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不值钱了。随着新闻集团、维亚康母、纽约时报企业以及哥伦比亚电视广播等传统内容供应商的股价一落千丈,华尔街发出如是感叹。而大洋彼端的欧洲传媒业巨头贝塔斯曼,在去年因战略重组而出现大规模的传媒业务收缩,恐怕对这一感慨更有体会——2月底,贝塔斯曼盘点在华业务的新布局,其中国公关总监崔娟证实,贝塔斯曼直接集团旗下的书友会在华业务,已经彻底解散。
但贝塔斯曼寻找在华新增长点的脚步并没有停滞。同样在2月下旬,贝塔斯曼证实,旗下欧唯特服务公司与两家国内手机经销商合资,成立深圳欧唯特物流服务有限公司,为两家公司承担全程物流服务。 3月4日,欧唯特服务中国区CEO徐凯波接受本报专访时承认,贝塔斯曼看到了中国供应链服务业将要转变的方向,而欧唯特将在其中寻找自身要扮演的角色。 这与其他传媒公司纷纷降低自身在长期处于衰退境地的传媒业风险敞口,谋求多元化安全边际的尝试异曲同工。此前,华盛顿邮报企业通过旗下的教育分支Kaplan,进一步渗透中国的教育市场;贝塔斯曼也对中国的教育业务进行了直接投资,而现在供应链服务集团欧唯特亦加快了在华布局。 “事实上欧唯特服务是在2002年底进入中国市场的,”徐凯波说,“我们在中国管理着超过8000万的顾客数据库,每年组织实施超过两千次的营销活动,管理着超过六亿元的财务交易,拥有上千座席的呼叫中心,以及遍及全国的B2C和B2B的物流网络与强大的数据中心。” 直接业务在华败退的贝塔斯曼,对欧唯特的发展寄予希望。贝塔斯曼2008年中报显示,以运营收入计,欧唯特是旗下五大业务集团中唯一录得按年增长的业务,从2007年上半年的22.43亿欧元增长至22.7亿欧元。而从绝对值看,欧唯特的营收已仅次于贝塔斯曼旗下的最大业务实体RTL集团(经营媒体内容制造、销售等业务)。 徐凯波表示,公司近年的发展完成了欧唯特在欧洲服务链上的各个环节,而成立物流公司,介入电信服务业服务,也是移植了欧洲的成功经验。“手机物流是欧唯特服务在欧洲的传统强项,我们无论是在售前物流还是逆向物流与维修方面都是市场无可争议的领导者。” 不过欧洲模式的供应链管理,在中国或许面临水土不服的挑战。徐凯波承认:“与中国差不多大的经济体拥有比中国成熟得多的社会物流体系——在德国,一个企业有两到三个物流供应商足够覆盖德国甚至是欧洲市场。在中国,这个数字是需要几十个甚至近百个!这并不是说我们管理的能力强,相反是我们的物流市场不够健全才要企业去管这么多大大小小的供应商。” 这是所有外资供应链、物流服务商均必须解答的本土化难题,而且物流业在经济衰退下的不稳定前景也成为额外的疑问。然而欧唯特对此表示乐观。徐凯波认为,两类客户将会在以后成为欧唯特的目标客户,其一,是物流成本占其很大开支,而寻求成本节省的企业;其二,是物流成本占其很小开支,但需要大幅提高质量水平,而使其库存降低与响应速度加快的企业。(作者:覃羿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