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5;8195;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已演变成一场国际金融危机,目前仍在肆虐蔓延,严重危害实体经济,世界经济遭受重创,正陷入衰退的困境。开放的中国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正在不断显现。底在哪里?现在无法看清。
8195;8195;“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温总理在200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出这样的判断。这句话听起来很熟悉。3月的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就用类似的语言表达。而当时的判断来自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美元持续贬值的担忧,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在增多。这一担忧在2008年得到集中应验,形势变化之快、困难和挑战之大超乎所有人的预计,而且我们还遭遇汶川大地震的灾难考验,到下半年宏观经济出现大逆转,先前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担忧被后来的企业倒闭、裁员、农民工返乡潮以及经济大幅下滑等困难所取代。“保增长、促就业、扩内需、调结构”成为四季度以来最为热门的关键词。8195;8195;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无法独善其身,这已经是一个基本常识。在金融危机尚未全面爆发时,我们受到的影响还小,但是其潜在影响已经存在,直到危机全面爆发,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陷入困境,一系列的救市措施未能扭转颓势,市场需求锐减,从而直接导致我国外贸出口受阻,沿海发达地区的许多外向型企业原本经历2007年下半年以来的紧缩政策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冲击,经营处境艰难,如今又遭遇外需大幅萎缩,可谓雪上加霜,工业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的工业企业,已从原来以中小企业为主逐渐扩展到大型企业。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报告显示,2008年前11月,中央企业利润额出现自2002年以来的首次下滑。钢铁、电力、有色金属等多个行业出现全面亏损,这种情况历史少见。8195;8195;外贸依存度超过60%的中国经济遇到了很大困难,并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促进就业、减少失业,维护社会稳定成了一个重要议题。由此,我们需要突围。8195;8195;突围的路径是继续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当务之急是遏制经济持续下滑的势头,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中央政府果断提出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措施,正是着眼于此。这也是一个调整的机遇,真正理顺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提高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减少外部动荡的冲击,达到最稳妥的、可持续的增长。扩大内需,必须重视拉动内需的动力均衡分布,尤其是要扩大消费内需的比重。农村市场大,但要真正启动,需要着力提高农民的支付能力和消费水平,并实现消费的便利性和可及性。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就是为经济发展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一举两得。8195;8195;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非常重要。只有保证企业开工,建设不停步,保持经济活力,才能有就业空间提供选择。8195;8195;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事做、有饭吃是基本要求。困难的是,2009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新增就业方面,将有611万大学生毕业,600万中职学生毕业,还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00多万需要再就业,以及大量农民工需要转移就业,根据有关专家测算,至少有2400万人需要就业或再就业。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统筹谋划,打出政策组合拳,稳定预期很重要。8195;8195;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尽管有人说,就业与稳定不能画等号,但是无业可就,失业闲逛,对社会稳定一定是个威胁。只有实现突围,在平稳较快发展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为维护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样,要实现突围又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来强力支持。8195;8195;当然,维护社会稳定除了促进就业,减少失业这个最重要的因素外,完善低保政策,对困难群众实施救济,关注农民工的子女教育、养老和医疗等问题,体现社会关爱,消除其后顾之忧同样十分重要。越是困难时期越要高度关注民生,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越是困难时候,越要重视民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与此同时,一定要注意疏导社会矛盾,打通群众合理诉求的梗阻,畅通表达渠道。简单压制,粗暴治理,轻率用警只会适得其反,加剧社会矛盾,危害稳定。基层干部需要承担起重要责任,真正转变服务理念,做到为群众谋福利,为政府分忧,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8195;8195;“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温总理曾高吟雪莱的诗句激励国人在困境中坚定信心,憧憬明天。今年适逢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在艰难险阻中走过一个甲子的中国,一定会迎来新的春天。(文/杨良敏 刊于《中国发展观察》杂志2009年第一期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