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旱引起国内外关注,但更要引人注意的是短期资金恶炒小麦价格造成小麦市场的不稳定,郑州商品交易所小麦期货昨日出现大幅上涨,价格超过前一个交易日结算价的3%,达到涨停板。涨停的主要因素是小麦大旱,小麦大旱可能导致未来小麦价格的上扬的心理预期。但从历史上看,更多的粮荒出现的原因是制度安排的不合理。其实,自然灾害并非注定今年夏粮要大幅度减产,只要各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还是能够夺取夏季粮食丰收的任务。
当前,粮食安全依然是至关重要的,维护粮食价格的稳定,其实是维护经济的稳定。危机当前,这两个市场至关重要:一个是楼市,一个大宗商品市场。如果这两个市场能够稳定的话,经济将很快走向复苏。
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截至2月3日,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受旱,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七个主产区小麦受旱1.43亿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34亿亩。其中,严重受旱5692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5610万亩。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但粮食制度安排更为重要。我们都知道,1960年的那次粮荒,被定义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毫不为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曾把中国的大饥荒死亡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指出这大大超过了印度40年里所有饥荒加起来的死亡总数。森的结论很有名:中国如此规模的大饥荒能延续那么长时间,绝不可能是天灾造成的,只会是制度性和政策性的原因。
而我国的粮食制度安排现在已经日趋成熟,特别是市场制度安排更加合理。金融危机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回落,而粮食价格却很稳定。这个农民以足够的信心来应对这次旱灾,农民可以预期,种粮不会亏本,即使找不到工作,在农村侍弄好粮食还是有收益的。在加上土地承包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依然存在,而非像60年那样由于制度的不合理,导致旱灾的蔓延而无没有足够的激情去应对。再说,随着每一块耕地都有机井,各家各户齐上阵,对付这场旱灾还是绰绰有余,市场不必因此恐慌。
因为此次旱灾不会诱致粮食市场的危机。2008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第五年丰收。2008年全年粮食产量接近1998年历史最高水平,高达51200万吨。平均到每一个人,粗略估计至少也有380公斤。而事实是每一个人一年消耗粮食只需要370公斤。我们只有在面临困难之际,按部就班地去抗旱,去保粮,没必要去过度恐慌。
管理层也在此次旱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此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抗旱。前日,农业部召开全国抗旱保春管工作视频会议,启动抗旱一级应急响应。另外,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4日启动II级抗旱应急响应,并再次向旱区各省发出紧急通知。
管理层积极应对态度,给予农民抗旱保粮以精神上的鼓舞,国家再通过转移支付的公共职能,给予农业予以大力扶持。我国农业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有待加强,靠天吃饭以后将成为历史,随着城市反哺农业力度的加大,我国的农业未来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将会大大提高。民以食为天,粮食价格的稳定不容忽视,保粮增产还得靠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