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在持续、快速的发展,所有的企业都在奔跑,但企业生存环境的快速而复杂的变化,往往让老板们感受挫折。于是,为了打造一支高效的团队,“培训”,成了企业界的一个关键词,“学习型组织”在中国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时髦。
然而,事情很快变得迷离起来。风靡一时的陈安之不讲了,业界巨头汇才培训消失了,大师们的公开课冷场了,老板们的抱怨越来越多了……
培训机构的老板说:“培训越来越难做了?”
听课企业的老板说:“培训没有什么效果?”
那么,培训究竟该怎样进行?
其实,两位老板的话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世界正在进行一场学习的革命。只是,我们总是习惯于关注发生了什么,而忽略了它意味着什么。
两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勇敢者的游戏》那是受邀参加培训行业论坛后的有感而发。前天,斯巴达(培训教育)集团的一位老总带着很多困惑又和我聊起培训的事情。结合华典咨询机构这些年与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所捕捉和认识的一些问题,总结出企业培训的十大误区,供企业界的朋友们参考。
当然,也希望能给培训界的朋友们一些启发,因为洞察顾客需求,是所有的产品(或服务)提供商必须研究的课题。
误区一:只听大师名人的课——认为越是大师的课越有用。
第一,最好的未必是最适合你的,最高的未必是你最有用的,就如同最好的药未必是治你病的病,也不是所有的补药你都能吃。
我妈妈说她怀上我的时候一直生病,去了很多医院花了很多钱都没治好,都失望了。后来碰上一个小医生,开了一毛五分钱的药,她将信将疑的吃了一半,你猜结果怎么样?一下好了。原来是她体内有蛔虫,医生给她的是下蛔虫的药。(我一直庆幸,幸好只吃了一半,否则可能把我也下出去了。)
华典咨询做咨询这么多年,发现大多数企业的问题都不是复杂而高深的问题,都是一些基础性的问题。
我没有置疑大师水平和能力的意思,只是他们出口成章的那些案例,都是国外的大企业,动辄就是世界五百强,这些离中国绝大部分企业还比较遥远。人家是骆驼,我们是兔子,用管理骆驼的方法去管理兔子,不行。
第二,大师们通常在全国各地都有其课程的代理商,他们所到之处都是公开大课。一个“超级营销”可以在全国讲二年,课几百场。每一堂都浩浩荡荡几百人,涉及各行各业。可是,每一个企业的情况都不同,他们的问题都具有个性,公开课缺乏对不同问题的针对性。所以听的时候感觉很好,听完回家一琢磨,又发现对自己没多大用处。当然还有一部分学员,连琢磨也没有。
第三,大师们的课,说是培训,其实更准确的讲是演讲。他们通常讲的都是观点,不是流程,不是方法,也不是工具。而且一堂课往往缺乏系统性,企业所有的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公开课是不能真正解决企业问题的。它只能帮助企业老板们去发现问题,从而提高“自查”的能力,但要“自疗”,绝大多数是做不到的。
第四,从趋势上来看,公开课会逐渐被另外一种服务形式所替代,那就是顾问式企业内训,也叫咨询式企业内训。同是销售,地产销售、汽车销售和超市销售是不同的,一堂“超级营销”课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培训师要通过系统的方法为企业“诊断”,然后对症下药,根据企业存在的问题去设计课程的体系和内容,为企业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这种培训一般都是年服务制,是针对某个企业的一个系列的课程。这样的培训与公开课相比,成本会更高,一是规模可能会小,二是企业诊断和课程开发的成本高。但对企业的实效性就好多了。
简单的说,公开课是帮助企业自我诊断的,而咨询(或咨询式培训)是进一步的专业诊断和治疗。所以,公开课的趋势不用预测,它可能将演化为企业咨询服务中的一部分。也可能作为咨询机构拓展业务的一种方式,当然,那时候可能是免费或半免费的。 (待续)
作者简介:
李维, 2007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品牌专家、IBC实战专家、注册品牌营销专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华典咨询机构产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首席咨询/培训师,ILO(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价值链开发”技术专家,国际劳工组织LED—VCD中国首例试点项目执行专家主任、中国培训师联盟注册培训师、宁夏兴庆区人民政府产业发展顾问、《品牌》杂志战略顾问、宁夏企业家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宁夏英才咨询培训学院专家团首席专家、多家品牌/营销/管理类媒体专栏作家、多家报社和企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