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十大理由 改革开放30年宏观调控的经验、问题和理论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六次比较明显的波动,包括五次通货膨胀、经济过热和一次通货紧缩,与此相对应,经历了六次比较大的宏观调控。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构建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新形势需要的新型宏观调控体系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总体来看,随着宏观调控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宏观调控越来越成熟,初步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当然也存在不少值得认真总结的不足甚至教训。

  一、 对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宏观调控的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市场取向”的改革目标模式确立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环境和条件不断变化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越来越多地采用经济手段,逐渐出现了真正的一般意义上的财政、货币政策。在从1978年至今的30年中,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和财政、货币政策实践的演变,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78--1991年为第一阶段,即对传统计划经济旧体制的改革阶段,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状态,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治理通货膨胀,虽然采用的主要是行政和计划调控,但逐步引进财政、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做法。1992年至今为第二阶段,即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短缺经济逐渐结束,在有些方面出现了过剩现象,既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又存在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由原来的以直接的行政和计划手段为主,发展成为以经济、法律等间接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政府投资等直接手段,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越来越大。

  1、1978-1983年:短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背景尚未改变,行政和计划仍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1978-1983年,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状态,随着计划控制的放松和价格改革的推进,短缺经济时期所隐藏的隐性通货膨胀压力逐渐释放出来,致使整个80年代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治理通货膨胀。这一时期采用的主要是行政和计划办法。如行政性财政政策,强制控制财政支出;行政性货币政策,强制控制信贷投放;对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停止财政补贴,停止银行贷款;对落后的小企业进行整顿和关停并转等。由于在头一两年内犹豫不决,前期力度不足,缺乏提前量和前瞻性,延误了最佳时机,最后不得不“急刹车”进行全面超强紧缩。结果是GDP增长率从调控前的高位迅速大幅回落,经济在短暂繁荣后陷入长时间衰退。

  2、1984-1986年:行政计划手段与“凯恩斯主义”相结合的宏观调控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开始引进财政、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做法。本次宏观调控仍然是处于短缺时代的宏观调控,大量运用行政手段,缺乏经济、法律等间接手段。另外,上世纪80年代刚开始尝试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由于没有经验,不够坚定,加上受当时比较流行的凯恩斯主义思潮影响,基本上采取的是“相机抉择”政策。政策变化过快、调整过于频繁,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从效果来看,当时的经济波动比较大,调控效果不太理想。

  3、1987-1991年:尝试引入现代意义上的财政、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经验尚显不足

  1987-1991年是中国第一次有意识地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手段进行间接调控,也是第一次自觉地进行现代意义上财政、货币政策搭配使用。一方面改变了原来单一的行政性办法,逐渐引入经济、法律等间接手段,开始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尝试。虽然从效果来看,仍然存在各种不足之处,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使用的历史。另一方面由于经验比较缺乏,采用了各国一般不轻易采用的财政、货币“双紧”政策组合,用力过猛,刹车太急,虽然使得物价水平迅速回落,但也导致经济增长急剧减速,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受到一定影响。

  4、1992-1997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逐步建立,宏观调控工具日益丰富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中国开始全面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勾勒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4年,中国进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中央银行制度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框架开始建立,为中国及时有效地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组合调控经济创造了必要的制度基础和有利的体制环境。这一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逐步建立过程中,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并重的手段治理通货膨胀。这次宏观调控有五个显著特点:一是不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开始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二是注重不同政策间的配合;三是不实行急刹车,而是“适度从紧”;四是在做出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定后,雷厉风行地贯彻实施,并注意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五是受货币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影响,1993-1994年以后连续多年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基本上奉行“简单规则”,虽然比较有效地控制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但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外部意外冲击面前,则显得缺乏应变性、灵活性。

  5、1998-2003年:首次应对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效启动国内需求

  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经济增长减速、物价下降等现象,遭遇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通货紧缩。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抑制日益加深的通货紧缩趋势,中国从1998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启动国内需求。其突出的特点主要有:一是针对具体经济形势,灵活调整既定政策;二是注重运用各种可以运用的手段,形成合力;三是政策搭配之间存在矛盾,减弱了合力。作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姿态和取向上应当是统一有效的。但199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侧重于增发国债与增加支出,在税收方面执行的实际上是一种增税政策,对经济具有潜在的长期慢性紧缩影响,与扩大内需的目标相矛盾。

  6、2004-2007年:宏观调控经验日益丰富,以灵活的“双稳健政策”应对新形势,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

  “十六大”以来的5年,是我国“入世”后融入全球化最快的时期。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国内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这时期的宏观调控面临新的外部环境和挑战。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这时期的宏观调控面临新的发展形势。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这时期的宏观调控面临新的体制机制和微观基础。2003年以来,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在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后不久,出现了煤电油运紧张、部分地区和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等“局部过热”苗头。为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加强和改进宏观经济管理,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及时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在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姿态的同时,财政政策逐步由“积极”转向“稳健”,实行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本轮宏观调控的主要特点是:一是深化财政税收和相关体制改革,注重发挥税收政策调节作用;二是注重财政政策与区域政策协同配合,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构建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中的带动作用;三是财政政策主动配合产业政策,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四是注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和协同效应;五是密切关注并适度影响资产价格变化;六是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

  2007年的宏观调控较为特殊。为了应对2006年出现的局部过热,从2007年开始,宏观调控在货币政策的操作上调整为适度从紧,年内10次调高存款准备金,4次提高利息率。并在年底提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最终将宏观调控的取向由“双稳健”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二、30年来尤其是近几年宏观调控的基本经验

  1、科学发展观统领宏观调控,进一步明确了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新的方法论,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路,使得我们不必局限于总量调节,不必局限于需求管理,不必局限于财政、货币政策,从而使我们可以突破传统宏观经济理论的结论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范式和条条框框,探索发展出更加符合发展中、转轨中国家现实的宏观调控模式,使得我们具有了更加长远的视角和统筹兼顾方法,可以跳出经济增长看增长,把最优经济增长建立在资源环境可承受范围内,将经济增长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和大系统之中,从超宏观的视角来观察、思考宏观经济管理问题,将短期的经济增长与长远的经济发展统一起来,将与短期增长和稳定相关的宏观调控与长期发展相关的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技术进步、制度变迁、文化传承等结合起来。针对一个时期以来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以及围绕经济是否过热和宏观调控的争论,我们不是简单地从经济目标尤其是经济增长目标方面来判断“过热”与否,而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社会进步等的不协调以及牺牲资源环境、单纯依靠高投入来拉动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性等方面来认识,把宏观调控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等战略目标框架下来把握,提高了全国上下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宏观调控的认识。

  2、加强形势研究分析和预测,完善宏观调控的决策机制,努力提高宏观调控的及时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1)科学预测,及早动手,在调控时机选择上注意把握提前量,使宏观调控越来越体现出应有的前瞻性。近年来,宏观调控的显著特点是认真进行跟踪分析研究,进行科学预测,根据月度、年度形势分析预测,及时把握经济形势走向和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苗头和动向,及早动手,采取措施,进行调控。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宏观调控全过程,提高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密切跟踪观察并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最新情况,科学预测月度、季度和年度经济发展趋势和变化趋势,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局部性问题并及早加以防控。这几年的宏观调控由于发现问题早、动手比较快,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明显改进,使得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没有全面蔓延和扩大,防止了经济增长由偏快向过热的转化,使上升期经济繁荣的时间得以延长。

  (2)完善宏观调控决策机制,努力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近年来,我国的宏观经济决策机制及其支持体系趋于完善,也是宏观调控科学性有所提高的重要保证。虽然我们还没有形成类似于国外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和相关专业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但近几年高层决策实际上形成了不成文的专家咨询制度。中央政治局通过集体学习制度为确定具有全局和长远意义的重大宏观决策提供专业知识的支持,国务院通过召开专家座谈会为专门研究和准确判断当前形势并在此基础上及时制定近期的宏观调控决策提供支持。参加集体学习讲课和形势座谈的有党外人士、工商界领导和重要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在采用这种学习和咨询方式的同时,广泛利用实地调研和网络媒体了解市场最新信息和吸取各界意见建议,可以使宏观调控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信息的支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避免出现大的决策失误。

  3、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目标排序和政策重心,注意最终目标与中间目标兼顾,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做到总量调节与结构调整相结合,短期措施与中长期措施相搭配

  (1)在宏观调控目标上,既注重经济发展,又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社会和谐,既注重内部均衡,又注重对外均衡。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宏观调控既注重经济发展,又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社会和谐,既注重内部均衡,又注重对外均衡。尤其是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结束、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的大背景,越来越重视国际收支失衡以及与此相关的贸易顺差、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以及国内流动性过剩等问题,采取人民币汇率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出口退税调整等必要的措施,努力促进国内外均衡。

  (2)在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上,注意最终目标与中间目标的协调兼顾,既注重总量调节,又注重结构优化。近年来,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探索符合中国现阶段具体国情的宏观调控体系,针对当前宏观经济存在“从偏快向过热转变”的风险以及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深层次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拘泥于传统宏观经济理论或发达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经验,将总量目标视为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和最终目标,将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视为宏观调控的中间或辅助目标,在着力进行总量调节的同时不搞“一刀切”,进行“区别情况、分类指导、有保有压”的结构性调节,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进行结构调整的产业发展政策等。同时,加快了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步伐,通过优化结构、深化改革来促进总量矛盾的解决。

  (3)在宏观调控的重点上,注意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短期措施和中长期措施并重,标本兼治。近年来,针对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尤其是与供给相关的矛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在加强需求管理的同时,探索尝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供给政策,如结构性的出口退税政策、房地产市场调节中的土地供给政策、环境政策等等。通过需求政策与供给政策的结合、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政策的配合,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提高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4、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调控工具和手段组合,在充分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等常规经济手段的同时,注意适当运用行政和法律等必要的辅助手段,并注意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深化改革相结合

  (1)在继续协调搭配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的同时,注意财政、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相结合,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应有作用。财政、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和主要工具,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和实现不同的政策目标方面具有不同的作用,为了发挥宏观政策的整体作用,二者的协调配合十分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我们在继续协调搭配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的同时,积极运用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注意财政、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相结合,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应有作用。

  (2)宏观调控与微观管制相结合,注意发挥行政、法律等手段的辅助作用和协同效应。近年来,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配合宏观调控的需要,我们在继续放松传统管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管制。这些管制措施虽然顺应宏观调控而建立,并配合了宏观调控,但不能视同一般的宏观调控措施,不能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应该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这是微观管制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区别。在建立健全微观管制的同时,我们也相继运用了一系列行政和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不仅克服了传统或常规的宏观经济政策手段,作用的盲区和死角,也极大地促进了常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作用的充分发挥。

  (3)宏观调控与深化改革相结合,探索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近年来宏观调控的特殊之处在于,经济发展模式与财政、金融体制,以及外汇管理体制等共同构成了近年来宏观经济运行中诸多问题的动因,财政、货币政策等传统宏观调控手段和工具在体制因素面前作用是比较有限的。我们在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的同时,积极推进宏观经济领域的体制改革,努力推动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一是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二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三是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资源税收改革;四是深化教育、卫生领域改革。宏观调控的需要为所有这些与宏观调控密切相关领域的改革提供了动力和推力,这些领域的改革也为宏观调控创造了良好的体制环境,有利于宏观调控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

  5、不断改进调控方式,在保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适时适度进行渐进式的“微调”、“预调”,提高调控政策的灵活性、应变性,保持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近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不断探索改进宏观调控方式,实行“预调控、点调节、稳节奏、重实效”,一方面注意预调,打提前量,防微杜渐,努力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注意政策的灵活性和应变性另一方面又注意“双向微调”,向下调整和向上调整均采用小步渐进方式,用多次“点刹”取代“急刹车”,在动态中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政策频繁变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为了提高政策的灵活性、应变性,需要针对形势变化,及时灵活调整政策,但在调控和政策使用过程中,注意操作力度和方式,采取“渐进方式”,以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近年来改善宏观调控方式的另一条重要经验是适时适度进行微调预调,用多次“点刹”取代“急刹车”,财政货币政策措施操作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步实施,小步多调,用小调整取代大调整,以小波动代替大振荡。在经济运行已经出现失衡趋势但失衡程度还不很严重时进行多次微调,小步渐进,用“点刹”代替“急刹车”,既有利于政策在调整中保持前后继起性,又可以让市场主体在慢慢改变预期和行为惯性中适应新的政策变化,减缓政策急剧变化带来的冲击和振荡,避免了以往经济发展大起之后的大落现象,各种政策手段有效组合,调控力度和节奏把握比较好,有利于保持宏观经济运行的平稳性。

  三、当前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待加强和提高,政策制定有待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

  近年来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当前的宏观调控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突出问题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上行和投资、顺差及工业增长减速可能引起经济下滑并存。对开放状态下的宏观调控认识和准备极为不足,仍然习惯于在封闭状态下实行宏观调控。首先是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排序方面存在问题。在开放经济中,国际收支平衡是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以及就业同样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目的是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其次,政策及政策组合的运用还不够充分,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再次,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不足,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促进宏观调控措施效果的发挥。

  2、地方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宏观调控在中观层面传导不畅

  由于地方政府转型不到位,其发展理念、行为方式与中央宏观调控的方针不一致,使中央的宏观调控在地方政府这一中观环节无法顺利地传导,效果难以有效发挥。地方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学的政绩观没有充分有效的贯彻和落实。其次,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仍不到位。第三,地方政府由于政府级次之间的管理关系,政府职能、行政体制、财政体制,以及产权制度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加上全国区域战略导致了区域非均衡发展,强化了地方政府的赶超情绪。第四,财权事权不对称导致地方政府会更加盲目追逐增加投资、出口创汇、招商引资,从而缓解地方财政赤字,并求得进一步的发展。最后,有关资源与环境的立法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现阶段宏观调控中使用的有些手段不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行政手段一直是我国宏观调控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历次宏观调控中,行政性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土地、环保政策等,虽然不属于传统或规范的宏观调控范畴,但客观上发挥了对宏观调控的协力或配合作用。行政手段在一定范围内合理运用对市场作用的发挥具有正面影响。在2004年应对经济局部过热的宏观调控中,包括投资、信贷、土地等领域的行政性措施使“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政策方针得以更好地实现,有效抑制了局部过热向经济总体过热的扩散。但是,现阶段我国仍然面临着相当艰巨的市场化改革任务。经济增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多方面反映了经济体制中的深层次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市场化改革远未到位。行政手段的使用对加快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产生了一定程度不利影响。因此,在未来的宏观调控中应更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努力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性措施,尽量降低宏观调控对推进市场化的不利影响。

  4、现行宏观调控机制不能适应全球化需要,对国际形势新变化反应迟钝,应对措施不力

  “入世”以来,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极大提高,对外依存度提升,外贸流量及资本流出流入量迅速增加,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直接影响到国内市场和企业。但我们的宏观调控部门因其机制缺陷和观念转变不及时,不能做到准确把握国际形势新变化并对其作出灵敏反应,比如一些涉外政策的调整往往滞后,踏不准时点和节奏,延误了最佳调控时机,这就降低了涉外调控的有效性,使我们的经济发展要为国际市场付出更大的成本和代价。因此,如何提高涉外调控的效果,对我们是一个新课题。

 四、按照科学发展观理念,深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宏观调控理论

 宏观调控十大理由 改革开放30年宏观调控的经验、问题和理论探索

  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仍将是一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一个处于体制转轨中的发展中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宏观调控仍将面临较为复杂的经济背景,要在一个时期完成多重任务,既要实现总量平衡目标,又要同时推进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升级。

  从短期看,当前宏观调控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和国内经济周期规律相互作用,使得经济运行一方面面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风险,另一方面又面临工业、投资、净出口增长减速促使总量经济增长下滑,而且经济一旦转入下滑不仅会使企业陷入困境,实际失业率提高,还会增大节能减排压力,同时会妨碍资源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机制改革等制度创新活动。短期风险和长期问题并存,向下一阶段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我们应当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宏观调控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符合我国特色的宏观调控理论体系,使我国今后的宏观调控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走上科学调控的道路。

  1、从我国现阶段实际出发明确宏观调控总量目标的新内涵

  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的总量目标仍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的“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是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目标,但在我国现阶段具有新的内涵。“促进经济增长”要在与自然和社会协调及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稳定物价”既要盯住CPI,又要关注资产价格变化;“增加就业”要继续放在“积极”的位置;“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要放在宏观调控更重要的议事日程。

  2、促进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相结合,应从直接方式转向间接方式

  作为较典型的发展中经济,我国今后仍面临体制和结构双重转型的任务,总量问题仍将与体制和结构问题交织在一起,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宏观调控仍将是实现总量平衡与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复合调控。一方面,通过提出一些相关指标为政府管理部门和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结构变化的宏观导向但这些指标继续按《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来引导和影响可以由市场来完成的结构指标如三次产业结构指标等只具有预期性作用而一些要由政府来执行和完成的公共指标如能耗、环保、社保行为等始终具有约束性。另一方面,政府在调整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不应当是直接的行政途径和方式不是直接以行政审批的方式限制企业选择进入和退出的行为而应当运用设置税种和调整税率的方式来对企业和市场进行间接影响以达到结构调整的宏观意图。

  3、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财政、货币政策与产业、贸易、收入分配、土地、节能、环保政策配合,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良性互动的复合型宏观调控体系

  (1)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逐步减少行政手段

  我国由于市场法制法规还不健全,价格、利率、汇率等经济调节工具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地方财政体制还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所以行政手段的使用范围要宽一些。在法律法规缺位、使用经济手段难以奏效的领域,如果不用行政手段,就会出现调节真空,引起市场混乱。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法律和经济调节的条件已经具备时可以用行政手段来替代,相反应当通过制度改革来扩大法律和经济手段适应的空间,为缩小行政手段使用范围创造制度条件。

  (2)财政、货币政策与相关政策协调配合,实现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短期措施与中长期措施并重

  在政策的宏观层面上财政货币政策处于核心地位而产业、贸易、收入分配、土地、节能、环保和其他政策发挥辅助作用但后者在今后相当长时期的宏观调控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政策的细分层面上固定汇率制下的政策协调主要体现在税率政策和利率政策之间协调,而浮动汇率制或走向浮动汇率制则要求税率、利率与汇率政策保持协调。内外经济相对平衡时,可以选择“以税率和利率政策促进内部均衡、以汇率政策促进外部均衡”的组合,但在经济的内外失衡程度较高时,税率、利率和汇率政策可以同时发挥促进内外平衡的作用。同时这里要有产业、贸易、收入分配和城乡、区域、社会发展方面的政策来引导和协调配合。

  4、进一步改进宏观调控方式,建立健全预调微调机制,提高预调微调效果

预调微调方式具有广泛应用的意义,既在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也是有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基本内容。但这种调控方式的内涵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充实。

  (1)预调要注意时机选择

  防止大起大落既要防止“大起”,又要防止“大落”,防止经济出现急速滑坡。而防止“大起”和“大落”都要科学选择时点,“早调”和“晚调”都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早调”会影响经济增长潜力的充分发挥,“晚调”会积累风险。在上升期特别是上升初期,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经济复苏回升,一旦进入到偏快区域就要逐步防止经济由偏快向过热转化。而一旦转入周期性调整又要防止因“紧缩力度过大而引起经济滑坡,出现硬着陆”。在经济周期变化各个不同阶段,都要特别注意各主要经济指标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和程度,以确定预调措施打多少提前量,用多大力度。

  (2)微调要注意方向、力度、措施组合和节奏

  微调方向是指刺激经济上行还是促使经济下行,短期措施是偏松还是偏紧;微调力度是指经济杠杆如税率、利率、汇率的调整幅度;微调措施组合是指货币政策内部、货币政策与财税政策之间以及财政货币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之间的措施组合搭配;节奏是指各措施之间的时间间隔长短的选择。微调方向、力度、措施组合和节奏的选择,以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为依据。近几年微调方式的内涵变化,是与本轮经济上升期的发展阶段变化相适应的。

  5、强化宏观调控主体职责分工,建立中央全面主导,地方配合执行的双层次调控主体模式

  由于资源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较高,全国实行5级行政层级结构体系,使得我国宏观调控的实施范围比较宽,执行链条比较长,这会使得宏观调控的要求和效果出现地区差异。为了保证宏观调控能在各地执行重要途径是发挥高层级地方政府即中观层次省和自治区 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中央政府通过制定市场法律法规,明确长期战略及短期调控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确定调节参数变化率等途径,实行对宏观调控的全面主导,发挥宏观调控的主体作用。在这个前提下,发挥省和自治区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配合执行的作用,允许地方政府在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同时,保护和发挥地方发展的积极性。

 (作者:陈东琪 宋立 刘国艳 王元 徐策    单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5版 2008-4-1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4079.html

更多阅读

改革开放30年教育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教育的变化改革开放30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30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显得实质性进展的30年,是促进教育公平制度建设显著加强、更多惠及困难群体的30年。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 我国餐饮业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启示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餐饮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社会消费需求不断增强,并向质量型、健康型和享受型转变,我国餐饮需求增长与消费档次提高的走势并存,消费需求个性化与市场细分化的特征加强,餐饮

声明:《宏观调控十大理由 改革开放30年宏观调控的经验、问题和理论探索》为网友风月倦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