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电线融冰术”吁全国推广
2007年岁末的大雪,留给了中国人最为深刻的一次记忆。 受此雪灾影响最为严重的则属电力系统,极低的气温加之雨雪的“洗礼”,中国中部几北部大部分地区几乎都遭受到了捆饶,输电线路上附着的冰层,不仅迫使众多企业关门,更使得春运期间最为繁忙的京广铁路大动脉一度陷入瘫痪。为了除冰,在中国各省份电力系统的积极配合下,重灾区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为此付出的几个性命,却成了永远的记忆。 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宝鸡市供电局成功研制出了“带负荷融化线路覆冰技术”,使得处于重冰区的“马向线”安然无恙。至此,带负荷融化线路覆冰技术,一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中国仅有” 2月15日,宝鸡供电局融冰站站长雷维斌依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尽管天气已经逐渐转暖,但他却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我们这个融冰站责任重大,负责的是宝成铁路的电力输送,一旦出了差错,后果很难预测。”雷维斌一脸的严肃。据悉,与雷一起监守在这个秦岭深处的工作人员共有13名,“因此次形势严峻,我们只是简单的轮休着过了个春节。”平日的工作,就是进山察看融冰情况。在理论技术上,已完全没有必要多此环节,“不去看看,总是不放心,即使踏着末膝的深雪,我们也至少要走上4——5公里的路程。” 据了解,融冰站负责的马向线主要沿秦岭山区分布,其中有13个基杆塔处于海拔1547米左右的秦岭梁顶,属于重冰区。在没有采用带负荷融冰技术前,线路覆冰严重时,需要立即停电,然后人工用竹竿打冰、破冰,不但费时费力,还易对导线造成伤害。对此,已在融冰站工作20多年之久的雷深知线路冻冰的厉害。 雷维斌告诉记者,持续多日的暴风雪造成线路覆冰急剧攀升,特别是秦岭重冰区,常常是刚融完冰,几个小时后线路就又结冰了。所以,他们随时组织人员到现场察看融冰后线路覆冰情况,安排人员24小时守在控制室,一旦覆冰传感器报警,就要立刻进行融冰。截止目前,融冰站就进行了12次融冰操作。“如果天气能够一直暖和下去,我们就放心了。” 该融冰技术,目前在中国仅有此处使用。 在整个中国面临的雪灾面前,来自秦岭的这一神功顿时引起了国内诸多媒体的关注,一时间,众多记者蜂拥而至。 1月29日,《国家电网报》记者打电话到宝鸡局了解带负荷融冰的有关情况;1月30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频道大型新闻直播节目“爱心守望、风雪通行”主持人电话联线雷维斌,了解抗冰保电的有关情况;1月31日,宝鸡电视台记者深入秦岭深处,跟踪拍摄该局带负荷融冰以及干部职工抗冰雪保供电情况,并现场采访了宝鸡局局长杜联宝和融冰站站长雷维斌。 “我都差点成了名人”雷幽默的谈到。半个世纪的沉默
“从上个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到现在,带负荷融冰技术已经在秦岭深处沉默了近半个世纪。”说起这些,雷显得很无奈。 由于遭受持续暴风雪及冻雨天气影响,截止日前,很多省气象部门的风向风速及雨量传感器被冻结。同时,受寒潮影响,绝大部分地区发生了凝冻(包括气象学上的雨淞、结冰等)、雨夹雪等重大灾害性天气,而且持续时间大多已超过12天,使很多输电线路遭受损坏。只因宝鸡市供电局采用了全国唯一基于传感器的带负荷融冰技术,持续多日的暴风雪在造成南方很多地方多条输电线路断线、倒杆时,却对宝鸡重冰区的输电线路“束手无策”。 宝鸡市供电局于上世纪70年代,通过反复试验、论证,自主研发并实施了“带负荷融化线路覆冰技术”。 据介绍,“基于传感器的带负荷融化线路覆冰技术”主要是利用多种传感器检测线路本身是否覆冰,一旦发现有覆冰,即可通过自耦变压器升压后在双分裂导线形成回路、产生电流,通过导线发热自动融化覆冰。该系统的数据采集主要由重力传感器、震动频率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元器件组成。 1984年,宝鸡供电局在秦岭深处成立了全国唯一一家融冰站。起初,还需人工到现场观察线路覆冰情况再进行融冰。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现在,该局已经可以通过微机监控系统,实现了对线路覆冰的在线监测,可以通过安装在导线上的传感器随时检测出线路覆冰情况并自动将有关信号传回融冰站;这样,在融冰站,就可以随时掌握线路的覆冰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反应,在融冰站操作,对线路覆冰进行融化。 “带负荷融化线路覆冰的效果非常明显,自1972年以来,实际应用了该技术的110千伏马向I、II线线路就从未发生过冰害故障。”雷一脸的兴奋。 断电真相 如此好的技术,在北回归线以北拥有大面积领土的中国,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但为何却一直没有被推广开来呢?雷告诉记者,关于该技术的推广工作,在融冰站工作20多年来,他从未听说过与之相关的考察活动。另外,他还介绍,要使用该技术,除了要建立一个“融冰基地”,培训一匹专业人员外,还需要一定的资金长期支持。因而,这一在极端天气下才能显露神威的技术,也就逐渐被埋没在了秦岭深处。 业内人士指出,在诸多导致众多线路断电的原因中,附冰只是一个重要原因。使用钢材的不合格、电线拉的过紧以及电架距离过大也是重要原因,是造成我国大面积停电的重要原因。据介绍,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存在着电架刚才不合格的现象,废钢的再次使用,大大降低了其强度及耐力。施工电线拉得太紧,该放140米的只放了100米,省线省钱,没有考虑热胀冷缩系数,遇到低温,铜缆是金属,金属预冷气温,电缆缩短,越来越紧绷,最后拉断电架。电线拉的越紧绷,饶度越小,横纵拉力比越大,增加一点雪的重力,横向拉力就增加数倍。最快解决办法:接长现有电缆,以增加饶度,缓解横向拉力。 另外,电架距离太远。应该每500米一个电架,1000米才一个,同样是为了省架子省钱。“南方的冰雪,低温对于南方来说罕见,对于北方来说叫做春天。”抗温差度、抗飓风度,抗震强度、抗太阳射线力度、抗干湿度,都是建筑工程要考虑的最基本级数。 新疆、西藏、蒙古、东北等等很多北方地区季节温差比此次南方地区严重得多,“也没那么多断塌的。” 此间专家呼吁,应将宝鸡供电局研发的“带负荷融化线路覆冰技术”在条件适宜的地区推广,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下一次冰雪灾害天气。
雷维斌:艰难并荣耀着 城市经济导报(以下简称:城经报):这次雪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雷维斌:这是我在这里工作20多年来第一次见到如此严重的雪灾,为了保障宝成线路的顺利通畅,不仅上面领导给我们的压力很大。一旦出现问题,就必须重新安装。而我们的大多线路,都是在秦岭深处,几乎没有靠近公路边的,大雪封山,任何机器设备都必须依靠人力完成,这样下来,损失难以计算,近期来我一直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其实,我们心理都清楚,依靠我们的技术,只要做到及时融冰,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我们还是坚持每天察看线路。两人一队,轮流上班。春节期间,也从未间断过。 城经报:为何会选择在这里建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融冰站呢? 雷维斌:这主要是因为宝成铁路的缘故。当时,宝成铁路是我国第一个电机化铁路,有一段必经区域在秦岭。以前,就是因为电线附冰的原因,这条线路经常停电,严重影响了这里的火车运行。为此,我们局里专门成立的课题研究小组,研究解决融冰技术,并取得了成功。现在看来,在使用的这么多年里,我们取得了巨大成绩,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许多改进,现在也可以说是智能话了。 城经报:那你们平日的生活如何? 雷维斌:用两个字来说的话,就是艰苦。在这里生活的人都知道,这里不但交通不方便,而且气温也很低。如果遭遇到大雪封山,就连基本的蔬菜等都无法满足,吃住都非常困难。我们有个同事,突然生病,因为大雪封山,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以至于耽误了好几天,庆幸的是,他的病情并不是很严重。 如果今年能够得到经费支持,我首先要改善这里职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