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份的经济运行数据近日陆续出炉。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0%,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3%;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9%;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7.1%……从这些已经公布的数据看,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还看不出触底反转的明显迹象。但与此同时,信贷增势强劲、工业增速企稳等一些信号,显示出去年以来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正在逐步见效。
1月份引发舆论热议的一个数据是新增贷款规模急速扩大。据央行统计,继上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700亿元之后,1月份又新增贷款1.62万亿元,几乎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有财经媒体用“天量”一词来形容。信贷数量猛增,无疑可以视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出的积极效应,说明已经持续紧缩了半年的流动性开始增强。这一变化也成为近期国内股市回暖的有力支撑和人们乐观预期经济走势的重要依据。
不过,在创下历史新高的信贷规模背后,不少经济学者和业内人士注意到它的结构。1月份信贷结构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票据融资占比较大。1月份的1.62万亿新增贷款有1.5万亿为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即俗称的“对公贷款”),其中,票据融资为6239亿元,约占40%,加上3404亿元短期贷款,两者共占当月新增贷款的六成。二是新增贷款的投向以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国有企业等政府性项目为主。虽然没有全国性的统计数字,但从我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发布的报告可以看出,1月份工行各项新增贷款的近60%投入到了电力、铁路、公路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
这两大特点的深层含义值得探究。票据融资在贷款中所占比重大,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信贷资金不是投资于新建项目,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这投射出市场主体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尚未消除,避险心理仍占上风。从企业的角度说,其融资的动机存有一定疑问,“套利”心态恐怕大过投资意愿;从银行的角度说,倾向于票据融资和短期信贷也有规避风险的考虑。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中长期贷款占比偏低使宏观政策的积极效用打了折扣,不利于保增长这一既定目标的实现。
更应予以关注的是信贷资金的“逐大弃小”现象。新增贷款集中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国企等领域,固然与“4万亿元投资计划”出台后大批重点项目上马的大背景有关,但是,它也反衬出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仍难得到满足,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的境况仍较困难。
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无需赘言,从决策层到理论界,对此都多有论述。本轮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为主调的宏观调控当中,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更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去年11月中央推出“4万亿元投资计划”时,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是明确宣示的政策取向。今年2月15日,温家宝总理在天津考察时重申,政府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进一步发挥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的作用。
如何发挥民企、民资在应对危机中的作用,有赖于政府、企业、银行等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努力。如果重视不够或操作失当,政府资金非但难以形成对社会资金的有效带动,甚至可能产生相反的“挤出效应”。去年就曾有学者撰文,将这种“政府挤压民间、国企驱逐民企”的货币供应结构称为“流动性扭曲”。
观察1月份的信贷数据,有必要对其中显露的某些端倪给予警惕。在乐见流动性趋强的同时,应当防止“流动性扭曲”,不能让民营经济在应对危机中遭遇“边缘化”的尴尬。
(刊于2009年2月23日中央党校《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