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关于农村承包经营的方式问题,引起了老百姓和学者的广泛讨论。有些学者认为,转变经营方式可能导致私有制还有其他问题,因而阻挠改革。
如果还像“中国使用铁犁的时候,西方还在使用木犁;但当西方使用钢犁的时候,中国还在使用铁犁”那样,是不行的,人家都在想着解决问题,而有些害怕出现问题而驻足不前,是会导致落后的。
我们的一些理论工作者,要相信农民和企业家的能力。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来看,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都是总结优秀模式,而后逐步推广的,不是理论学者坐在书房里玄想的。比如,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说是学者们知道一个农民该穿多大鞋子还是这个农民自己知道该穿多大的鞋子?毫无疑问,当然是农民。但是农民虽然知道自己该穿什么鞋子,却不一定知道别的地方农民穿的鞋子或许比自己的鞋子更好,学者要提供多样性的鞋子,给农民自己选择。如果二者配合的比较好的话,应当说是一个很好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典范。
但现在有些学者已经不去搞调研了,不去观察市场上的鞋子更新的样式了,只在书斋里担忧,农民是不是够找到自己合适的鞋子。
中央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上的变革,很多学者都在那里担心,是不是会演化为私有化,进而阻挠。且不说西方理论认为私有财产是市场交换的基础,我们也不要判断他是对的还是错的,只说只要我们保持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或者国家的背景下,土地经营方式为什么不可以多元化,农民难道不关心自己的实际利益吗?自己的事情,按照一般来说,他会理性处理的。只不过现在信息不发达,或者说让农民选择判断的模式不多,这是需要专家们总结的,总结好了去推销,让农民自己去衡量,选择合适自己的模式,无论是把经营权租给别人,自己去做生意或者打工,或是自己去租人家的土地经营权,农民又不是傻瓜,难道自己不会选择吗?很多学者不信任农民,认为这样会倒退到小农经济社会里去。
这些人搞不清楚的是,小农经济之所以出现的原因是技术的落后,农民不得不采用小农经营方式,如果说技术进步了,谁愿意回到小农的生产模式里去?
企业家也是如此,民营企业家哪个不是精明的像猴子似的,选择什么样的模式他自然会学习的,一旦有一家采用新技术,比他有优势,他不急的像猴子一样,要么去模仿,要么去自己投资专研,研发新技术。否则,市场就要把他踢出去,他能不急嘛。
学者的研究应当是经得起市场的检验的,如果你的研究成果被企业采用了,也能创造很多的价值,企业自然会趋之若鹜,研究成果也该是商品,不能是只在自己的圈子里传来传去,制造学术垃圾。你看人家袁隆平,人家的技术就是解决水稻亩产的极限问题,人家不是吹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效。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些基础性学科,不可能会立竿见影的见效果,需要国家加大投资,而一些自己都能解决效益的理论,行政倾斜力度可以小一点。杜绝研究的东西,不但没有用处,还产生副作用。
这里笔者想谈谈一些到底是技术创新好呢,还是引进技术好呢?对于国家来说,当然创新的好,但也不是绝对的,对企业来说,要看水平。你要是技术落后人家一大截,最简洁的办法就是学习人家技术,专利保护不过20年,同时,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不能闲着,也得拿出资金来投入创新,这样才会对自己有利,日本人就是这样干出来的,你不能说人家没脑子,只有手,现在我们模仿能力已经很强了,就需要有自己的新东西了,老是在人家屁股后面跑,也不行。对于企业的制度模式也是一样。教授们不能当鹦鹉,把人家西方的模型搬过来,鹦鹉学舌,交给学生的也是鹦鹉学舌,只会让经济学界的鹦鹉语太多了。
农村承包经营责任制西方没有这个模型,我们的农民不是一样创造出来,而且还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很多民营企业家不懂经济学模型,一样做大。问题是这样的,不能朝一个方向想,方向多得很,一个方向走过了头,也不行,现在西方的那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模式,还是需要研究的,毕竟是世界是你学我我学你,共同发展的。
其实,无论是法律,还是制度,还是理论,首要的问题是在习俗中、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不是坐在屋里玄想创制出来的,能够在杂多的模式中寻找出优秀的模式,并加以总结和推广,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在这个基础之上,还有点创意,就更好了。其实很多伟大的学者,都是给世人提供一个思路,打破旧的思维牢笼,赢得新的思想解放,这是最重要的。
所以,请一些坐在书斋的学者们相信农民和企业家,他们的脑子也不比你们差,相信他们能够在政府和你们的指导下,找到合适自己的鞋子,你们的任务是,多多提供好的鞋子,供他们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