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会不由得想起十多年前所在的国有企业。这个曾经号称全国某行业最大的企业,十年来一直在困境中挣扎,至少在外人看来是这样。来北京的朋友,说起这个企业,用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还是那个样子,还是不行”。这句话,十多年来我一遍遍地听着。
我不知道如何描述我的心情。对于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如果他的第一家雇主是一家国有企业,那么,无论他以后走多远,那个国有企业仍然会永远把他看作是自己的“厂里人”,而自己无论走多少企业,无论会遗忘多少往事,总会不由用“我们厂”来指那家国有企业。至少,在我接触的九十年代中前期毕业的大学生会这样。在前两天送走一个来京出差的老同学之后,我的心情常常会想因为想起“我们厂”而有些潮湿。 这家企业曾经在行业里排名老大,象很多大型企业一样,有着非常辉煌的历史。在九二年小平南巡讲话前后,这个企业一度还领先,但到了九十年中后期,象相当多的国企一样,陷入了“脱困”的行列之中,自此一直没有恢复元气。然而,与别的企业也一样,它的不幸也有着自己的个性。在九十年中期,它曾经试图转向汽车行业。这个转型切不论是否正确,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它的转型太不坚决了,似乎处于摇罢之中。当时我们下层员工并不了解其中的缘故,只是从员工之间流言之中,约略知道关键在于高层意见不合。这种说法无从考证,但有一点我却记忆犹新,那就是参观公司的废品库,许多汽车发动机之类的试产废品,或者正品因保管不善而成的废品,都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而参观时就有人说管理不善是因为领导意见不合,对这类新品不重视,故意安排一些“差”技术和生产人员去做这事的。此外,还有做摩托车之类转型等。总之,在摇摆之中,一个个机会从中失去了。这种摇摆,不论怎么说,属于战略以及战略管理方面的工作。一个好的战略,更需要有效的战略支撑体系,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另一家企业,和这个企业在同一城市,也是某个行业的老大。在大学毕业分配以计划为主的时代,我差点进那个企业。那个企业有许多我的同学,在我离开那个城市开始求学流浪的时候,他们仍然在自己的的企业里发展。 这两点企业有着很多共同之处。譬如刚才说的行业老大,又如都曾经在九十年代中后期遇到非常大的困难。下岗、轮休、放假,都共同经历着。象大多数企业一样,那个年代企业有点象政府,人事关系非常复杂。在我的印象中,这家企业现在也不怎么样。可是,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当我与来京的老同学闲聊的时候,这个企业变化非常大。从外在的来说,财务效益现在变好了。从内部管理上来说,人员减少了,效率反倒提升了。现在的人员不足原来的一半,但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却远远高于过去。 这个“厂”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不是厂,现在是有限公司”同学先纠正了一下,“主要是改制之后不一样了”。有那些不一样呢?同学介绍说,根子上有一点就是人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另外,有一点与集团公司,也就是原来的总厂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了。主人翁表现在,大家认识到是为自己在工作,对待一样不良行为,过去是姑息,现在是反对。与集团公司的关系,过去是行政式的,现在不能随便下命令了。这样就变好了。 同学不是搞管理的,但是他简单的逻辑却很有点意思。我就问,我原来的企业不是也改制了,那为什么还没有改变呢。他说不来原因,但列举了一些现象,诸如产品更新对市场反映不是慢之类。这些现象找不出其中的原因。 两个企业,两个命运。为什么呢?改制之后,一个企业迅速发展,另一个还在原地徘徊。我想,改制能为一个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治理机制,使企业能够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独立的市场主体,但是不一定能够保证这个企业一家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损、自我发展的能力。对于第一个企业来说,改制之后企业的许多能力并没有因此提高,尤其是战略支撑体系的在历史上就存在不牢固的特点,改制之后更不能自然而然提高。由于这样的原因,他们很可能会出现许多企业所谓的“换汤不换药”。这样的特点,在一些垄断行业的企业更为明显。第二个企业,把握了改制的历史机遇,迅速了提高自我能力,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当所有的企业都改制了,或者说所有的企业都按照现代法人治理要求进行建设之后,机制的优势就不成什么优势了,企业最终拼的还是核心竞争力。那么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呢?又是一个问题,但已经不属于这篇随想式博客的内容了。愿“我们厂”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