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 维稳失败的根源在监管层



2008年12月22日 经济观察网

投资者报 记者 欧国峰

  在很多人眼里,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的许小年博士是一位很个性、敢于直言的学者。

  他在2001年提出的“千点论”,最终在2005年成为现实。从当年至今,A股又经历了一轮超级牛熊转换,他是怎样看待市场的变化?怎样看待监管层的作为?就此,《投资者报》记者日前对他做了专访。

  监管层调控指数诱发暴涨暴跌

  《投资者报》:在您看来,2008年的A股单边下跌是否正常?2006年底至2007年10月的单边暴涨是否正常?这种暴涨暴跌,与监管层有无关联?

  许小年:如果没有政府干预,涨、跌都是正常的。暴涨、暴跌虽然和投资者的非理性冲动有关,但非理性预期的根源就是“政策市”,一会儿要“快牛”变“慢牛”,一会儿又大谈“坚定信心”,搞得投资者不看经济、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集体猜测政策风向,集体赌政策,行为高度一致,买的时候全买,卖的时候全卖,结果当然就是暴涨暴跌。

  监管层当然应关心市场,但它的责任是根据法律维护市场规则,而不是根据上级指示调控指数。

  《投资者报》:从2008年政策出现的频次看,主要包括打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稳定、金融创新等大范畴,如何评价这些政策的出台时机和效果?

  许小年:打击市场违规违法行为是监管的永恒主题,不存在时机问题,你能说今天市场低迷,打击违规的政策就暂缓出台吗?或者明天市场投机气氛浓厚就严打吗? 《投资者报》:2008年的政策中,管理层明显言行脱节的至少有两处:一是主张“维稳”但市场并不稳;二是主张交易制度和产品创新,但是步伐明显滞后。对此,应如何评价?

  许小年:不是言行脱节,而是定位和政策的错误。“维稳”的本来含义是“稳定市场”,而不是“稳定指数”。在“防止大起大落”的口号下,监管措施的着眼点变成了“防止股票价格大起大落”,结果是越“维”越不稳。

  关于创新,前面已说过,政府少管点,交易制度和产品创新就会在市场上涌现出来,政府的职责是及时总结民间的创新,相应建立基本的市场规则和监管框架。这就像中国的农业改革,分田单干是农民的伟大创举,而不是政府规划和设计出来的。

  当然,政府也要发挥作用,政府的作用就是肯定民间的创新,把它合法化、规范化,但不能取代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把自己放在创新主体的位置上,我下命令和方案,你来做创新。实际上,能做出方案的,都是已知产品,根本谈不上创新。创新是在未知领域中的突破,不要滥用“创新”这个词。

  资本市场沦为政绩指标

  《投资者报》:据您观察,监管层是否已逐渐形成一整套对于资本市场定位、监管和发展的较成熟理念?是否有序推进?

  许小年:我们到现在搞不清楚资本市场是干什么的,到现在仍把资本市场当成民生工具,当成政绩指标。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监管的首要任务就变成了调控指数,而不是维护市场规则和投资者权利。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道路上的艰难曲折,追本溯源,都和资本市场的定位混乱有关。资本市场的作用是为资产定价,通过资产价格指导全社会有效配置资金。拜托媒体界的朋友,把这个道理和大家讲清楚。

  《投资者报》:证监会曾在股改中运用了“定规则、放权利”,让市场主体相对公平的博弈,结果顺利推进;这种决策模式,有无可能在有较强经济运行规律的资本市场得到推广?对于现体制下的决策失误(譬如对“大小非”问题是否缺乏预见性),是否应有可行的责任追究机制?

  许小年:监管当局的工作就是定规则,确保规则的执行,其他一概不管。现在是市场准入也管,机构也管,产品也管,指数也管,严重越位。

  “大小非”问题突出反映了在我们国家建立市场经济的困难,市场经济讲究规则、契约、信用,国有股减持付对价,10送3,白送了30%该让我减持了吧?不行,市场形势不好,还是不许你减。不让我减持也行,把那30%退回来也行呀,也不退给你。订了契约不执行,看着博弈的结果修改博弈规则,相当于悔棋耍赖,投资者和政府一起破坏自己的信用,破坏市场的基础,这个市场还怎么搞下去呢?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 维稳失败的根源在监管层

  《投资者报》:作为资本市场的一线监管者,证监会对于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产品推出并无最终决定权,这种情形是否应改变?

  许小年:股指期货、融资融券都是很成熟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早就该推出了,证监会和政府为什么要掌握最终决定权呢?政府只需给出监管要求,没有必要控制产品和机构的市场准入。

  《投资者报》: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下,不同监管部门的诉求和政策有冲突,典型如6月份证监会提出“全力维护市场稳定”,但央行加速紧缩信贷、并一次性提高100基点的准备金,沪指3000点很快失守。对此,是否应改革?怎样改?

  许小年:我再说一遍,“维护市场稳定”不能和“维护指数稳定”划等号,这是两回事,市场是否稳定要看投资者对游戏规则是否有信心,对政策的一致性和监管的有效性是否有信心,而不看对指数的信心。经济下滑,上市公司盈利前景看淡,指数当然会下跌,这和市场稳定有什么关系?只有价格上涨市场才算稳定吗?

  国家经济的发展必然是多目标的,而且必然是相互冲突的多重目标,比如控制通胀和经济增长就是两个很难同时兼顾的目标。就拿燃油定价机制的改革来说吧,价格高了老百姓有怨言,低了炼油厂不干,你怎么协调呢?

 

  市场稳定的关键是预期的稳定,预期的稳定又要求政策、法规和游戏规则的稳定,如果政策、规则朝令夕改,投资者就无所适从,稳定市场就是一句空话。

  金融创新不是政府的事,靠政府创新的结果是没有创新,因为政府既无创新的激励,也没有创新所需的市场信息。

  其实现在一般谈论的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卖空等等,根本就不是什么创新,市场上早就有了,无非是把它们搬到国内来。金融创新要靠市场参与者,靠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历史上股票是政府的创新吗?不是,股票这种融资形式是民间的股份公司自己搞出来的。债券也不是政府的创新,是在办理政府债务的实践中,银行摸索出来的。在创新方面,政府应该做的是为创新产品建立基本的市场规则,而不是自己充当创新主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4699.html

更多阅读

洋务企业的性质:洋务运动的折射

摘要:在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历来都是褒贬不一。最近,随着新的社会思潮的兴起,许多学者都对洋务运动持一种基本肯定的态度。基于《中国近代史》的观点和一些学者的评说,笔者认为要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就不得不看洋务企业的性质,包括军事

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论文

从其"自强"、“求富”目标并未实现上说洋务运动最终是失败的。洋务运动虽然作出 了不少成绩, 但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其根本原因是其“中 学为体,西学为用” 宗旨,即只改经济制度,不改政治制度。根本败因:只新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对中国的影响 洋务运动影响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对中国的影响 香草山洋务运动所进行的一系列文化教育在近代文化重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打破了单一封建正统文化独尊的局面,为近代文化重建创造了先决条件;兴学校,废科举,促进了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大量

声明:《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 维稳失败的根源在监管层》为网友再爱乜是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