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人类组织以来,集权或分权,一直是组织设计最重要的议题之一。笔者认为在现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分权组织将远比集权组织更具效能。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封建立郡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体制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改变,之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实也就是集权统一或各地分权的轮替。一直到今天的中国,政令出了中南海后,能否落实到地方,依然是理解中国政治的一个关键问题。 然而,过去三十年来,中央集权的中国,经济成长率与国家竞争力远远超过民主分权的印度,又怎么说呢?表面上看起来,中国是因为中央集权、执政效率而进步神速,但日本学者大前研一却认为,中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分权,相互竞争的结果。因此,中国看似很中央集权,但在实际上,地方官员权力之大出我们想象。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中国在过去五百年落后西方的最主要原因,正是因为中央集权,制度与文化过度强调和谐一致,而丧失了创新能力,导致国家社会的衰败。当然这只是一面之词。
![集权与分权的优缺点 集权还是分权?](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550696290617.jpeg)
其实,分权或集权是个复杂的问题,不易清楚界定,也各有利弊,要看这个组织所面对的挑战是什么而定。集权的帽子下可以很分权;分权的形式下却又可以很集权。当然,集权或分权不能只在政治领域打转,还有经济、文化、社会等多元层面,就这个角度而言,目前国家的权力过度集中在党政系统。 组织理论的研究显示,当组织面对的不确定性愈高,愈须采取分权制度。以军事组织为例,军队平时非常的集权,以服从上级为天职,但在作战的时候,军人却可能要“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而采取比较分权的管理模式,此间的差异就是因为环境不确定所致。组织研究也证明,组织的技术愈复杂,愈须分权。大学运作技术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高中,因此,大学的管理就必须比高中分权。 如Skype、Google、亚马逊乃至于IBM、丰田等都处在技术日趋复杂,环境日益不确定的竞争环境,因此,他们必须采取分权制度。大致来说,企业主要的附加价值要是落在“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或品牌而主,比较需要采取分权制。位居医疗软件产业牛耳地位的中联信息,也是一个以民主分权管理而闻名的企业。该公司的部门经理职位、软件开发项目等重要决策,都是透过企业内部市场机制运作而定,他们容许“在公司范围内,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可以做任何事”,但是,该公司也强调任何行为要检验最后的效果。因此,中联信息可以在分权民主的管理架构下,不致于陷入“无政府”状态。目前我国私人企业大多还是创业家主导的,老板集权管理是最常见的模式,中联信息在中国别树一帜的管理模式,最后成效如何,还有待时间证明。 简言之,集权或分权管理是个大的议题,必须视情境而定。二十一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价值管理的时代。价值管理的核心是价值创造,价值创造的核心是创新,而创新则必然要求发挥价值创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价值管理客观上要求放权而不是集权,信息的集中、集成并不意味着权利的集中和集成。总之,集中信息和分权管理日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