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融资激励办法 区域经济发展重在激励相融



随着2009年1月8日国新办就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举行发布会,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也真正随之拉开了帷幕。

所谓区域经济,是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它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其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

从全球范围来看,可分为六大经济区,按经济总量依次为亚洲经济区、北美经济区、欧洲经济区、南美经济区、非洲经济区、大洋洲经济区。

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国目前大的经济区域主要有三大板块:一是珠三角经济圈,二是长三角经济圈,三是环渤海经济圈。后来,国家又提出了西部与中部经济区概念,还有一个就是东北经济圈,这些都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域。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怎么理解经济圈。经济圈与区域经济有所区别,经济圈主要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组织实体,是生产布局的一种地域组合形式。经济圈是主要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出发,组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圈。经济圈又称大城市群、城市群集合、大经济区、大都会区或都会区集合。

过去,也有不少人在谈区域经济和经济圈的发展,国家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因为对经济圈、区域经济的发展缺乏系统认识,所以一直未能真正兴旺起来。国务院制订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宣告区域经济时代的到来。

在发展区域经济上,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激励相容、相融共生的基本原则。

激励相容是一个经济学名词,何谓激励相容?哈维茨(Hurwiez)创立的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激励相容”是指:在市场经济中,每个理性经济人都会有自利的一面,其个人行为会按自利的规则行为行动。如果能有一种制度安排,使行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正好与企业实现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这一制度安排,就是“激励相容”。现代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表明,贯彻“激励相容”原则,能够有效地解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使行为人的行为方式、结果符合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让每个员工在为企业多做贡献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即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两个目标函数实现一致化。

激励相容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相互抱怨”,达到共赢。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莫过于将区域内个体(城市)经济发展价值与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价值有效结合。我们不可否认,区域内的每个经济体(城市),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希望自身的经济发展在区域内占到重要因素,这是谁也无法回避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做区域经济规划时,必须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那就是充分尊重并允许单个经济体追求其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并将其这种行为通过某些手段,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推力。

 施工单位融资激励办法 区域经济发展重在激励相融

比如,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整天在告诉国民,读书是为了国家。但是这一号召令许多国民产生抵触情绪,因为从国民个人来说,他们往往没有这种战略胸怀,他们读书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多认识一些字,提高自己的素质与学识。后来,国家在提法上有所改变,强调公民素质,鼓励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自己的素质,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提升自我价值。这样一来,全民学习的激情就高涨了。其实,只要每个人都读好了书,那么中国的国民素质就整体提高了。他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自己,但他们读好了书就等于为国家做了贡献,不管单个的公民是否承认。每个人的能力强了,知识多了,整个国家的竞争力自然就水涨船高了。这就是激励相容。

在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时,有效导入激励相容理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理念。拿珠三角为例,比如东莞市,作为东莞政府,自然希望东莞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东莞市自然就会按照自己发展经济的模式或者规则去行动,不会过多地去考虑珠三角这个大区域的经济发展,甚至,有些城市对区域内的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还有抵触情绪,理由很简单,区域内的每个经济体是互为竞争对手的。比如东莞与中山、与惠州,甚至与深圳、广州等都是相互竞争关系,深圳与广州这两个城市的竞争性非常强,因为这两个城市都想做珠三角的老大,都想成为华南经济中心。对于这种情况,如果采用行政手段去规避,收效是甚微的。国家在发展珠三角经济时,就要有效正视这种客观现实,并且有效引导,将个体的经济发展上升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动力。

那么,应该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有效最必不可少的方法,那就是区域协调与制度安排。

先谈谈区域协调。

一、区域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保障

各区域经济内部的经济关系,可以称作经济区的内循环。经济区的内循环反映的是区域经济合作和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

这里先举个例子:杭州在城市定位上,可谓几经周折,三易其“位”,杭州一会是爱情之都(可能因为有“丁香般的姑娘”,还有白娘子和苏小小之类的痴情女子,这样就成就了爱情之都),一会是动漫之都,后又定位为“休闲之都”。就在杭州定位为“休闲之都”不久,成都做城市定位时,竟然也定位为“休闲之都”。

杭州的休闲,体现在环境与旅游上,而成都的休闲则体现在生活方式上,我们都知道成都人很休闲,过着悠闲的生活。可是,由于杭州已经将城市定位为“休闲之都”,成都后来也定位为“休闲之都”,就有步人后尘之嫌,明摆着是与杭州抢饭吃,在战略上就输人一等。这对于中国这个大的区域经济体来说,就明显存在着重复、冲突。导致这种现象,就是区域内协调不够。

在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方略时,我们必须避免成都与杭州这样的不协调因素出现。否则就会影响、阻碍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并且在区域内人为强化了不正当竞争。

比如珠三角这个区域,在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时,就要根据区域内各个经济(城市)主体的特点,找到其特定的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环境资源、人文资源、技术资源、企业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个性,给出每个经济体的明确定位,规范其发展方向,那么就完全可以有效避免重复、扎堆、冲突的现象。

像东莞市,具有制造业的优势,且云集着大批制造性企业,东莞就可以在区域经济内承担起制造业的龙头地位,将其发展方向确定位制造业。而珠海则因其地理环境优势,可考虑将其定位为区域经济体内旅游业城市,重点发展旅游业等等。只有统筹安排、差异组合、协调运作,才能使区域经济焕发活力。

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城市的发展方向的差异性方面,同时还要根据城市(经济体)的相关资源与特点,有效分布区域内基础设施功能,让不同的经济体承载不同的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根除区域内基础设施配套的冲突、重叠现象,比如机场、电站等方面的建设,就要站在区域经济的高度去统筹规划安排。

 

再来说说制度安排

二、区域经济的崛起,实际上就是制度的崛起。

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还是一个城市,其兴衰都取决于平台的建设,而在平台建设中,制度平台的构建则是重中之重,制度平台是最重要的平台,制度平台充分反应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经济的政治、经济、社会体制。尤其与经济结合比较紧密。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经济发展的保障。没有制度,经济也就无法有序高效发展。

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因为资金,也不是因为人力资源,更不是因为自然资源,而源于组织制度本身。组织本身的奖惩机制、分配机制、创新机制、合作机制、发展机制等等,直接决定着这个组织(区域经济体)的运转方式、效益、效率,并决定着这个组织是什么样的状态,决定着组织以后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制度平台,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的战略选择,也是战略选择后的制度安排。

西方的崛起,说白了,就是制度上的崛起。因为西方国家建立了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良好制度平台。

比如美国,不会因为任何一位总统等要害人物的离职而发生国家机器停止运转的状况,这就是因为美国建立了一个科学有效有制度平台,这个制度平台会自行运转。

制度安排最直接的作用,是能够起到防止“非效率”、“非作为”的现象发生。

像上面提到的区域内的统筹与协调,仅在口头上号召,是没有任何约束力的,要真正让区域内的单个经济体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协调运转、通力合作,就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只有有了科学的、符合区域经济特色的、切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尊重区域经济客观条件的制度安排,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才能落到实处。

制度安排必须体现公平,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制度平台,并且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能实施“制度垄断”,我们知道,政府尤其是区域内最高权力机关,如果以垄断为目的或者在制度安排时没有有效规避垄断机制,那么一项制度的出台与安排,就可能导致垄断现象的发生,从而最终出现恶性竞争,区域经济的蓝图就会流于形式,垄断行为的直接后果是破坏价值规律。

一项新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一种新的权力与利益的均衡,一项新制度能得于诞生,是利益各方作出妥协的结果。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其最敏感也是最重要的考量,就是达到区域内利益均衡,要平衡区域内各经济个体的利益,使其相融共生,相融共生的价值点,在于“共赢”、“整体崛起”。

相融共生,就是要照顾到各方利益,不要太自私而忘记区域内合作伙伴或者说是同行的利益,最好的发展结果是双赢,而不是尔虞我诈、互相欺骗、互为恶性竞争。区域经济唱的不是独角戏,而是一台大型集体舞蹈剧。不是一个人能做完、做好的,必须大家通力合作才能演好。制度安排就是要让各方都有利润,都能得到最好、最快的发展,只有共生才有共赢。比如说生物链中,如果狼把所有的猎物都吃完了,他自己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相融共生的意义在于“互动、互补、互助”。

制度安排的目的是促使区域内各子经济体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的机制,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好的制度设计与安排,最终目的是实现激励相容。

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门重要而深邃的学科,同时更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以上仅笔者一家管窥之见,欢迎同仁探讨。【作者:周帆,左右地产顾问机构(广州)/左右(国际)城市经营机构/香港左右国际投资机构 总裁,邮箱:[email protected] QQ:156577717 MSN:[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4454.html

更多阅读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农业产业化理论

一般而言,国际上流行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平衡发展理论——主张地区间、产业间平衡发展,适用于较高发展阶段和较小区域。平衡发展理论认为各地区、各产业应基本保持同步发展,通过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

区域经济发展四大政策 2014区域发展四大亮点

      通过研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我们可以看到四个新亮点:  一是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连续性,进一步明确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的创新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完善创新区域政策、区域

跨文化交际论文 浅析宾西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

     前言  宾西镇位于哈尔滨市宾县的西部,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而成为哈东经济开发区,是未来的热点。同时宾西的区域经济发展路线也是学术界的热点和难点。本文认为宾西的区域经济发展路线应该是在跨文化交际之中营造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2013 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力效应”

   区域一直是西安经济发展的引擎,在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举行的西安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市长董军对于2013年西安区域的发展同样做出了详细的安排。  随后,12月31日,西安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

贵州省威宁县邮编 对贵州威宁县迤那镇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迤那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根据实地调查,贵州威宁县迤那镇的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核桃、黄梨等为主,大多数农户都种植这些作物,并多实行马铃薯与玉米套种。农户的经济收入主要依赖烤烟种植,这大

声明:《施工单位融资激励办法 区域经济发展重在激励相融》为网友流年映照青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