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高增长风险堪忧
许小年 [2009年02月20日 15:17]盲目跟随政府和国企项目发放贷款,银行甄别风险的功能弱化,坏账增加只是时间早晚问题【《财经网》专栏/专栏作家 许小年】“4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宣布至今,政府部门一直没有明确资金来源。媒体曾报道过,中央政府将于今、明两年发行1.2万亿国债,并准备代地方政府发行2000亿的债券,除此之外,未见任何其他说明。剩下的2.6万亿从哪里来,目前尚未有准确的官方消息。 从近几个月的银行贷款数字来看,商业银行有可能成为4万亿的主要资金提供者。全部金融机构的新增贷款去年11月为4700亿,12月7700亿,今年1月的前20天创下9000亿的天量,整个1月的数字是1.6万亿——这意味着在1月的最后五个工作日中就放出了7000亿!市场估计,贷款会在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4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正在转变为信贷刺激计划,说到底是货币刺激计划,靠印钞票拉动内需。银行放贷虽然不影响基础货币,但贷款生成的存款将进入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照此势头发展下去,当银行的可贷资金出现短缺时,或者政府在“两会”后大量增发国债,银行成为购买的主力时,中央银行极有可能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也就是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那时的“4万亿”就会变成三分之一靠财政,三分之二靠银行。商业银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放这么多贷款,显然是为了配合拉动内需的政策,但这正是我们担忧的。商业银行在经济中的作用,本来是作为储蓄者和借贷者的中介,严格审查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在充分估计和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计算项目的商业收益,依此决定贷款的投放。商业银行首先要对它的股东和储蓄者负责,而不是对政策负责。虽然国有商业银行的大股东是政府,但政府股东作为出资人,它的目标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它关注的是贷款的安全性与盈利性,而不是贷款的社会效益。商业银行在短时间内放出这么多贷款,要么降低了贷款标准,要么放松了项目评估与审核,要么两者兼而有之。无论何种原因,如此发放贷款,后果不言而喻,短则两到三年,长则三到五年,曾经困扰我们多年的银行坏账将卷土重来。新增贷款中固然有相当大的部分为票据贴现等短期融资,但问题是,经济活动已显著放缓,近几个月的工业附加值、进口、电力消耗、财政税收等统计指标都证实了这一点。在这样的情况下,短期信贷增速不降,反而陡增,短期资金的供应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要,钱都到哪里去了?岂不令人更有理由怀疑信贷资产的安全性?至于新增中长期信贷,据说主要投入了政府支持的基础设施项目和大型国有企业。即使这个情况属实,也不能认为这些资产就是安全的。我们不要忘记,政府支持与否,丝毫不会改变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银行给铁路贷款,能否安全回收,取决于铁路的建设成本、建设期、客流量、票价等经济因素,铁路的建造者是谁,无关宏旨,这条铁路的成本和收益参数不会因政府承办而好转,也不会因民营企业是投资方而恶化。实际上,同样一条线路,民企投资的收益可能更高,而风险更低,因为钱是他自己的,为了赚钱,他一定要精打细算,千方百计控制风险。银行跟着政府和国企放款,不会降低经济的总体风险,只不过在发生坏账时有人埋单罢了。但正是因为坏账有人兜底,银行的“道德风险”上升。顺便说一句,“道德风险”有着严格的经济学定义,指的是隐性担保机制引起的金融机构的行为畸变,不能将“道德风险”和道德败坏划等号。面对政府和国企这样看似安全的大客户时,银行不再进行认真的风险收益评估,就此丧失了应有的识别和控制风险的功能。对银行而言,贷款或许是安全的;对全社会而言,信贷资产的总体质量下降了,不仅因为政府项目的收益低,而且因为银行不再严格把关。历史上,中国国有银行曾积累了数以万亿计的坏账。在产生坏账的原因中,政策性贷款首当其冲,其他两个原因是工作失职和内外串通的犯罪活动。可见,政府和国有企业并非贷款的“避风港”。在经济下行时,国有企业的盈利迅速恶化,财政税收的增长速度在过去几个月间也一路下降,2009年1月为-21%。盲目跟随政府和国企项目发放贷款,银行甄别风险的功能弱化,坏账增加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几年前,我们曾“背水一战”,进行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银行改革。剥离银行坏账,政府注资核销不良资产,以上市为契机,建立基本的公司治理机制和风险控制制度,将国有银行逐步改造为按照市场商业原则运作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真正的商业银行。这一工作到现在尚未结束,国家开发银行与农业银行的改革仍在进行中。在这样的时候,难道我们又要把银行推回政策性贷款的老路吗?为了拉动内需,甚至不惜制造新的银行不良资产吗?现在回过头来看,幸亏我们早几年推进了银行改革,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的商业银行基本上是健康的,虽然在海外资本市场投资出现了一些损失,但由于资本金和拨备充足,不致影响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定。我们切不可因小失大,一味追求经济的短期表现,降低贷款标准,最终伤害到金融体系的根本。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拉动内需是有必要的,但首先要搞清楚内需在哪里。在一个人均GDP不到3000美元的国度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空间巨大,说“内需不足”是天大的笑话,关键在于如何打破僵化的体制对内需的束缚,将以居民消费和服务业为主的潜在内需,转化为实在的购买力。这就需要减税,充实社会保障体系,将国有资产分配给民众,开放行政垄断行业,解除对服务业的过度管制,而不是靠政府花钱,更不是靠银行放贷。作者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