”的真实原因就是,“这波行情从2004年7月开始,到现在历时8个月,如果放空8次,再富的人也折腾得差不多了。”

在向《商务周刊》回忆这场期货铜的多空大战时,梁瑞安内心除了惊心动魄之外,更多的是一种得意,因为他一直是看多的。早在2004年8-9月,他就凭着对基本面的研究——主要是供给的缺口,做出这样的判断:“2005年1季度之前决不放空,不管有多少诱惑。”事后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这让他所在公司的多头客户们对他也增添了几分信任。

但在期货市场上,怎么看的都有,看空的人当然并不这么想。梁瑞安介绍说,浙江的一位刘姓大户就是这样一位标准的空头。10多年来,刘大户一直做期货铜的生意,超过1亿元的身价正是通过期货铜成就的。当然,这位亿万富翁也栽在了铜期货上。

2004年7月,当时的铜价创下了16年来的历史新高,刘大户就开始“放空”了。他的理由是,这么高的价位,从技术上看就应该逢高做空。而且当时正值国家进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价出现掉头向下的迹象,尤其是10月份以后,市场有过3次大幅振荡,一度从每吨3万元降到2.5万元左右。于是,他判断“熊市”就要来临了。从那时起,他在国内期市铜价每每触到2.8万—2.9万元就“放空”。

然而,行情却跟他开起了玩笑,铜价每次在下调后总是迅速地上扬。现在回过头来看,从2004年7月至现在的2005年3月共8个月的行情中,铜价一路震荡上涨的态势都没有变过。这期间,只要铜价一回调,刘大户都觉得熊市要来了,就这样一次次被诱惑,一次次被割肉,刘大户多年来打拼的成绩在这轮行情中化为了乌有。

在浙江,像刘大户这样的空头不在少数。“可你别小看刘大户这样的空头每次迁仓只亏损几百个点。”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经理程晓宁给《商务周刊》算了这样一笔账:2004年10月29日,上海3月铜是25180元/吨,如果做空一手,一手是5吨,涨到2005年3月的32860元/吨,他每吨就亏了7680元。那么一手就亏了38400元。国内大户一般都在几百到一千手以上。有些大户做三千手,亏损就可能上亿元。

实达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分析师王智勇告诉《商务周刊》,他跟踪了2004年7月到2005年2月浙江永安期货的空头持仓情况(见图表),估计亏损就达到了2亿-3亿元。另外,宁波杉立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一位大户也亏了超过1个亿。杭州一家地方报纸称,被期货界称为“浙江帮”的期市投资者有80%以上都栽在了铜期货上,整体亏损额高达6亿-7亿元。

浙江资金在国内期货市场上一直十分活跃。在全国189家期货公司中,浙江期货公司占比不过8%,却贡献了12.88%的交易额。对于浙江资金的大面积失利,浙江永安期货经纪公司信息研发总部经理朱伟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承认:浙江资金看空较多,而且容易跟风,步调比较一致。不过对于客户真实的损失情况他不便透露。

实际上,在业内,“浙江帮”已经是被认为相对优秀的一族。这一次之所以“翻船”,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思路没有转过来”。朱伟告诉记者,在这波行情之前,浙江资金曾在国内期货铜上做空,而且斩获不小。

 

双向套利“绞杀”中国铜期

期货是一种零和游戏,空头们所亏的钱实际上就是多头们拿走的钱。永安期货的朱伟告诉记者,做多的中粮期货到现在为止应该获利不菲,“因为他们距离国储(国家铜储备)较近,所以对需求比较了解,2004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做多”。

实际上,国储通过中粮期货的席位在市场上进行操作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实达期货的王智勇根据中粮的持仓情况向记者分析到,最开始国储在2003年是抛空的,后来开始“补库”,2004年7月开始空转多,到12月时其合约上就有7700手多单。

“这种持续振荡上扬的行情对中粮期货做多是十分有利的,就像空头一次次割肉一样,多头是一次次获得现货的升水(价格上升)。”中期期货的梁瑞安向记者解释了这轮行情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所谓“近高远低”。

比如3月铜是3.2万元,4月铜是3.1万元,5月铜是3万元。这种“近高远低”的情况从2004年7月份开始就维持到现在。因此多头通过迁仓,就获得了现货的升水。“国内市场往往2个月就相差1000点,相当于3万元的3%,这是一个相当高的现货升水。”梁说。

王建斌,上海一位专门为电缆厂等用铜大户做套期保值业务的经纪人,他告诉记者,他在张家港的一个客户春节前买了200吨铜,每吨29400元,春节后三天就涨了将近2000元,如果这个铜不拉回去用,按当时的价格卖出去,就能挣将近40万元。

中粮期货北京营业部副总杨英辉向《商务周刊》证实了这种多头赚钱的模式。她说,“由于现货紧张,而远月(期货)又低,所以多头每次迁仓都挣了现货那1000个点的升水,同时期货每月都是上升的趋势,因此每次逢低买入都挣钱。”

现在,这种多头的挣钱模式和空头的亏钱模式,在业内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不过,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国内多头在这轮行情中大部分采取的是“跨市套利”的“反套”模式,也就是在国内买(做多赚钱),在伦敦卖(做空亏钱),赚的只是中间少数的差价。因此,从宏观面上来说,大部分资金还是流向海外市场。

正常情况下,由于中国是净进口铜的国家,因此跨市套利一般是“买伦敦铜,卖沪铜”,这是业内所说的“正套”。但由于2003-2004年为平抑国内铜价,国储局大量抛铜,而在宏观调控背景下,市场空头预期又拉出了上海和伦敦两地的期货市场差价,导致当时国内铜价低于国外。在这种情况下,2004年以来,尤其是这一轮行情中,“反套”变得十分活跃。

然而,不管是套利还是投机,中国投资者在国外卖出伦敦铜时,则面临国际基金联手逼空的风险。中央电视台驻伦敦记者陈永庆向《商务周刊》介绍说:目前伦敦期货铜价上涨,主要是因为中国铜需求量大,西方炒家认为目前中国正加大能源电力建设,而电站对铜的需求量非常大。

一些机构分析认为,很可能国际基金会判断中国投资者到时候拿不出那么大量的现货铜,从而联手向中国投资者逼仓。现在国际炒家已经把铜价炒到3200多美元的历史天价,就颇有希望中国投资者接单的意味。不少专家预计,铜价还将涨到3500美元左右。

 

国际阴谋论?

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现在期货铜市场正套和反套两种力量都很成熟,这也使得国内国外市场更加联动。一般来说,如果今天伦敦铜涨得比较厉害,那么明天国内应该有相应的涨幅。也因此,纯粹从套利的角度看,国内国外相互套,根本分不清谁挣钱。

针对国内浙江帮这次惨遭“逼空”的特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把矛头指向了“暗中操控市场”的国际资金。他认为,就像中航油(新加坡)在海外石油期货市场遭到国际资金“逼空”一样,浙江帮和国内其他空头一样,难免损失惨重。

他甚至认为,本轮上涨行情是一次有计划、有预谋的大战役。具体大概分为三个步骤:首先,主力利用美元贬值和中国铜需求增加的现状,实施反套利操作,国内买、伦敦卖。由于中国套利投机性空头的存在使国际基金能够轻易找到对手,这样国际价格就能够维持在高位。

其后,主力通过资金运作,把国内近期和远期合约的基差做成不利于商业性套保的状态。这样空头就不会在远期抛单,自然减轻了市场的压力。由于国际价格高于国内价格,现货商们便把大量的现货铜拉到国际市场上交割,这样一来国内现货价会在不正常的供求状态下保持与期货价的高升水关系,而这就是国内多头盈利的基础所在。

因为国内多头盈利正好和国际空头的亏损相抵,反套利资金赚的就是现货的升水,而只要现货的高升水状态不变,反套利资金就会逐月按照这个模式做下去。在国际市场上只要有投机空头存在,对冲基金在基本面格局不变的情况下也会乐于继续逼迫中国资金移仓远期,同时继续维持低库存,为反套利资金赢得做多的国内环境。

最后,市场环境营造好了,反套利资金就开始利用技术分析和消息制造空头陷阱。主要有两次动作,一次是国家的宏观调控,一次是国储抛铜平抑价格。他们还利用技术上的看空,一步步将投机性空单诱入设好的圈套,然后一次次地杀空。所以,只要反套利的操作环境不变,多头行情就不会结束,反套利的操作模式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对此,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程晓宁和梁瑞安表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国内铜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定价中心,它跟国内1990年代初的期货不同,那时盘子小,比如绿豆,很容易被操纵,但现在的铜、铝都是大宗商品,很难被控。这波上涨行情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还是因为供需的关系,美元贬值、国家宏观调控、国储抛铜等等,都只是国外基金先知先觉加在对基本面正确判断之上的因素或巧合而已。

“不过,如果人家能用基本面逼你,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几位接受记者采访的期货人士都认为存在逼空的可能,但他们认为这基本上是市场行为,“因为你确实没货,这在任何市场都是可以逼的,在中国市场也可以”,就像索罗斯“逼宫”泰铢一样。

 

铜价拉升企业成本

无论如何,在铜价高涨的日子里,最难受的还是那些下游铜制品消费企业和铜加工企业,它们正处在一个高风险的风口上。这些企业一方面要竭力压缩自己所需要的铜制品原料库存,不到万不得已时不再进行订货;另一方面,在订货时也由一次集中订货改为分批次订货,尽量减少每批次的订货数量,同时停止长期订单采购,希望能通过这些手段来化解高铜价所带来的压力。

 世纪逼空第一案 浙江帮惨遭绞杀,期货铜惊现“逼空中国”
而对于铜加工企业而言,一方面要面对下游用户订单减少所带来的压力,同时也要面对铜价波动给企业经营所带来的风险。董华是上海一家铜业公司负责采购铜的经理,他所在的公司主要生产铜合金型材及铜制洁具等,公司具有年产铜产品17000吨的生产能力。他告诉《商务周刊》,虽然市场有需求,“但由于他们所需的铜是按期货算的,所以随着铜价的高企,他们的成本增加后顾客会受到损失,现在订单已有所减少”。

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经理程晓宁认为,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其实应该早些时候在期货市场上做保值,锁定成本,现在这么高的铜价再去做保值就比较困难了。中粮期货北京营业部副总经理杨英辉也认为,目前中国企业对市场价格的判断能力还比较匮乏,但她强调,现在价格高也是一个市场行为,每个企业还应根据自己的资金以及合同签订的情况进行保值。

但铜期市场目前越来越扑朔迷离的前景,使得无论生产消费企业还是期货公司,对铜价的判断都踯躅难安。在需求与风险之间,他们都深受“或空或多”的煎熬。用分析师梁瑞安的话说:“现在这个点位上多空皆不宜,做多没空间,做空没道理,就看美国的基金怎么操作了。”

实际上,铜的问题似乎正在逐步演变为一场国际投机资金和国内铜消费企业之间的对垒博弈。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的同时,50%的量需要进口。国外炒家认为中国强劲的增长还会带动铜需求的增长,当然会把价格拉高。现在考验的是,中国企业的需求会不会像国外炒家想像的那么大?回答了这个问题,输赢也就有了结果。

事实上,目前除了铜,还有许多资源类产品的期市正在遭到“包围”。据多位接受《商务周刊》采访的期货人士说,现在多头们的目标又开始转向“天价炒粮”——“现在炒农产品,每个人都充满兴奋,2个月前农产品还是2500点,现在已经变成3200点了,以前的成交量不到20万手,现在已经超过100万手。”

人们更关心的是,这种“天价炒铜”、“天价炒粮”所蕴涵的外部意义。即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只能涨不能停的背景下,在中国稀缺型能源和资源大量缺口、低库存的状态下,包括国际基金在内的多头一方,正大幅增持“多单”,以推高价格。

对中国来说,无论这些铜价、油价,抑或其他资源产品的价格被推高到何种地步,中国都似乎必须买进。这构成了一幅全世界投机中国的骇人场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3227.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秘密战8第七章 延安反特第一案 延安反特大案

第七章 延安反特第一案 探究奇案大概是1984年左右吧,作者看到一份材料,那是总政保卫部长郝苏写给甘肃省庆阳地区公安处的一封回信,对于征集公安史料的回答。全文不长,其中一段引人注意:“吴南山,庆阳人,曾任我方庆阳县政府教育科长。他于19

转载 饶毅院长造假第一案:篡改标题

物以类聚,省略六个字。。。。。。原文地址:饶毅院长造假第一案:篡改标题作者:编剧赵华不愿做转基因毒粮小白鼠者快去投票支持民族英雄吕永岩!(每次登陆都可投票)http://www.blogchina.com/201107231170836.html北大落选院士饶毅院长造假

“中国网络暴力第一案” 中国网络暴力

“中国网络暴力第一案”当事人解密孤傲白领自杀始末2008-05-8 据《民主与法制时报》4月17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亚运村法庭开庭审理了一起“网络暴力”案件。尽管此前有“铜须门事件”“虐猫事件”等网络暴力事件,但真正进入司法程序的,

峰回路转的“转发500次”第一案 转发超500次

峰回路转的“转发500次”第一案李钟琴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发布会公布网络诽谤等刑案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

声明:《世纪逼空第一案 浙江帮惨遭绞杀,期货铜惊现“逼空中国”》为网友贱男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