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刺激内需的十项措施,明确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
目前,4万亿投资具体是存量还是增量,中央财政承担比例及资金来源等细节还未公布。但这项财政刺激政策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话题。 这4万亿的投资,如何才能投到点上?应对这场危机政府还需做什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认为,4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要达到目的,须谨慎选择投资项目,辅以“体制政策”,并对失业等问题做好应对准备。
周其仁说,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简单理解为就是政府花钱。政府的行政开支在这样的困难时期就不但不应扩大,还应该收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是把资本投向未来能产生效益的方向。 回顾历史经验,周其仁说,1998年,中国面临通货紧缩时,在朱镕基总理主导下,国家迅速启动了国债项目,增发了约3000亿元的国债。这些国债,加上商业银行贷款,大概创造了2万亿的投资规模,修建了大量高速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周其仁认为,这些措施为经济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但是,有些项目水平不高,“有些高速公路到今天也没有什么车在跑。”所以,政府投资有必要投“准”项目。 周其仁还指出,投资项目将来能产生多大的效益,这个效益由谁负责,都是现在必须解决的问题。“政府手里大把花钱的时候,监督怎么样?审计怎么样?”他提醒在投资过程中应该加强监管,防止在上一波国债项目中出现的许多贪污腐败事件。扩大国债和政府开支的同时,“中央纪委的编制也要扩大,”周其仁开玩笑说。 “万一这4万亿元还不足以解决问题,那怎么办?”周其仁认为,需要有所“储备”,也就是,不仅要有财政和货币政策,最重要是有“体制政策”。他说,现在一个项目,从立项,审批,到批准,十分耗时,税收项目也太多、太杂,不简明,而现在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机会。必须降低这些“制度成本”,才能保证内需恢复。他强调,实行财政刺激政策后,必须有体制保证,否则,很容易形成寻租的物质基础,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周其仁说,中国“顺风顺水”了近十年,各界人士应对这场危机的心理准备可能不足,需要在开始的时候把困难想得充分一些。就业问题的困难会很突出。目前,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产业受到了重大冲击,可能有许多农民工“失业”。但是,这些农民工“失业”后,很难回到农业中去,因为他们中很多是年轻人,基本上没有种过地,直接就进城务工了。而中国的社保体系还不发善,特别是对于农民工的社保体系还较欠缺,所以,政府需要在财政政策里考虑到这个环节,给予这些农民工必要的帮助。 这一轮经济调整中的就业问题严峻还反映在,与上一次的国企职工下岗不同,国企效益低下时可能还能继续发工资,而民营企业一旦无力支撑,很可能只能“关门”,因此,对就业造成很大压力。 为了应对失业造成的社会压力,周其仁认为,重要的是要各方力量共同努力:“社保出一部分,企业出一部分,地方政府一部分,中央政府一部分,然后,家庭自己承担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