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集”始创
天下黄酒源绍兴,绍酒本源会稽山。
1743年,清乾隆年间,绍兴东浦一位叫周佳木的酿酒师,遍寻当时绍兴酒中技艺最高的酿酒师傅,创立了一家酿酒作坊,取名“云集”,意为“名师云集”之意。
二百六十九年,十代人,一缸酒……,云集酒坊自此成就绍兴黄酒一大奇迹!
云集酒坊地处绍兴东浦东周溇口的越浦桥边。翻开古旧的《嘉庆山阴县志》,上载:“县西十四里曰越浦桥”。绍兴《东浦镇志》记载:“石桥位于东周溇口,原为单孔平梁石桥。桥长10米,宽1.2米。溇内有云集、孝贞等酒坊”。
云集酒坊传到第四代周玉山时,名声已遍及绍兴大街小巷。由于酒坊一直信守“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的开业祖训,恪守商德,诚信为本,加之周玉山广结人缘,酒坊在当地口碑极好。关于周玉山的善举,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话说某日清晨,一贼爬墙进入云集酒坊想偷东西。恰巧碰上周玉山在墙下烧水给工友洗脸泡茶。贼见有人,便想逃跑。周玉山忙叫贼不要跑,并说拿梯子接他下来。贼下来后,周玉山问他为什么要做贼,当听说贼因家里有80多岁老母和一班子女,无事可做,以贼为生时,感于贼的孝心和责任性,周玉山便叫他在酒坊里看喜欢什么随便拿,还将贼送到门外。这一举动令贼大为感动,回去后,贼告诉他的同行,说这家酒坊是大善人开的,大家今后不要再去骚乱了。自此之后,再无贼光顾云集酒坊。周家也因广结善缘而获得百姓称道,加之酒品质极好,“喝酒要喝云集酒”的口碑由此传扬。
“香雪”问世
云集酒坊传到第五代,酒坊便由周玉山的四个儿子接管,其时,绍兴民间遍地都是小酒坊,但因酿酒技术良莠不齐,基本没有形成统一的产品风格,但是,周家非常有远见,他们通过组织酿酒高手大比武,不断提高绍兴酒的酿造技术,为今天的会稽山酒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1912年,云集酒坊的吴阿惠师傅和他的同行们,创新传统工艺,用糯米饭、酒药和糟烧,试酿了一缸绍兴酒,最后得到12坛酒。试酿成功后,师傅们认为这种酒因加了糟烧,味道特别香浓,口感非常醇厚,又因酿酒时只加了小曲白药,没有加麦曲,,所以酒糟色白如雪,绍兴黄酒四大名品之一的“香雪酒”由此诞生。
异域扬名
1915年,中国近代史上风云变幻的一年,也是绍兴黄酒史上极为辉煌的一年。
这一年,周玉山的第四个儿子、北京大学高才生、云集酒坊第五代传人周清,不但让世界见识了绍兴黄酒,也让世界记住了绍兴黄酒。周清,他让绍兴黄酒走向世界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众所周知,绍兴黄酒以陈为美,以陈为贵。史料记载,1915年,云集酒坊已有八百缸(约280千升)存酒,规模约占绍兴县的二分之一强,酒坊进入开创以来的鼎盛时期。
周清,曾任我国著名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农业部副部长、我国现代茶业的奠基人吴觉农先生的老师。1915年,周清作为一名教授和绍兴黄酒的传人,不但一直关注着世界局势变迁,而且关注着绍兴黄酒跨出国门的雄伟计划,巴拿马赛会的召开无疑令周清兴奋无比。
此前,周清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世界认可祖先传下来的美酒。如果绍兴酒能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认可,那就意味着绍兴酒获得了世界的认可。
在当时,象周清这样的想法应该是一件非常超前的事情。但是,周清并非空想家,他一方面亲自撑耙酿酒,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关注这一事件,最后,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周清终于把“浙江 周清酒”成功送上了开往巴拿马的轮船,并最终荣膺金奖。这也是绍兴黄酒历史上的第一枚国际金奖。
品质立企
据周清孙子周我云介绍,云集酒获奖后,有一个日本商人,十分好奇地买了几坛云集酒带回日本,喝了以后感觉非常好,于是大批前来采购,同时借机刺探技术情报。日本人仿制啤酒曾获得成功。当时法国盛产啤酒,但日本人很快就掌握了酿造啤酒的技术,还生产出了太阳牌啤酒,使法国人很感惊奇。现在,日本人看到绍兴酒这么好,当然不想错过机会,就决心仿制。他们派了一人接近云集酒坊,想方设法获取酿酒技术。但不久便遇到了困难。因为,酿制绍兴酒全靠开耙师傅的经验和灵感,而一般的酿酒师十分保守,技术丝毫不肯外传,即使自家也是每代只传一人。
正当日本人感到无计可施时,他们在杭州发现了周清撰写的《绍兴酒酿造法之研究》一书,购得后如获至宝,马上翻作日文,反复研读。回国后依样画葫芦,最终酒是酿出来了,且和绍兴酒颇有相似之处,以为大功告成。谁知储存不久,仿制的酒品质出现了问题,而正宗的绍兴酒却是越陈品质越好。周清听说这个事情后,一语道破天机,这是水质的原因。绍兴酒采用鉴湖水酿制,集会稽山三十六源神水灵气,里面含有很多种微量矿物元素,不是其它地方的水可以替代。日本人最终以失败告终。
关于周清,吴觉农的信中也有叙述:
“周老师是我甲种农校时的老师,毕业时他留我在原校任助教。并由浙江省教育厅选取赴日本的留学生三年。虽然自己努力,但没有周老师的指导帮助必不能成事实。周老师和余姚的陆水范老师同期毕业于北京师大学堂,陆学化学,周老师学农业。他和陆一起来农校。周老师的《蔬菜园艺学》既从日本书的有次序的教科书形式,又插入中国自己有关系的蔬菜资料。他和陆老师的深厚的旧学基础,所有讲义都为学生所欢迎,周老师人极忠厚。”
公产接收
1951年12月12日,云集酒坊由绍兴公股公产清理小组接收,更名为“绍兴县公营云集酒厂(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成为绍兴县第一家国营酒厂。1956年3月29日《地方国营绍兴县云集酒厂历史概况、生产情况简报及今后远景规划》(以下简称《远景规划》)记载:接收时,“仅有流动资金(新币)70000余元,固定资产2000余元及职工18人,年产黄酒亦只800余缸,自国家接收后,生产任务骤然扩大,至52年四月即达到年产6000缸,因此原东浦厂址感到不敷使用一,即於52年底租赁湖塘新厂,旧厂生产,后因湖塘地区偏僻,交通运输不便,又在53年底续租阮社东江及詹家湾三处民房为厂房,并择定东江为总厂,湖塘及詹家湾为二个分厂,同时进行生产,经过54年基本建设,买绝东江民房进行进行改建,自此初步奠定了工厂基础。”
中央仓库
1956年,国家决定发展绍兴酒。经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陈毅批准,《绍兴酒整理、总结与提高》项目列入国家12年科技发展规划,为绍兴酿酒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绍兴县志》记载,“1956年,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示拨款,于云集酒厂兴建绍酒陈贮中央仓库。” 现在,会稽山公司的档案室里,还保存着中央政府当年投资的进帐单。对此,《浙江省轻工业志》也有相关记载,“1956年,国营云集酒厂由国家投资70万元,新建厂房,增添设备,扩大生产,是年总产量达6682.3吨,占全省黄酒总产量的12%。”
曾任云集酒厂老领导的刘金柱告诉笔者,绍兴酒中央仓库在修建过程中还请了一位姓孟的工程师。仓库建好后,原苏联的一个女科学家来到酒厂参观,品尝绍兴酒后,赞扬这个酒好,说要在苏联的话,起码得有20个专家来研究。足见云集酒的品质不同凡响。
对此,1956年3月29日的《远景规划》也有专门记述:
“本厂所产黄酒,一直来为绍酒中最负盛誉之名牌货,除遍销国内各大城市外,更畅销香港、南洋群岛、日本等广大国外市场,总之‘云集’之酒自创设迄今百余年中,根据一贯之论,曾全盛不衰,此酒之所以较一般绍酒更为出名,是有以下特点:
1、厂址地处鉴湖,水源清澈且含矿物质,此水最宜酿造醇厚美酒。
2、选料讲究,必用精白无杂质之糯米,促成糖化发酵均匀完全。
3、技工技术高,操作方法独具心得,质量有保证,同时曾在每缸酒中放香雪15斤,故香味较其它酒独特。
4、产品规格多,如加饭酒即花雕,酒放酒的‘善酿’,烧酒放的‘香雪’,同时,色、香、味酒配制得法,迎合消费者口味。
5、不买当年新酒,最短销售三年陈,一般储五年,年代长的竟有十、二十年,本厂现有4年陈香雪、10年陈善酿、20年陈大花雕。所以销售之酒类均能达到‘酿得好’、‘储得陈’、所谓‘越陈越香’,‘越名贵’。”
1960年春天,毛主席主席视察绍兴东湖农场,绍兴县委专门叫刘金柱书记把绍兴酒中央仓库的12坛加饭酒送给毛主席及随行人员。
绍酒“泰斗”
1959年,为发展绍兴酿酒业,加强行业管理,绍兴县委将六家酒厂和一家坛厂,联合组建绍兴鉴湖长春酒厂,云集酒厂更名为“绍兴鉴湖长春酒厂二车间”。 1960年,酒厂更名为绍兴县鉴湖酿酒公司,车间撤消,仍恢复云集酒厂,实行经济独立核算。
1967年,云集酒厂更名为“绍兴东风酒厂”。
1979年,时任东风酒厂党支部书记、县委委员、市县人大常委、省政协委员王阿牛以高超的酿酒技艺和超常的品酒技巧,被轻工业部聘为第三、四届部级评酒委员。1983年,王阿牛又被国家经委聘为国家级评酒委员,被同行业誉为黄酒行业权威人士,并成为中国黄酒界首批“黄酒博士”和绍兴黄酒界公认的泰斗级人物。
如今,王阿牛已桃李遍绍兴各大黄酒企业,会稽山很多酿酒师当年都在王阿牛手下干过,并得到他的真传。王阿牛为会稽山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酿酒骨干队伍,确保的今天卓越的品质传承。
创牌之路
1987年,公司在国家商标局正式注册“会稽山”,创牌之路由此起动。
随后,会稽山秉承质量兴企战略,不断强化质量理念,实施规范化管理,对生产、质量、销售等环节制定严格规范的管理条例,为会稽山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品质基础。
到20世纪80年代末,“会稽山”在同行业中的品质地位得到全面确立。1987年,在“全省最佳冬令商品评选”中,会稽山黄酒被省消费者协会、省质量管理协会、省标准计量局、钱江晚报授予金奖杯;1988年,在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会稽山牌”(外销“塔牌”)花雕酒、加饭酒、元红酒又再度荣获金质奖;1989年,在全省大型民意调查“消费者评说产品优劣”活动中,会稽山又以同行业产品质量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被省消费者协会、省城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中国质协用户委员会杭州质量跟踪站授予“很满意产品”,成为绍兴全市同行业中唯一实行“产品质量保险”的单位。“买酒要买东风酒”、“喝酒就喝会稽山”,成为当时省内外消费者的一句口头禅。
1989年8月,国家中标项目—绍兴东风酒厂扩建年产万吨机械化黄酒车间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该扩建项目总投资2160万元,建筑面积28911平方米,成为当时黄酒业的样板工程,也为会稽山的快速发展再添动力。
中外合资
1993年,会稽山投资1998万美元合资组建“东风绍兴酒有限公司”,中方控股51%,建立“中国绍兴酒城”,成为中国黄酒业中首家中外合资的企业,也为以后会稽山实现跨越式发展积累了一笔巨大财富。一年后,东风酒厂以突出的经营业绩进入全省“最大经营规模”、“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评价序列。
就在这一时期,会稽山的产品大量出口到日本等东南亚及欧美市场。瓶酒车间内装组以“4073万瓶优质酒”的优异成绩,在90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杯”,成为全国黄酒业第一家和绍兴市、县唯一获奖的先进班组。1997年,公司又在全国黄酒同行业中首家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中国黄酒第一证”。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生前非常喜爱绍兴酒,他不但自己爱喝,而且还用来款待客人、馈赠友人。一九八五年九月,邓小平在接待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请他品尝了绍兴酒,尼克松赞不绝口。
一九九二年,会稽山专门派一位副总将20多坛陈酿了10多年的陈年绍兴加饭酒通过铁路送往北京,当时告知该批酒为中央首长专用。
一九九三年,小平同志的女儿邓榕在香港参加《我的父亲邓小平》首发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邓榕说,邓小平已在他85岁那年遵医嘱戒了烟,现在每天喝一杯绍兴酒健身。此言一出,迅速在香港掀起了一股“绍兴黄酒热”,同时拉动了绍兴酒在香港的市场销售。
一九九五年十月十一日,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专门来函,信中说:“东风绍兴酒有限公司 贵公司酿制的‘东风加饭酒’负责同志用后反映较好,今后是否请按我们的需要(数量很少,每年20箱左右)给予保证为荷。(注:每年的具体数量电话联系)。”
东风扬帆
1998年10月10日,“东风酒厂”与“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行强强联合,东风酒厂国有资产全额置换给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轻纺城成为“东风绍兴酒有限公司”控股股东。
1998年以来,会稽山在严抓产品质量的同时,开始致力文化营销,提升品牌价值。公司投资200多万元打造浓缩会稽山百年历史精华的“会稽山黄酒博物馆”,每年吸引上万人前来博物馆参观旅游,宣传绍兴酒文化和会稽山品牌历史渊源。此外,邀请国内黄酒界专家学者组织召开了首届会稽山酒文化学术研讨会、会稽山黄酒营养保健研讨会、会稽山营销战略研讨会,创新营销模式,在绍兴酒同行中首家推出会稽山酒文化珍藏卡,组织召开首届组织召开会稽山“共和国同龄酒”产品拍卖会,开绍兴黄酒拍卖先河,全面系统地阐释会稽山品牌文化内涵。
1999年,“会稽山”商标被认定为“国家首批重点保护商标”。2000年,公司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企业,瓶酒生产部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2001年,公司被授予全国食品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同时,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批准,会稽山绍兴酒成为绍兴黄酒中第一只绿色食品。
“精功”入驻
2002年9月,“中国精功集团”入驻轻纺城,成为轻纺城最大股东,会稽山随之加入“精功”集团旗下。
随后,会稽山积极实施人本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核心竞争力。2005年11月18日,会稽山以每股3.13元,总价8920.50万元竞得浙江嘉善黄酒2850万股国有股权。同一天,会稽山又以7000万高价中标央视黄金广告标段。一天投入1.6亿元,巨大的天价投资引起了业界震撼,业内同行、各级媒体同时聚焦会稽山。一时间,黄酒之源会稽山成为中国酒界的焦点。
布局全国
2005年12月,为配合会稽山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全面宣传会稽山品牌,进军全国市场,企业将延续了30多年的东风厂名更改为“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为会稽山启动全国营销战略吹响了号角。
2006年,会稽山再次以大形象现身全国春、秋糖酒会,联手央视、牵手凤凰、控股嘉善三记重拳更令行业内外人士瞩目。同时,公司重构企业文化框架,总结、归纳、提炼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继续挖掘会稽山百年历史文化内涵,在致力网络营销建设的同时,组建黄酒业中首支铜管乐队---会稽山铜管乐队,创办“会稽山报”,致力于会稽山文化的弘扬和推广工作。
通过几年的精心运作,会稽山在品牌建设、质量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荣誉,公司先后取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华老字号”、“浙江省质量管理奖”、“绍兴市市长质量奖”、“国家农业龙头企业”等众多荣誉称号。与此同时,公司在确保ISO9001、ISO14001、QS、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上,企业技术中心成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会稽山“绍兴黄酒酿制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作为主要传承基地。
2007年9月29日,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再次更名为“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会稽山的股份制进程由此启动。
战略定位
2009年,“会稽山”再出重拳,联手国际策划公司,对品牌战略进行全新定位。并最终确定了“绍兴黄酒,闻名天下。在绍兴黄酒的故乡绍兴,人们更爱喝会稽山。会稽山,始于一七四三年,绍兴人爱喝的绍兴黄酒。”这一战略定位。
与此同时,会稽山品牌战略聚焦工程全面启动。基于战略配衬的“纯正”系列产品全线上市。新产品融威士忌酒瓶的雄浑壮实和啤酒瓶的激情圆润于一体,棕色的玻璃瓶身,大红商标上“会稽山”三个隶书大字鲜艳夺目,饰有时尚中国花纹的黑色瓶盖庄重典雅,产品一上市,立即受到绍兴当地及周边地市的大力追捧。现在,“纯正”系列已成为绍兴、杭州等区域消费者的首选品牌。一场源于“纯正”旋风席卷大江南北。
“中国黄酒哪里最好?当然是绍兴。在绍兴,‘会稽山’的市场占有率非常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只是把这个真实的故事告诉大家,把‘会稽山’的故事告诉广大消费者”。会稽山总经理傅祖康如是言。
黄酒中的“拉斐”
2009年11月9日,一个由美国、意大利、法国、新加坡、智利等多位国际顶级红酒品酒大师组成的国际品酒团,专程来到会稽山公司,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品鉴和领略真正的绍兴酒。
在会稽山公司,评酒大师们细心品鉴了每一款“纯正”产品,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纯正”产品的品质完全可以和世界顶级的葡萄酒相媲美,有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诱人的琥珀色,浓而优雅的香气,淡淡的麦曲香,舒服优雅,浓厚圆润,丰满轻盈,结构平衡,感觉清爽。”大师们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应该讲,绍兴人喜欢喝会稽山并不奇怪,因为会稽山的历史、品质、文化、管理都是一流的,但面对这些来自国际上味觉特别灵敏,鉴赏水平超一流的评酒大师们,任何一个细小的缺陷都休想能蒙混过关,但会稽山通过了检验,赢得了赞誉。
“红酒是法国的好,黄酒是绍兴的好。如果说,绍兴就是法国的‘波尔多’,那么,‘会稽山’就是红酒中的‘拉菲’”。傅祖康说。
品质是品牌的基础。好酒固然是成功的基础,但好酒更需勤吆喝。
近年来,“会稽山”不但成为“四大天王”之一郭富城杭州演唱会的唯一指定用酒,投资拍摄了国内第一部高清纪录电影《水客》,参拍央视《人物》,与旅游卫视合拍《会稽山下的黄酒传奇》等专题片,还联手央视拍摄了《冬酿春榨》品牌宣传片,将会稽山260多年的历史定格在光阴之间。公司通过举办“会稽山与绍兴酒”研讨会,出版《黄酒生产200问》、《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绍兴酒鉴赏》、《黄酒之源会稽山》、《养身酒方》等多部酒文化学术专著,丰富提升“会稽山”品牌价值,解读绍兴黄酒独特品牌基因,让更多的人认识黄酒,认识绍兴,认识“会稽山”。
以酒为媒,以文化为载体,全面提升品牌价值。公司通过书画艺术创作、黄酒博物馆、酒文化贮酒卡、会稽山酒庄、会稽山酒卡等多种营销手段,创新营销模式,演绎绍兴黄酒千年历史和百年辉煌的传奇故事。
与此同时,会稽山还积极涉足体育赛事,通过体育营销,将黄酒的养生与健康融为一体,弘扬体育精神和黄酒文化。公司相继赞助世界女篮FIBA联赛、华人篮球联赛、全国男排绍兴赛区比赛、全国游泳锦标赛等多项重大赛事,借助电视、电台、报纸、网络、杂志等多渠道,全方位推介会稽山品牌价值,传播绿色健康的形象。
建立在坚实的品质大厦基础之上的品牌营销,已成为“会稽山”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助力器。
目前,会稽山黄酒产业基地年产20万吨一期年产4万吨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预计年内竣工投产;二期年产6万吨优质绍兴黄酒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规划之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会稽山正以十二万分的用心在经营着中国黄酒的伟大事业。正如董事长金建顺所言,“用心做事”是一种态度,会稽山能够260多年持续经营,靠的是每一代会稽山人用心做事,专注酿好“一缸酒”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真正把态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细化出来的就是“用心做事”。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一件事,酿好每一缸酒,注重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细节不仅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水准,也代表企业的综合形象。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连小事都做不了的人,肯定不是一名合格的员工;一个能把细节做到精致的企业,必定是一个杰出的企业。
现在,会稽山正以“打造黄酒世界名牌”为愿景,不断发扬“诚实做人,用心酿酒,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恪守“诚信、敬业、合作、创新”的企业价值观,遵循“诚待客户,创造价值;德报社会,创造财富;恩泽员工,成就自我”这一经营理念,为客户、为社会、为企业不断创造新的价值。
附:
“会稽山”品牌的历史渊源
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会稽山与我国古代开国圣君、治水英雄大禹有着很深的渊源。它是大禹娶妻、封禅的地方,同时也是大禹的陵寝所在地。
早在隋代,会稽山就被列入我国的“四镇”之一。会稽山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这里文化积淀深厚。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一生行迹中的四件大事: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发生在会稽山,并留下了世代祭禹的圣地——大禹陵。
春秋战国时期,会稽山一直是越国军事上的腹地堡垒。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就“上会稽,祭大禹”,对这座出一帝一霸从而兼有‘天子之气’和‘王霸之气’的会稽山表示敬意。
汉以后,会稽山成为佛教和道教胜地,山中的阳明洞天为道家第十一洞天,香炉峰为佛教胜地,至今香火旺盛。唐时,会稽山则成为浙东唐诗之路的门户。明时,王阳明在这里筑室隐居,研修心学,创立了“阳明学派”。
据传,会稽山还和我们今天的财务审计工作有关。
公元前2023年,大禹建立了夏王朝,之后,便启动了对财政收入的审计工作,并亲自担任审计长。方案决定以后,大禹以“禹会诸侯”的形式在今天浙江省绍兴县柯桥(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地)附近的茅山山麓召开审计大会,对全国性的贡赋(即税收)进行审计。
会上,大禹重点审计了全国各个部落上缴中央的“贡赋”情况,审计结果显示,上缴“贡赋”最差的是位于今浙江德清一带的防风氏部落。作为部落酋长的防风氏自恃雄厚的实力和超人的胆识,素来不把大禹放在眼里,他不但谎称当地受灾严重,无力向中央政府缴纳足额贡赋,而且连会议都没来参加。大禹见防风氏不来参会,十分恼火。于是数次派人催促防风氏到茅山开会。刚开始,防风氏并不当一回事,后来看大禹越催越紧,来人越来越多,迫于强大的压力,只好乖乖地和召集开会的人一起到茅山开会。
见到大禹时,防风氏不但无丝毫渐愧之色,而且连一句道歉的话也不肯说,对贡赋缺口更是死不认账,最后,甚至傲慢的告诉大禹,绝对不会补缴贡赋。其他酋长见防风氏气焰如此嚣张,也蠢蠢欲动。为捍卫国家和个人权威,避免中央财政被地方部落侵吞,大禹忍无可忍,痛下杀手,以破坏贡赋制度罪判处防风氏死刑。号令一出,大禹的随众随即蜂拥而上,将防风氏绑赴刑场,由脍子手用石刀斩杀。为惩前毖后,禁示后人,大禹下令将茅山改名为“会稽山”,让人们永远记住以“会稽”(与今“会计”同义)为基础的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会稽山”之名便由此而来。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大禹即是会计的祖师爷。
由于大禹在会稽山封禅、计功,加上秦始皇亲自登山祭拜,从而使会稽山成为我国古代“天下第一名山”。《周礼·夏宫·职方》载:“扬州之镇山曰会稽”,并这样排列九山:会稽山、衡山、华山、岱山、岳山、医巫闾山、霍山、恒山。《书·禹贡》曰:“九山刊旅”。九山指九州的名山,九州即天下。《吕氏春秋·有始览》和《淮南子·地形训》在九山排列上与《周礼》有所不同,但会稽山依然排在首位。
会稽山还是我国五大镇山之一,被称为“南镇”。中国五大镇山是指东镇沂山(位于山东省临朐县)、西镇吴山(位于陕西省宝鸡县)、中镇霍山(位于山西省霍州市)、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位于辽宁省北宁市)。会稽山位列“五镇”之说,据《史记》记载为黄帝首次加封。数千年来,历朝统治者为确保政治社会稳定,纷纷在五镇立祠建庙,封禅祭祀。加上“五镇”自然风光迷人,无数文人雅士,隐逸高人在此驻足流连,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会稽山“天下第一山”的名头也越叫越响。
会稽山品牌释义
会稽山品牌注册于1983年,以我国古代“九大名山”会稽山为原型,截去其中一部份,经创意设计,形成一个洗练的印章式标志。直观表现出会稽山黄酒的深厚根系和源头脉络,人文风范韵味十足。历史底蕴与现代文明,在此交融并合。
2000年6月,会稽山导入VIS视觉识别系统,对原会稽山商标进行了简化。
图形:新商标为椭圆形,椭圆内为一幅截取的写实风景画,外加“会稽山”三个黑色隶书字,视觉冲击力、观赏性强。突出品牌个性和文化内涵,同时展现出企业得天独厚的原生态酿酒环境和独占鳌头的雄厚实力,凌空的二只大雁比喻会稽山这只中国黄酒的领头雁必将展翅高翔。使人在畅饮会稽山黄酒之时产生一种无限的遐想。
色彩:新商标采用绿色和黑色二套色,绿色体现会稽山崇尚自然、倡导绿色的经营理念,黑色代表了稳重、永久,白色象征光明、健康和高尚,体现企业不断发展及稳健的实力。
观赏此图,使人产生“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镜湖澄澈,清流泻注,山川之美”的丰富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