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低成本和高消耗发展战略带来了中国经济的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也造成了中国加工业的高速发展。然而也造成了中国自然资源的大规模浪费和破坏,也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还造成了劳动力严重透支和剥削。
同时由于长期依赖低价劳动力、低税收、低价土地和资源的企业发展战略,低价产品成为唯一的发展道路。然而这种原始粗放的企业战略发展到今天就出现了严重的后果:
一是所有的产品无法逃避杀价竞争的局面。因为企业从一开始就只追求低价格、低成本,产品技术含量太低,互相模仿非常容易。
二是科研投资太少,产品创新能力太差。与国际企业缺乏技术竞争力。
三是缺乏品牌和文化意识。企业只重视表面的包装,并没有重视和建立文化品牌的内涵。
我们今天不仅看到了家电企业的杀价竞争局面,而且也看到了手机杀价竞争局面,汽车从去年开始也进入了杀价的行列。
联想为了摆脱电脑杀价竞争的怪圈,终于下决心走上国际化道路。虽然通过资本运做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产业,但是仍然处于成功或失败的不确定环境中。
收购是一个好的战略,但是收购来IBM个人电脑的巨大亏损如何弥补?科技研发如何提高?国际营销如何打开?都面临巨大的挑战。
海尔先人一步预见到了国内市场的残酷价格竞争,早于同行许多年就进入了国际市场,并且获得了可贵的经验和渠道。
然而最近几年海尔的发展并不理想。由于家电产品的残酷价格竞争利润几乎微乎其微,号称1000亿销售佳绩,家电成品销售额只占在200—300亿之间。其余为海尔关联的另部件和物流和金融企业等的销售额。海尔集团的利润增长存在巨大问题和风险。
TCL这两年也进行了几次重大的收购,TCL的手机曾经也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但是TCL同样无法摆脱家电产品杀价竞争微利和无利的困境。 国际市场的开拓和产品技术的创新同样面临巨大的挑战。
中国企业到底是走低价格低成本的发展路线,还是走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的路线。中国企业靠扩大规模优先还是提高质量优先?这里的质量是指技术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的质量。
其实中国企业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过去有国家强有力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有中国巨大的消费群体支持,有无偿低偿的自然资源的支持。如果没有这些中国企业不可能走到今天。
今天中国加工企业仍然有许多机会摆脱目前的杀价竞争的道路。问题是这些企业是否愿意放下过去成功的自我感觉,改变自己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