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独秀 山西“兰花”一枝独秀 十年风雨色压群芳



山西是煤海,煤炭不仅储量大,而且种类丰富,其中山西晋城的兰花炭是“色压群芳”的极品。兰花炭号称香煤,触手不染,因燃烧时为兰色火焰而得名,曾被指定为英国皇家壁炉用煤。

兰花炭是晋城的骄傲,是山西煤炭的骄傲。

值得晋城甚至整个山西煤炭行业骄傲的不止“兰花”炭,还有另一枝色压群芳的“兰花”——山西兰花煤炭实业集团(以下简称兰花集团)。

 

前  世  今  生

组建兰花集团,是晋城建市20年来改革开放的得意之作,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点睛之笔。

1997年,晋城市委市政府针对全市国有企业过小、过弱、过散的状况,决定以资本为纽带,对6个地方国营中小煤矿和1个小化肥厂进行战略性重组。当时,这些成员企业靠单个发展大都步履沉重。北岩、莒山两矿资源濒临枯竭,大阳矿30万吨/年改60万吨/年项目等一批项目长期搁浅,兰花集团由此诞生。

兰花集团成立之初,就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股票上市,开辟直接融资渠道;第二步,以科技进步为龙头,调整产业产品结构,通过“三改一加强”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第三步,通过资本运营,低成本扩张,创办大集团、大公司,并提出跨入全国工业企业500强的战略目标。在产业定位上,尽管兰花以煤炭起家,但在行业政策、资源储备、市场份额等诸多方面都无法与原国家统配煤矿比肩。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兰花集团确立了“煤化工”产业发展战略,依托自身煤炭资源优势,通过“资源+高科技”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化肥、化工等下游产品。出于这样的定位,上市公司最终由“兰花煤业”更名为“兰花科创”。   

1998年12月17日,“兰花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开辟出一条直接融资渠道。从此,晋城在全国资本市场有了一席之地。 

上市对晋城的观念、体制、资金等重要生产要素的配置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洗礼。上市公司的自身规范和国家的严格监管,促使兰花科创从根本上实现了从“工厂制”向“公司制”的转变,促成晋城第一家真正与市场全面接轨的现代化公司制企业;同时,兰花股票的上市,开辟了直接融资渠道,盘活了兰花集团原成员企业,带动和支持了晋城其他地方企业。最直观的一点就是股份、集团两家为晋城市融来社会资金14亿元(其中股份公司10亿元,集团公司4亿元),正是有了这些资金的支撑,才有了兰花的“大发展”。 股票上市后,兰花首先解决了原有的自身问题,然后又先后兼并了巴化、七佛山制药、市酿造厂、阳城化肥厂、市矿机厂、市气门厂等亏损企业,极大地减轻了政府的社会负担和压力,通过对它们投资和改造,使其得以正常运营。

为了确保兰花科创以更优质资产实现更好的发展,兰花集团公司在开始的几年间更多的是承担后勤、社会服务、历史遗留问题等的处理,本身并不具有赢利能力。兰花科创步入快车道的同时,开始研究规划兰花集团公司的发展问题。最终于2005年通过引入中信、沁和两大战略合作伙伴,增资4.06亿元,使兰花集团公司由一个仅服务于兰花科创的非赢利性服务型企业变为赢利型企业。2006年2月,兰花科创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兰花集团公司持有的原非流通股股份获得上市流通权,从制度上保证了同股同权,同股同价的实现,使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进一步趋向一致化,为公司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兰花集团之所以能够很快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实现跳跃式发展,得益于资本经营,但更得益于资本经营和产品经营的双轮驱动。产品经营需要的“血液”通过资本市场源源不断获得,产品经营的范围和水平通过资本运营不断扩大而深入,产品经营快速发展又为资本运营奠定了基础、扩大了空间。

兰花科创先后三次直接从证券市场融资,总融资额达10.1亿元。使企业技术改造、上大项目、创建新的利润增长点有了资本金,并通过以一带二或一带三调动银行资金投入企业发展。在围绕产权制度创新完成公司运行的规范化改造后,兰花集团立即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狠下功夫,“提升主业、科技创新、优化结构、异军突起”,在产业现代化、规模化改造上做文章。八年多来投入近40亿元调产资金,极大地提升了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推动了产业升级换代,不断培育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兰花集团先后建成了伯方等一批百万吨级现代化矿井,通过技改和新建建成晋城煤化工等四套尿素生产线。目前,煤炭产能由组建初的300万吨发展到现在的860万吨;化肥产能由4万吨合成氨、16万吨碳酸氢铵发展到现在的52万吨合成氨、86万吨尿素。两大主业的规模化使兰花集团的市场地位明显提高,煤炭销售实现了在国家发改委计划单列,成为晋城市地方煤炭唯一一家在全国煤炭订货会上具有“席位”的企业,摆脱了晋城这个产煤大市游离于全国煤炭市场外围的尴尬境地; “兰花牌”尿素在全国化肥市场中具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地位,并被评为2006-2008年国家免检产品。

    在煤炭和煤化工两大主业的建设中,兰花集团坚持引用先进技术和开展自主创新并举,全面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档次。煤矿普遍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综掘、综采技术。煤炭回采率由35%提高到76%。机械化程度由不到20%提高到85%。化肥生产广泛采用DCS控制、双甲、醇烃化先进工艺以及大颗粒造粒技术等新技术,围绕节能降耗狠下功夫,机械化程度达到100%。现在,兰花集团确立了以自有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研发”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成立煤炭、化工研究所,依托公司重点基建技改项目和技术开发项目,与美国科学国际公司、南非H.S设计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化工规划院等2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和人才技术交流,建立了多形式、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了吸收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并正在努力创建国家级技术中心。兰花的技术开发经费占每年销售收入的3 %。几年来,申报技术开发项目62项,员工取得“五小”科技成果69项,兰花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40 %以上。

有人说,兰花的快速发展主要是靠煤炭价格的大幅增长拉动的。但事实上,煤炭平均价格增长不过1-2倍,兰花煤炭的产量至今扩张得还不到2倍,而兰花的利润却增长了37倍!应该说,推动兰花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是企业素质的整体提高。兰花人永远不会忘记,在煤炭连续四年市场低迷时,单一的煤炭产品结构使兰花科创差点进入ST行列。2000年以后,兰花集团一直在努力寻求“异军突起”,致力于煤与非煤产业并重——依托资源,但不能依赖资源。根据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基于“兰花”煤优质化工原料煤的特点,围绕“化工煤”向“煤化工”转化,延伸煤炭产业链。目前,兰花化肥产业的产值已经占到公司工业总产值的44 %。兰花尿素产能占到晋城市尿素总产能的三分之一。今年9月,田悦1830尿素项目已经开始试产,兰花煤化工二期3052项目也正在积极筹建中,建成后,尿素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70万吨,在晋城全球最大高浓度氮肥基地的规划中,仍将“三分天下有其一”。在发展化肥的同时,兰花集团正在致力于向“化工”方向延伸,集团将与富士康集团、印尼金光纸业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共同建设“150万吨/年甲醇-100万吨/年二甲醚(二期)”、“10万吨/年聚甲醛”、“60万吨/年聚丙烯”三个大型煤化工项目。其中,聚甲醛项目已经立项。三个项目总投资将达到300多亿元,建成后,以煤化工项目为主的非煤产业的产值、利润等将全面超过煤炭产业。兰花将以一个极具竞争力的煤化工集团的身份实现“异军突起”的目标。

    随着一批煤矿、化肥化工扩建和新建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兰花已经走上了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产品经营的稳健运营极大地支撑了兰花的资本运营。“兰花科创”股票每股收益由0.23元增加到1.37元,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一支绩优蓝筹股的优秀代表。先后入选上证18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样本股,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在全球竞争力组织发布的“2005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100强”中排名第18位。排名 “2006年度中国漂亮50家”第三位。目前,兰花集团公司正在积极筹划通过发行短期债券等方式进行更多的融资。在未来新上的二甲醚、聚甲醛、聚丙烯等大型煤化工项目过程中,兰花更多的是采取国际惯例,通过引入合作伙伴共同建设的方式进行,既节约资金、规避风险,又能有效地推动项目的快速建设。兰花集团正在逐步由实业型企业向投资控股型集团转型。

成立十年,上市八年多来的修炼使兰花集团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规模和效益上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就资产规模来说,总资产已由组建时的7.42亿元增长到84.9亿元,相当于再造了十个兰花集团;净资产由组建时的3.47亿元增长到40.9亿元,增长了10.8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平均每年都保持在17 %以上;就盈利能力来说,年销售收入由3.19亿元增至31.7亿元,增长9倍;年实现利润由2200万元增至8.2亿元,增长37倍;年实现利税由0.81亿元增至11亿元,增长12倍;年上缴税收由0.4亿元增至5.9亿元,增长13.7倍,累计上缴税费30多亿元;职工人均收入达到2.38万元,年均增长1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在对兰花发展模式研究和总结后,评价兰花闯出了一条国有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成功之路。

 

他  山  之  石

战略重组,艰辛上市;双轮驱动,稳健运营;跳跃发展,奋力赶超。成立十年来,兰花集团以其高远的战略眼光,科学的发展思路,超常的运作方式,不断推进做大做强,成为中国大型现代化企业、中国绩优蓝筹股,进入中国煤炭、化工百强企业的行列,完成了一个从“丑小鸭”到“小天鹅”的完美蜕变。

    蜕变来自于痛苦的脱胎换骨,来自于平衡的双轮驱动,来自于成功的战略管理,来自于内在的企业文化。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风雨赶超,兰花集团的成长发展成就了一本实实在在的“企业发展教科书”。

 一枝独秀 山西“兰花”一枝独秀 十年风雨色压群芳

发展壮大国有资本为主的企业,首要任务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对其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其根本问题是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关键问题和要害问题是产权问题。真正明晰产权是国有企业改革迫在眉睫的任务。由于产权不清晰,一些体制上的弊端长期制约着国企的改革与发展。国有企业要冲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围绕产权制度改革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核心是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并确保规范运行,解决好出资人与经营者、管理者的关系,真正使其成为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从本质上实现“工厂制”向“公司制”的转变。要尽可能地引入民营、外资等各种成分的资本参股国有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改善股权结构,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要加快政企分开,企业干部要尽快退出行政序列,政府要把除企业董事长和党委书记之外的人事权下放到企业党委会和董事会,确保企业以一个完整健康的“身体”参与市场搏击。兰花集团以战略重组、不断引进合作伙伴后的现实说明了这一点。

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战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任何一个市场主体都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全球市场的大竞争中,要在这样激烈的竞争时代中生存与发展,仅仅靠组织好企业的生产经营已远远不够了。必须有战略眼光,确定战略定位,明确战略重点,抓好战略策划,强化战略执行。 应该说,兰花集团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首先是有了一个正确的战略。“组建集团、走股票上市之路”催生了兰花;“三大两活一统一”的战略、“煤化工”产业战略、 “打造最具竞争力的煤化工集团,挺进全国工业企业500强”的战略目标以及涉及企业发展重要生产要素的一整套战略系统,为兰花指明了航向,确定了航道,增添了动力。这些战略,都是建立在对自身区位、行业、资源、技术、人才等各种要素全面分析、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的,促成了兰花的跨越式发展。随着全国新一轮经济发展高潮的到来,战略制定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必须明确战略目标,围绕一个清晰的目标制定相应的战略系统;其次,战略制定必须全面分析自身资源优势、行业发展方向、产品与市场领域、成长方向、竞争优势和协同效应、经营风险,做到知己知彼知天下;第三,制定完整的战略系统,形成自身的战略定位、各种配套战略和战略执行。第四,要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自身战略,使得战略始终与发展变化着的内外部形势条件相适应,保持牵引力。

    必须变单一的产品经营为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双轮驱动。产品经营作为实业型企业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单纯依靠产品经营,以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的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增强产品竞争力为基础获得最大的盈利,获得最快的发展速度,其发展的内在动力、效率和空间都是有局限性的。到兰花组建前,包括兰花集团成员企业在内的所有市县优势企业,靠自我发展获取快速发展都可谓是步履维艰:北岩、莒山等经营积累了几十年的骨干煤矿没有一家能够摆脱“小煤窑”的地位,巴化这个山西第一家小氮肥厂数十年后仍以小自居,一化、二化等化肥企业无一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阳纺、高丝、唐丝、端丝等纺织企业组成的丝麻集团也没能走上发展的快车道。靠单一的产品经营追求企业速度和效益的最大化在实践上遭遇“障碍”,而且很难逾越。资本经营则主要通过资本市场筹资、并购、股权管理与转让等手段,实现低成本筹资和低成本并购,使企业快速做大做强。兰花八年来再造九个兰花,经济效益跨越发展,正是得益于双轮驱动。因此,转变思维,广开渠道,变单一的产品经营为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双轮驱动,是使国有企业迅速走上发展快车道的最佳选择。随着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一个新的资本市场制度框架已经搭起来,中国资本市场全流通时代正式到来,全流通时代更加市场化的融资功能启动。兰花集团表示一方面要珍惜、呵护好“兰花科创”这个融资“壳”资源,更好地发挥其融资功能放,通过资本市场的规范运作将兰花做得更好;另一方面,要积极努力,力争再创办一两家上市公司,或者积极采取其他资本融资方式,形成晋城市的优势国有企业群,进一步推进全市经济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兰花集团由最初的六矿一厂,通过购并、新建,现已有30多家分子公司,各个企业文化背景、环境各异,给兰花的战略推行、整合规范造成很大难度。为此,兰花从创建那天起,就着力打造自己的文化,提炼出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制定了行为规范和识别系统,从理念、制度、执行、物质四个文化分层次建设和整合,根据兰花价值观体系对公司组织结构、制度体系、行为规范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全公司上下对兰花文化进行大传播、大整合、大培育,大力倡导和培育“合力向上、奋进不止”的兰花精神,按照“创新赢得明天”的经营理念,推进全面创新。营造出“以制度规范人、以机制激励人、以文化塑造人、以价值回报人”的兰花环境,形成了“坚韧、稳健、迅捷、高效”的兰花作风,其文化已展示出凝聚员工、吸引人才、赢得用户、占领市场的巨大魅力。兰花集团的知名度、美誉度、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兰花已经成为晋城的一张名片。应该说,兰花几年来不断深入的内部改革和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统一的企业文化,正是统一的企业文化,使人们的思想高度统一,同时打造出一支坚强有力的“兰花部队”,使人们更好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成为兰花快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十年风雨,十年辉煌,山西“兰花”一枝独秀,走出了一条国有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成功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已经步入快车道的兰花集团将在新时期再谱新篇,再铸辉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5401.html

更多阅读

Shinhwa又六年历程 共和国六十年风雨历程

 2003年  2003年02月07日 在汉城郊外开展神话歌迷签名会  2003年03月 发行神话土耳其写真集&DVD  2003年03月25日 Eric参加安德烈 金的KOREAN FASHION时装秀  2003年04月18-20日 在韩国汉城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第二

转载中国电子词典十年风雨漫谈之一:从文曲星PC220开始讲起

来源:快译典点点论坛作者:激光菜鸟序一大家好!眼见论坛日益凋敝,人迹罕至,觉得应该多拍拍砖增强一下快易典的竞争力。虽然我没有买过快易典的产品(爆),因为前几年一直在留学,看到快易典的好东西买不了。我还是很喜欢快易典的,技术上价格上都

李慎之《风雨苍黄五十年》 李慎之评毛主席

1,风雨苍黄五十年(第四版修订版),李慎之著,明报出版社,2004年; 2,英国侵略中东史,斯捷比利格著,林源译,五十年代出版社,1954年; 3,坎坷人生,马克斯.冯.德.格林著,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年; 4,西洋文学散论,(美国)傅孝先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5年; 5,中国酒令三

风雨苍黄五十年转 李慎之风雨苍黄五十年

风雨苍黄五十年  ———胡适先生辞世五十周年感怀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者按:今天是胡适先生逝世50周年纪念日,本报约请三位在胡适研究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学者撰文,追忆和评述胡适先生在思想、学术与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就,以飨读者。 风

声明:《一枝独秀 山西“兰花”一枝独秀 十年风雨色压群芳》为网友爱太给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