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和服务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一直以来市场中都存在着一些消费者剩余被其它一些人群所占有的现象,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时往往是支付了更高的价格,承担了一些不必要的支出,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些原因在于各方的地位不对等,权力不对等,形形色色,或明或暗的存在着种种垄断和特权所致.
比如在服装市场,这些年服装的价格基本上是只升不降(特别是许多打造成为名牌的服装价格涨幅惊人,而一般服装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有较大的升幅,当然一些劣质的服装除外),这是不是因为服装的供给出现了问题了呢?显然不是,相反我感觉我们每年的服装的出厂量是相当惊人和可怕的,也就是说服装的供给是远远大于需求的,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出现了服装价格猛升的局面,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垄断,当然这种垄断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
首先先入为主的服装制造商本身力量已经强大,这就使得其生产的服装成本相对降低,这就无形中提高了进入的门槛,增加了壁垒,其它一些小产商是不可能,至少短期内不可能竞争过它呢,另一方面现在服装都是实行代理制,而且在一些三线城市和县城代理商往往只有一家,实际上代理在这些地方就意味着垄断,既然此处的价格昂贵,可以到附近地方购买呀!但加上车费,价格也差不多,另外虽然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同一品牌服装的代理商很多,他们表面上竞争很激烈,但实际上应该形成了价格联盟,只是很小幅度的削减价格,所以也基本上算垄断.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才使得现在的服装标价很高,当然实际售价也很高,今年一件羽绒袄少则500-600元,多则1000-2000元,一个月的工资才多少,况且现在还是经济危机时期,价格还标那么高,难道不怕卖不出去吗?他们就是不怕,他们宁愿不销售,也不会在起初降很大的幅度,这可能说明内部已经达成某种默契.但是像500-600的羽绒袄,实际成本也只得200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中间环节吸收掉,这些中的一部分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是其消费者剩余,而现在却被别人占有了.所以各级主管部门应该抛开自己的利益考虑,努力打破垄断,还消费者的剩余,我想这是目前刺激消费的一个极好手段,当然像房地产市场中的房产价格,鞋价,电话费用等均存在侵占消费者剩余的现象,所以这些现象都应该加以消除,但可能都涉及到利益的调整,所以推进的速度将比较缓慢,阻力也将比较大,但只要消费者这方长期坚持,事态肯定会扭转的.所以消费者首先要坚定信心,其次就是勇于维护自己的各项权益,我想这也是当下和以后推动改革的根本之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