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长城内需增长 “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路径解析



为迎战2008国际金融风暴,中央人民政府从11月份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1月10日,国务院召开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话指出:“中央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总的要求是,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

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中央的经济方针清楚明晰地概括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 这是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未来一个时期内的经济工作的指导意见,统一了13亿中国人的认识,把美国政府两次(一次是救市7000亿方案,一次是救助汽车业)救市方案在国会受阻的决策机制给比下去了,凸显了中国的政治体制在世界上的比较优势。

但是,我们不能小看国际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不能对国家已经出台的经济举措,抱过多的期望。因为,中国政府任何措施,不可能彻底消除国际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只能缓解其影响的程度。我们13亿中国人必需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准备过两年紧日子。

这次国际金融风暴,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不是我们原来估计的程度,它将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近期国内公布的一系列统计数据和发展态势看:

1、这次国际金融风暴,其来势之猛、破坏力之大,至今还没有见底。

2、中国是第二次遇上这种情况,理论、经验都准备不足。97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没有这次大,且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对我国实体经济没有太大的直接影响。

3、这次国际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是正面、直接、全面的影响,不仅对金融机构有不少于3万亿以上的损失,对实体经济已经呈现出正面、全面的冲击。

4、不仅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影响,对我国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也有直接的影响。它将全面、深刻地打击中国经济增长,直接影响中国人的生活状况。

5、我国的外贸与投资已经国际化了,任何国内政策的调整,都可能引起他国和WTO的密切观注,尤其是中国经济的键康度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可能引起他国转移国内矛盾的对象,增加国际争端,触发其他国际矛盾、国内矛盾的交织。

对困难的正确估计,决定应对的措施的方向与行动的力度。

 

一、“扩内需、保增长”的解析

为什么是“扩内需、保增长”呢?因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三大领域:投资、消费和外贸,其中的外贸和国际投资,下降趋势势不可档,尤其是中国。因为,40%的外贸依存度、大量国际投资连续多年投入中国,以及中低端的产业结构三大因素,决定我国在国际经济下滑期间,必然使我国整体经济下滑速度高于一般国家。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首先是直接影响发达国家,而后才对中国影加深。主要是中国的金融业,刚刚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其业务和经营方式还没有发达到与发达国家比肩,没有过度参与国际金融业扩张,其损失相比较较小。加之,中国金融损失又都集中在几家大的金融机构、国家级的投资公司和少数据几家跨国公司,其损失是随国际危机程度加深而逐步显现,“家丑不可外扬”的意识促使信息批露受限,中国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大”的判断是基本正确的。但其后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加深,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这次国际金融风暴,我的判断是:“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受到的打击重于中国,中国实体经济所受到的打击重于发达国家”。

国际投资和外贸易额下降,其弥补办法有两个:一是加大国内投资,二是扩大国内消费。

前者,中央政府首先就采取了紧急加大国内4万亿的投资的措施,这4万亿是估计数,地方政府的配套投资并没有资金融来源,主要靠银行贷款。其规模,可能被地方政府无限加大,投资方向可能不是与中央政府所预期的一致。

后者——扩大国内消费,涉及社会分配中的复杂矛盾,不可能有一劳永益的好措施。其实,扩大我国国内消费有多种选择,但没有一种方法有大效、没缺限的十全之法。

例如:

一是按国民平均发钱——有大效,但是“脉冲”式扩大消费,只救急不长远;

二是提高低收入者的补贴政策——有长效,但必然为未来国家财政增加负担;

三是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利提高消费者信心,但有难度,且效果慢;

四是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有一定效果,但没有个人所得税改革效果好;

五是扩大住房消费——效果肯定好,但房价太高,硬压房价,又有金融风险;

六是大幅度提高中产阶层的工资——有本质长效,但许多单位没有资金来源;

七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和高校收费——有大效,但党和政府有道德风险;

八是加大信用贷款——对增加就业有效果,但可能与调结构和金融避险相悖;

九是促进私营经济发展——对普通劳动力就业有大效,但社会意识却跟不上;

十是“反腐”和“劫富济贫”——有利社会公平分配,但可能激化社会矛盾。

基于上述十种方法,没有一种措施是十全之策。就是目前的农机补贴、家电下乡、提高出口退税率等,也不是万全之策。经济政策和措施,都是双刃剑,只能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为解决当时的急需相机而定。

 

二、“调结构、惠民生”的解析

调结构,是指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产业结构,主要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决定和影响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类:

(1)需求结构,包括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比例,社会消费水平和结构、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投资水平与结构等;

(2)资源供给结构,有劳动力和资本的拥有状况和它们之间的相对价格,一国自然资源的秉赋状况;

(3)科学技术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发展的能力、速度,以及创新方向等;(4)国际经济关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有进出口贸易、引进外国资本及技术等因素。

产业结构高度化也称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

产业结构高度化,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变动的过程上。一般来说,产业结构高度化,表现为一国经济发展不同时期最适当的产业结构,其主要衡量标准是:

(1)收入弹性原则(所得弹性标准),即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与增加对某商品需求量之比。如果由于收入扩大而增加的需求能转化为收入弹性高的商品,出口增长率则可随之提高,对整体经济增长则较为理想;

(2)生产率上升率原则(生产率上升原则)。为了使收入弹性高的商品能够出口,必须具备充分的国际竞争能力,因而最佳选择是把生产上升率高的产业或技术发展可能性大的产业作为重点;

(3)技术、安全、群体原则,即从长远观点看,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技术革新,从而对于能成为将来技术革新核心部门的产业,目前虽然处于比较劣势地位,也不能轻易放弃;为了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事实上要求有某种程度的国家安全保障或能够保障国家威望的产业;为了产业部门之间的平衡发展,必须形成范围较广的产业群体。符合上述三条标准的产业结构状态,就可称之为一定时期,一国产业结构的最适状态,同时也就表明该国阶段上产业结构高度化达到水准状况。

基于以上认识,我国政府在世界金融风暴到来之时,明确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最适状态,是借助危机之机,实施产业升级政策,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也与市场经济周期与产业升级理论相匹配。

2007年和2008年初,我国经济已呈现严重失衡与不可持续的状态,如没有世界金融风暴,中国自己也必须有一次经济调整。因此,一些低端来料加工企业、高耗能企业、高污染企业、稀缺资源低价倾销、产能高度分散与竞争无序等企业关闭,对我国经济发展并一定完全是坏事。中央同意广东省淘汰落后产业的意见,其理论与实践根据就在这里。同时,少数大型工业企业对资源的高度垄断,一方面有垄断价格之嫌,另一方面,又是提高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和高效利用资源的有效方法。

调结构,必然带来工人失业与一时的经济下滑,此时,对经济下滑反应过度,急于保持原有经济结构(模式)下的高速增长,必然削弱调结构的效果,制约产业升级与深层病因的康复。所以,促进经济增长是有原则要求的,其主原则是:

(1)要明确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类型。对国内生产、生活不得不保有的限制生产品,要有明确的条件和门槛。

 景顺长城内需增长 “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路径解析

(2)要明确国家鼓励兼并与集中升级的行业。尤其是资源产业和世界级稀缺行业,如钢铁、煤炭、有色、稀土等。

(3)要明确国家大力支持与发展的行业。如高科技行业、节能降耗的行业、清洁生产的企业、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等。

(4)要明确国家提高生产力、技术力、发展力的行业。如高等教育、科学技术研究、医疗保健、农业产能、城乡现代服务业等。

而且要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对这些行业的社会管理体制与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调整是社会进步,改革提高生产力,不是“折腾”。“折腾”,从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看,其定义应该是:没有现实需要的、长期的、反复的破坏现有体制,而且是只破不立,只可能整人、不可能对国力增强有用的内耗行为。

惠民生,有三层含义:一是国民经济在调整与改革过程中,必然有利益的调整,在利益的调整中,必须充分考虑人民大众的承受能力;二是在调整与改革过程中,如遇利益的调整,必须照顾到利益受损一方的利益补赏,正确处理效率、公平与历史造成的现实之间的关系;三是调整、改革取得的经济效益与成果,要让人民群众得到好处与实惠,处理好国家、单位(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三、过紧日子与保增长的关系

中央并没有提出过紧日子的要求。本人认为:中央是为了稳定民心、增强消费者的信心,有改革开放30年形成的现有国力,靠政府的理财能力与经济政策调整,就足以应对国际金融风暴带来的困难。体现中国政府的信心。

这里提出“过两年紧日子”,并不是要大家节衣缩食,不消费。而是对那些大手大脚、讲排场的奢侈浪费之风,败坏党风、引起民怨的公款消费习惯,要“过两年紧日子”为好。

例如:

1、 公款能流让一定级别的干出国旅游,该停了。

2、 公车改革有损干部利益,该不该管得紧一点。

3、 公款吃喝不可能消灭,但应该管理得紧一些。

4、 干部休闲与避暑的楼常管所,是不是该停了。

5、 各级行政单位过节送礼之风,是不是该刹了。

6、 与民争利,千方百计插手商业行为,该缓了。

一国经济,如果靠政府自己的消费行为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那将是一件十份悲哀的事情。一个爱民、惠民的人民政府,永远只有节衣缩食的份,没有大手大脚消费的权力。所以,促消费、保增长与政府和官员的公务消费没有丝毫关系。

促消费(内需),是促进企业和人民大众的消费,不是促进政府与官员的消费,中国政府与官员的消费必须压缩,且要“节衣缩食”。这就是“过紧日子与保增长的”本质含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4721.html

更多阅读

万宝之争背后政治角力 基金力拼年底排名 中邮景顺角力冠军

     股基年度排名大战正酣。对于基金经理们来说,投资赛跑已进入冲刺阶段,业绩领先的需要保住名次以确保丰厚的年终奖,落后的则需要加一把力来保住工作岗位。在此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股基之间的排名充满变数。  截至11月20日,与前三

怎样选择成长股 四季度淘基谨防成长股变脸

     前三季度景顺内需增长大涨90%,领跑股基  随着四季度的到来,基金年度排名的争夺战愈演愈烈。从前三季度来看,由于坚持看多和做多TMT股,且股票以中小板和创业板为主,景顺长城基金旗下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基金以90.01%的年内净值增

姚景源:稳增长的核心是稳就业

     如何认识当前中国经济下行的局面?稳增长、调结构如何统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协调?  针对诸多的经济热点和难点,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BMW中经智库专家姚景源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的专访时认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

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 节能补贴再扩容 扩内需任务艰巨

     距国务院突然决定从今年6月1日起在5大类节能家电领域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以下简称节能补贴)新政不过短短3个月时间,日前,国务院再度批准在消费品领域增加高效节能台式计算机和单元式空调2类产品,在工业领域新增风机、水

声明:《景顺长城内需增长 “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路径解析》为网友過分驕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