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9日《南方日报》载文报道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18日在“银企论坛”上的发言。茅于轼指出,当前我们应把眼光放在就业增长上,而不仅仅是GDP增长上,扩大内需更要关注的是投资效率。他并且进一步强调,政府应该彻底扭转,把目标放在就业上头,“如果没有失业的话,金融危机一点不可怕。”他还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现在要发展的是服务业,我们的服务业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换一种说法,就是说我们的服务业有很大潜力。也只有大力发展服务业,才能提供、解决更多的就业机会。
乍一看,这些话似乎并无大错。然而认为思考与分析一下,我却以为确有大错。当前我们要防止失业,这是头等大事。然而,将其与GDP增长对立起来却实在是不妥,甚至可以说是有害的。在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GDP的增长与劳动者就业成正相关关系。换句话说,随着GDP的增长,劳动者就业也将增长。所谓水涨船高。在经济运行中,这两者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件事必然产生的两种后果。可是此时此刻的茅先生怎么将两者区分开来?
至于说,如果没有失业的话,金融危机一点不可怕,则是一句贻笑大方的话。这等于说,如果没有不适病状,没有免疫力下降与被摧毁,感染者不会提前死亡,艾滋病一点也不可怕。三聚腈胺如果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同样一点也不可怕。金融危机从而带来的经济危机,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失业大军的涌现。如果没有失业,物价又在危机中大幅下降,危机岂不是一桩美事!?市场经济在它的生命史中,谁人见过没有失业的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莫非茅先生在给我们讲述一个现代版的天方夜谭的故事?
茅先生还在最后开出大力发展中国的服务业来解决就业问题的药方,应该说还是对了些中国经济社会病症的,但却并不是当前急需要治的病与急需要吃的药。也可以说,并不是优先的、第一要解决的问题。发展服务业,经济学界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在呐喊。政府也一直在做。至于目前发展得还够不够?目前的第三产业的量能与第一二产业是否适应,我曾请教过我国第三产业的专家李江帆教授,依他的见解,目前各产业的发展大体上还是比较适应的,但第三产业存在着结构性调整问题。如果仅仅是结构性调整,对于当前的失业大军不是杯水车薪便是远水不解近渴。
不知道茅先生以为然否?
附:新闻报道原文。
茅于轼:若没有失业 金融危机并不可怕(2008年11月19日南方日报)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昨天在“银企论坛”上论述投资与扩大内需的关系时指出,当前我们应把眼光放在就业增长上,而不仅仅是GDP增长上,扩大内需更要关注的是投资效率。
“中国应该把眼光放在投资效率上,而不是仅仅扩大内需;应该把眼光放在就业增长上,而不仅仅是GDP增长。”茅于轼称,目前,中国的投资效率非常低,金融市场非常没有效率,不能把资金引用到最高效率的地方使用。“虽然我们的建设非常快,非常大,但是有许多亏本的建设,资本效率很低。”茅于轼说,所以银行就有非常大的坏账。
同时,中国投资对就业的贡献,与世界各国比起来是最差的。“好的国家GDP增长等于就业的增长,比如巴西GDP增长3%,就业增长也是3%。”茅于轼说,在同一个时间,中国的GDP增长10%,而就业的增长是1%。“特别是现在对付金融危机,我觉得我们的眼睛还是看GDP增长,没有看到就业的增长。这样一个对策,对于金融危机是有巨大的问题的。”茅于轼认为,政府应该彻底扭转,把目标放在就业上头,“如果没有失业的话,金融危机一点不可怕。”
“现在大家都说要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就要减少储蓄,但其实储蓄并不是坏东西,问题是储蓄是不是能够恰当地转化成有效的投资。”茅于轼认为,目前应该把眼光放在投资的效率上,而不是光看在扩大内需上,应该放在就业上,而不是GDP增长。茅于轼说,国内现在搞的许多项目是几十亿,一个水电站,一个核电站,一个地铁,买几架飞机,几十个亿能够创造多少就业?几百个就业,平均一个就业岗位要投几百万。而几万块钱就可以创造的就业机会,却没有投放。
茅于轼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现在要发展的是服务业,我们的服务业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换一种说法,就是说我们的服务业有很大潜力。也只有大力发展服务业,才能提供、解决更多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