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三中全会认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10月12日新华网)。
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从30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都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30年前,中国的改革是以十一届三中为标志,从农村拉开帷幕的;30年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推动农村改革在高层次、新起点上再次启航。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中央连续多年多个一号文件,彰显对“三农”工作的无比重视。而每次农村改革和“三农”工作的重大措施出台并能够取得预期效果,都得益于中央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准确把握。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三个仍然”和“三最”,切中了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把握住了农村改革的着力点,道出了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农业基础仍然薄弱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仍然不够,还没有彻底、全面改变靠天吃饭的状况。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是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与城市在收入差距上巨大,农村经济发展相当落后,公共事业发展缓慢,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资源和服务缺乏,农村养老、看病等社会保障事业上严重滞后于城市。农民增收仍然困难集中体现在,广大农民稳定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始终没有很好找到。农民种粮效益低下,有些甚至赔本;农村经济作物受土地等限制潜力不大;农村工业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当前,农民除了外出打工,其他收入门路基本没有。这也导致了我国农民与城镇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7年农民纯收入仅为4140元,而城市居民为13000多元,农民收入只是城市居民的31%。农业基础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最需要加快,抓住了“三农”工作的核心和着力点。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坚决贯彻和遵循“五个必须”重大原则,即: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通过财政投入、金融支持,切实夯实农业基础,大力加快农村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实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宏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