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建设新农村,大学生将是先行者
文/董登新
笔者按: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农村,只有产品下乡(家电下乡与汽车下乡),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产品下乡只是扩大农村消费,却无法扩大农村就业,更无法提高农民收入,因此,产品下乡不如人才下乡,甚至不如企业直接下乡办厂。
2008年约有100多万大学毕业生尚未找到工作,2009年又将新增610万大学毕业生。面对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保就业”已成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目前面临的最重大政治任务和经济目标,在此特殊时刻,我们必须改变就业观念,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机遇,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到广阔的农村去创业,带领农民致富,进而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伟大进程。
一、30年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背景资料
在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多次组织大批的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安家落户,其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实属罕见。也正因为如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大,国家开始鼓励部分城镇知识青年支援农村和边疆建设,共青团中央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十多个省市组织了青年自愿垦荒队,到1957年底,城市上山下乡青年已近8万人。1958年,由于“大跃进”运动的兴起,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项工作暂时停止。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再度组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各地的学校和工厂陷入瘫痪,到1968年,全国积压的待分配就业的初、高中学生已达1000多万。就在这年年底,《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新指示,从此,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抱着极大的革命热情,投身于中国幅员广阔的农村和边疆。
据统计,从1968——1978年的十年间,中国参加上山下乡运动的知识青年达1623万人,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山西等边远省区。知青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和边疆,在各自立足的土地上留下了艰苦奋斗的足迹。“上山下乡”的故事曾经感染和激励了无数的中国人。正是千千万万知青的无私奉献,有力地支援了中国边远落后地区的建设,并向那里输送了知识和文化。
但是由于大多数知青都只有初、高中文化,“上山下乡”运动使他们丧失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也给中国带来人才短缺的局面。从1977年开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才有机会参加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中国的高校由此出现了一批特殊的大龄学生群体。1979年后,大批的知识青年也陆陆续续返回城市,历时20余年的上山下乡运动逐步结束。
二、新世纪大学生“上山下乡”的历史使命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告别“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殊年代,并开始步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时代。弹指一挥间,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工业化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GDP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三。然而,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现在仍有近半的劳动力留守在农村,城乡差别存在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农业产业化及农村城镇化仍存在较大困难,农民收入水平整体普遍偏低。
与此同时,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高等教育赢得了空前的大发展,目前,高等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成为了货真价实的“大众教育”,尤其是自1999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1980年,高中毕业生人数是当年高校招生人数的22倍,即高考升学率为1:22,或1/22;1997年,这一比例上升10倍,为1:2.2,或为10/22;2006年,这一比例更是上升至1:1.3,或为10/13;2008年这一比例继续呈上升趋势,直逼1:1。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大众化”了,差不多完全普及,换句话说,只要你愿上大学,基本上没有问题。
30年来,大学毕业生从最初优先满足中央机关、省级政府机关及高校人才的需要,再过渡到满足大城市国有企业和大企业的人才需要,然后,再到满足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人才需要,直到200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一直都是倾向于在大中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集中扎堆,进而形成了扭曲的“二元分割”的就业结构:城市就业难,大学生求职更难,相反,农村却依然人才匮乏,尤其是缺乏创业型人才。
2005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通知号召: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各地区、各部门应该大力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为此,我国部分大学生开始率先加入“上山下乡”的就业大军。在谈到大学生走向基层的意义时,通知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是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批的“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原籍返乡创业者”,以及“支农”、“支教”、“支医”的大学毕业生直接深入农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尤其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及就业困难面前,大学生正在转变就业观,便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要求加入“建设新农村”的这一就业大军的行列中去。
三、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配套工作政策
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号召: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具体要求如下:
(1)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2)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
(3)积极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4)大力支持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
(5)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为帮助回到原籍、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升职业技能和促进供需见面,地方政府要创造条件,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
(6)逐步实行省级以上党政机关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
(7)加大选调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工作力度;
(8)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计划,目前,广大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人才极其短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
(9)大力推广高校毕业生进村、进社区工作;大力推广高校毕业生进村、进社区工作,要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从2006年起,国家每年有计划地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就业。
(10)面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并非遇到金融海啸,我国政府才开始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实际上,早在中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2005年,甚至在新农村建设的口号出台之前,国家就已经很超前地对日益普及的大学教育提出了面对基层就业的要求,只是大多数大学生尚未来得及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其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学生的身份已然从过去的社会精英转变成为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因此,在就业难的今天,大学生带头到农村去,与农民相结合,奋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这将是中国农村和农民命运转折的关键时刻和希望所在。
然而,正如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一样,只有年轻有为的大学生下乡,仍是不够的,它还需要社会人才、资金、企业家和企业直接落户农村,共建美好家园。为此,政府必须拿出更多的财政资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投资环境。中国需要成千上万的华西村,唯有如此,才可能有希望真正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也唯有如此,建设新农村才不致于只是一句空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