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 美金融危机给中国改革提出五大思考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土地流转实际上几年前就被政策允许了,但由于流转的仅是有期限限制的承包权,加之这几年里农产品价格一直被有意压低,种田根本没什么收益,所以真正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没法流转起来。

    这次中央为推动土地流转,将承包制改为永包,换言之也就是变相的私有了,土地私有为土地流转铺开了道路,不过,仅做到这一步还不够,要想让土地流转启动并活跃起来,还需要为之创造几个条件。

    其一,必须让土地收益提高,田地收益得到提高,人们对田地的兴趣才会提起来,才会勇于投资经营开发。在当前情形下,这个很好办,放开物价,让国内农产品价格去跟国际接轨就行了。国际市场上大米多少钱一斤,小麦多少钱一斤,水果蔬菜多少钱一斤,再看看国内的行市,就不难知道,一旦放开物价控制,国内农产品价格必然大幅上升,田地的收益就会得到大幅提高。现在大米在产地一斤还不到1.4元,农民在各项开支大举增加的情形下,感觉种田没意思,青年壮力纷纷出外打工去了,但是,如果涨到四元一斤,再看看农民种田是什么劲头?一旦田地收益明显提高,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各界对田地的兴趣就高涨起来了。如果田地没有企码的回报,人们花巨资买它干什么?

    其二,要为农民提供融资。仅仅允许土地房产可以抵押贷款还是不够的,除了城市郊区之外,纯农家田地又能值多少钱,得到多少抵押?凭这些钱想扩大田地规模,顶多扩大一倍,因此无法做到真正扩大规模的,只能眼看着城市里来的有钱人将田地收走了,这对农民而言不公平,也很容易引发资本圈地,触及那些对资本主义深恶痛绝的人们的痛处。如何让农民们得到足够的资金来适当的扩大他们的生产规模是改革的推行者无法回避的问题。

    这个其实也好办。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 美金融危机给中国改革提出五大思考
    仿效按揭购房即可以了。比如某农民有十亩田地,每亩市价为六万,如果它想扩大生产规模,可以抵抵押的情形下,全部抵押出去,可得六十万元,用这些钱去买地,买相同的田地顶多十亩,如果搞按揭,以这六十万为本,去买地可就买得多的多了。如果首付为10%,则该农民可以新购进田地一百亩,如果首付为5%,则可购进田地二百亩。如果政府不有意的压抵农产品的价格,现在一亩地收入可倍增,南方水田一亩毛收入四千元,北方旱地也可达二千五百元以上,这仅是就普通农作物而言,不说经济作物。我们按地的算,一亩地一年毛收入二千五,一百亩就是二十五万,二百亩就是五十万,厉害不厉害?按揭一开,种地的农民就摇身变成地主,一大批富裕阶层又要崛起了,农业现代化弹指之间就可实现。

    按揭会使土地流动加速,其意义对于经济本身而言,可起到资源优化组合的作用,利于提升经济效率,明显增加农民的收入,而农民每家都有几亩地,如果愿意的话,就可以通过按揭之路不断的扩大田地的面积,而不必非要走公司+农民入股的模式,这显然比之前者是更好的选择,因此农民会欢迎:也相应的使政府收到的流转税增加,弥补了靠征用土地被堵后发生的财政损失,土地流转的越快,政府得税越多,所以政府应该赞成,对政府而言,一块土地一年易手一百次才好呢;对于银行,因为中国的土地丰富,与房产的稀缺不同,想炒价位也炒不到那儿去,因此风险远小于房产,由于中国土地规模极其宠大,所以按揭将会使银行业务倍增,利润也是丰厚的。

      

    按揭可使土地真正流动起来,使土地新政所想要的目的得到真正的实现。不过,土地改革和其它改革一样,有其利,必有其弊,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其副作用,相应的化解方案必须同时出台。否则新的土地改革就很有可能会人为的引发一场人道的大灾难。

    1 土地要真正的流转起来,就必须使其有所收益,这就意味着要放开物价,也就是说直接相关人们生活的消费品有大规模上涨的可能,为此,福利民生就要补上来,国家财政要出手,防止因消费品涨价过渡使低收入者的生活陷入困境。在这一点上,可以向美国学习。美国政府向低收入者定期发放一定数额的食品券,就解决了穷人吃不饱饭的问题。

    人为的压制农产品价格,实际上还是沿续以农补工的那一套,把农业当作了城市人的福利事业来对待,这样的国策一日不改,农民就一日难以翻身,农民也就不愿再当农民。做为政府,实际上应该反过来做,支持农产品的价格,要让它比国际市场上高一些,对于一些由于丰产而导致价格滑落的农产品,政府还要设法救市,以维持农民的收入不致降低。现在,实事求是的说,政府的很多做法都是做反了,这要是放在民主国家里,这样干,执政团队早被轰下台了,连权力的边都沾不上的。

    当然,仅仅为低收入者提供食品券还不足以让人们抵挡物价的上涨,为对付物价通胀,政府应该在放开物价管制的同时,把本来属于公益事业范围之内,由财政承担的那些项目,比如医疗教育等重新归于财政支出的范围内,教育基本免费(从幼儿园到大学),医疗不仅是扩大医保面和降低医疗费用的问题,还要让医院为低收入者敞开大门,大病中病费用完全免除。如果卸下了这两个主要负担,再加上政府予以低收入者适当的生活补贴,就是物价涨一些,社会也能承受,人们也不会报怨的那么厉害了。

   2 土地大规模的流转,即意味着农民进城不再是一时之计,而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农民如何真正溶入到城市?要解决这一点,光户籍改革及国民待遇同等化还不够,还必须提升这些人的经济能力,有钱才有地位吗。就群体而言,最主要的是立即展开大规模的就业培训,也就是对成人进行免费的技能大培训。很多农民素质之所以差,除了建筑工地之外找不到工作,实际上是教育没有到位的缘故。高考时,一些农村要比城市的录取分数线高一百多分呢,可想而知,有多少农村青年实际上要比那些同龄的城市大学生聪明的多,文化基础好的多,只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才使他们成为盲流中的一员。如果政府愿意花钱对他们进行免费的培训,中国技师级的人就会以千万级的速度递增,这对提高民工收入,提升产业水平都大有好处,可惜,政府总担心在这些人身上花钱会导致流动性过剩,引来物价通胀(考虑到素质一提高,收入就跟着增加,届时就会引发物价相应幅度的上涨),所以从大局出发,宁愿把钱拿到国外去炒股票、买债券,让别国发生流动性过剩,也不愿让本国的这些民工沾到政府的便宜的。

    3 土地兼并的过程一旦开始,一部分人迅速崛起的同时,就无法避免出现一大批彻底的穷光蛋。以前当然也穷,但不管怎么说还有几亩薄地,就是在抛荒,它也能使人有个后路可退,而土地一旦失却之后,那是再无后路可退喽,这些人怎么办?

    政府只要有足够的善心,给这些人找出路也不难。

    从农业这一块上讲,对予那些有劳动能力,愿意耕种田地的,政府可给予机会。为此,政府应该保留下部分公地,或者出资购买,以及将那些被银行拍卖的田地盘下部分来,出租或承包给这些贫民耕种经营,每个劳动力给个十亩二十亩不等,菜地二三亩就足够了,等到这些人有所积累后,也可用按揭的方式将这些地买下来,或者买别的地方的地块。

    农业与别的产业不同的是,只需要很少的资金投入就可启动起来,因为社会上已有到位的农业服务公司,从耕种到收获,都有专业人员和现代化的机械来料理,资金不足的农民不买机械设备,不对生产构成影响。所以穷人只要有田地就能得到收获,政府给这些人田地种,就能解决其生计问题。

    对于那些已经失却了劳动能力的人呢?

    对低收入农家的65岁以上的老人放发退休金,以保障生活。为什么要对他们发放退休金呢?主要是因为在过去这些人的劳动成果实际上被错估了价,很大程度上被当作福利送给城市人消费了,所以干到老,也没什么积累。等到干不动的时候了,因为没积累,生活来源也就没了。在这个时候,政府向他们发放退休金,予以补偿,这才叫公正呢。

    对于那些非正常失去劳动能力的,比如由于疾病公伤等原因失却劳动能力的,国家福利就派上用场了。现在问题不是政府不救济,而是救济金太少,很多地区一个月仅50元,一个月50元钱能够维持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水平呢?一个月就50元钱又能拉动起多大的消费呢?一个大活人一年的生活费用竟然还不够官员们的一瓶酒钱,这就是有特色的社会主义?这要是说到国外,怕是没人相信,世界最撑钱的国家给民众的福利是如此之低!政府对困难人群的福利帮助应该提一提了,依现在的物价,每月不应该低于400元,以后物价上涨,救济金还要增加。

    除了上述情形之外,还不能不提的是如何保障维护农民权益。这个问题其实也是老生常谈,  多少人谈了多少次,却还是“历久不衰”。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农民正当权益被侵害的状况非但没有得到有效的遏止,反而有进一步恶化之势,现在每年因此而引起的群起抗争事件都是成千上万。在农民的权益无法得以维持的情形下来搞改革,改革的果实最终由谁来摘取,改革对农民是福是祸可想而知。

    土改不能回避农民权益的保护。

    如何维护?

    我看靠上访是无法维护农民权益了,多少人走这条路最终得到的是更大的屈辱,说明靠争取首长的同情是拿不回公平与正义的。那么通过司法部门来维持?如果中国的司法系统真能有效的维持社会公正,捍卫基本人权的话,就不会出现民众上访了。

    中国要想维护民众的基本权益,还是老老实实的进行政治改革吧。只有民权得到兑现,公共权力才能将人民的利益摆到中心位置上来,国家机器才会围绕着为人民谋利除害来转,农民在全国人口中占了绝大多数,凭着数量的优势,政府也得将农民利益摆上大头来看,哪级政府还敢坐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呢?哪位领袖还敢颁布有意歧视农民的国策呢?

    农民要想不被欺压、愚弄,要想在改革中得到公正对待,必须有充分的政治权力,才能在改革得到话语权,才能在实际操作中最大程度上保护自己的权益,这才是最关键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6030.html

更多阅读

刘田:金融危机给经纪行业带来了对未来的启示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2008年12月11日,2008中国房地产&家居产业金融国际对话北京会议在国际饭店盛大举办,席间高朋满座,大腕云集,对中国房地产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这是一场在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召开的

积极应对营改增 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商的影响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尽管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8500亿美元的市场救助法案,但市场并不买账,股指继续下跌,金融危机并未就此消除,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至于这场由美国次贷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到底有多大,现在还无法具体估计

苏州制造业危机 金达仁解答 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记者:金融危机越来越深的影响到实体经济,中国制造业也不例外,您如何看待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中国制造业应如何突围 ?  金达仁:原本受研发能力弱、管理粗放、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

中国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去年今日,华尔街大型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以此为标志,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有赖于各国政府及时携手推出了一系列救市计划,一年后的今天,全球经济渐露复苏迹象。  无

声明:《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 美金融危机给中国改革提出五大思考》为网友冬致夏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