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矛盾是社会性的也是经济方面的,以致我们有社会矛盾与经济问题之说。社会是由矛盾载体即物质构成的,故其本性是自然的,从而社会矛盾可称之为世界总矛盾。总矛盾是高级载体的也是低级载体的,反映在保证高级载体安全生存条件下的个体齐出力。总矛盾首先是经济问题,然后从经济扩展到社会矛盾。根据虚物质论,总矛盾源于物体存在法则,同选择实现消费体系的途径直接相关。总矛盾也与资源合理配置、劳动成果合理分配相关,因为资源配置不合理、劳动成果分配不公平,则无论是因为技术处理不到位还是因为不劳而获的私欲所致,都必然危及到共生存并扭曲齐出力的方向。
经济总矛盾是个体要消费要享乐不要辛苦劳动,而集体为了生存发展要求所有个体朝同一方向齐出力的矛盾。这个问题的处理解决就是“共生存”与“齐出力”同时存在,互为对立统一。说穿了,这是个高、低级载体生存与发展能否同时实现的问题。
一、共生存与齐出力相互抑制是总矛盾
(一)共生存与齐出力间矛盾本质是高低级载体间的生发公私矛盾
通俗点说,经济总矛盾来源于高级载体与低级载体间生存发展的矛盾性。公、私体或载体的高、低级是相对的,高级载体相对于组成其的低级载体就是公体,而公体中的成员就是私体。私体能力比公体小,需要借助公体谋取其生存;当私体从生存过渡到发展阶段时,就会要求摆脱公体的约束、淡化集体观念、谋求自身发展,有机会或走上不劳而获寄生于公体的道路。这种高低级载体间生发矛盾自然运行的结果是:生存公有发挥作用时齐出力效用就会下降,发展私有发挥作用时共生存要求就无法保障。此外,社会分工、用人不合理、分配不公等导致既不能共生存也无法齐出力;或不能完全保证共生存,形成劳者穷而逸者富之贫富悬殊的社会。
(二)共生存齐出力概念
根据虚、实物质对称关系,虚物质决定载体欲望无穷,实物质按层次结构布局由能量铆接所集成载体的能力有限。这种能力有限制约着欲望的满足,反过来欲望满足的希望或预期激发能量释放之关系正是经济总矛盾的根源。
共生存齐出力是指某一时空体内,全体成员在共同安全生存前提下,方向一致地发力实现整体及其成员的消费体系。共生存以目标一致地齐出力创造物质财富为基础,如果整体中成员不一齐出力或一齐出力但发力方向不一致,则有的人发力劳动,有的人发力盗骗、剥削而不遵守按生产要素取酬的规则,则总体贫困与贫富差异同在,从而共生存难以保证。齐出力以共生存为前提,没有共生存则没有各种特长人才的分工合作;也就没有人人出力的机会;共生存建立在齐出力的基础上,没有齐出力,物质供应就会紧张;齐出力而方向不一致就意味着武力剥削权力剥削和财力剥削均存在,共生存就越加没有保障。
共生存首先是个机制问题,因为某一物种能够生存就意味着该物种总体能力足以保证种族的繁衍生息,即生命力值Lf≥生发分界值Lc(见本丛书第一部第十六章空间及生发律)。由于个体能力大小不足以应付各种天灾人祸,以致绝大多数个体要求协作以谋求共生存,从而这个种族自然会建立保障共生存的机制。齐出力首先是个意愿问题,因为受能力所限和不劳而获意向支配,齐出力是难以做到的,将齐出力意向变成现实就要靠按劳分配的市场竞争激励。
(三)共生存齐出力不能共存是总矛盾
总矛盾是指二个层面人权物权对立而不能同时出现的问题,彼此不能共存问题:第一是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存消费权,即基本人权/物权T16;第二是鼓励每个社会成员为追求发展自由上的差异而奋力竞争、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即高等人权/物权。基本的与高等的人权/物权不能同时出现或共存就是总矛盾。总矛盾的存在与效应必将诱发全社会/全时空不平衡不稳定,而面临着动荡的发生,以及社会“O”态打破的来临——十分危险!
企图不劳而获地实现消费体系既是理想而本质上又是空想。说空想是指在人不能剥削人(广义上讲,同时代生命群体的同类内部不允许有剥削关系)的条件下,理想不能完全脱离“齐出力”而现实化,也就是说,在人类内部如果人不剥削人,则不劳而获只能是空想。理想的不劳而获是就个体或整体的封闭体系对自然或外界而言的,存在于最大的公体之中而寄生于广袤的时空环境上;存在于完整的封闭个体对外部而言。如人类追求科技生产力发展以放大做功能力,用机器来实现不劳而获显然是“前人栽树后人乘晾”时间式理想;又如,你的发现发明成果可以他用、东西方文明可以相互引进借用等是空间式理想。但目前人类科技经济是全球性的,这种不劳而获只能是限于全球,且全球化目前仍为人类最大公有。然何时才有最大的公有呢?显然是未来的事,是在全球化后再走向TMS太空网系星际的事。在人类社会,为避开经济危机而建立起来的“共生存”公有制,则必然滑向全体不劳而获,历史证明这种公制下的“齐出力”又是空想,如人人都不择手段地通过盗骗剥削,用转移、损害公体或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来实现不劳而获,使受害者落入劳而不获的弱势群体中,则是虚物质的“恶”性表现。由此可见,既要共生存又要齐出力是经济总矛盾。
共生存除了保障个人的安全生存外,事业风险创新也要有社会风险补贴和投资保险等。共生存仅限于可勉强生存的标准上,不可建立在削弱资本家投资而将投资的钱用于穷人的不劳而获上,即共生存除社会或政府保障外,还要充分依靠资本投资扩大就业来实现。
二、总矛盾与空想
根据高、低级载体的公私关系,民主、自由、享乐是个体的理想,而管理、约束、合作劳动是集体的要求。这种公私间对立关系导致总矛盾与空想存在。
(一)理想模式导致空想的出现
为生存挣扎为生活苦恼奔波的人们常常会浮现出这样一个想象:没有生存问题、充分发展、自由享乐、吃喝歌舞;从不为安全生存担忧、为发展自由操心、为人际关系苦恼;沉迷于无铜臭的世界、感觉不到吹捧拍马、世态炎凉的庸俗世界……。如此美好世界、人的欲望充分实现,真是太棒了!!但事物总是二面性的,因为当事物达到了生命顶峰时,接下来就是走下坡路了,即不等理想充分满足,负面作用就会发生,如果生活基本满足了,就没有上进要求、没有竞争压力……。所以古往今来,人们摆脱不了“生存与发展”的困挠,理想之后是空想。为实现理想克制空想,社会应运生出方圆、规则来约束个人的自由,从而导致了公私间对立矛盾,基本表现为:共生存与齐出力相互排斥,衣食住行基本满足,奋斗进取动力就大大减弱,以致空想在理想后面接踵而至,即理想的一部分转化为空想,理想与空想同在,纵使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也不能百分之百实现最佳目标,只能是趋近。对此,应运而生出社会经济管理,但历史证明人类至今未找到好的管理法。不过现在已现一线曙光,那就是虚物质管理法。
社会与经济总矛盾衍生出社会与经济的其它诸种矛盾,以往这些矛盾的发展处理过程为四个阶段:萧条、危机、改革或革命、复苏。为了更好地趋近物体的成熟期当量值(是指物体在中壮年的生命鼎盛期,组成其的五构素换算成能量的总数值最大),531系统理论是个匹配完整的矛盾对立统一平衡体系,只有以531系统理论去取代改革革命,才能消除错偏的改革避免革命战争避开大流血的手术。如“四点化体系T17”(见本丛书第二部第二十五章§01)就是处理总矛盾反映虚物质管理法的基本操作周期。
(二)理想与空想从对立到统一的法则
由于理想导致空想基本上可归结到总矛盾上,因而使理想与空想相统一的理论、方法就是消除社会的经济的总矛盾。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上,要把握好萧条、危机、改革或革命、复苏等四个阶段的特点;应用531理论处理这四个阶段,从而钳制着理想与空想间矛盾冲突在窄小范围内波动。
理想与空想从对立到统一的法则是应用531理论,具体可分解成如下:其一,实现理想与空想的统一目标是共生存与齐出力相统一;其二,应坚持的原则是任人唯才和按劳取酬,同时实行按劳按需分配相结合、财产所有权与使用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其三,消除社会与经济总矛盾的根本模式是计消市产,根本律是生发规律;其四,根据总矛盾发展过程的四个不同阶段相应实施不同手法,如应对我国当前(1997年前后)经济状况的根本经济措施是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所有权与使用权,修造、调整有关公平分配和启动消费的法规制度;根本经济手段是增发货币与调整物价、税收、国债,没收来历不明财产……;其五,从投资置业系数CIP=(0,4]入手调整宏观经济,使楼市股市总市值同GDP相适应。此外,最坏和不得已的办法才是通过起义革命来均分财富,而这是古今中外的主要历史,绝大多数帝王之家都是在这种矛盾的革命性处理运动中建立起来的。531理论不支持这种处理法,而且531理论一旦投入运行就会自动地按“四点化体系”调节社会经济问题,对冲突暴乱、流血革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三、按生发律运作消费体系正是处理总矛盾
消费体系内容为生存发展自由,是个EDF间发生分配配置矛盾的体系。“共生存齐出力”是社会的经济的总矛盾,它来自于这个消费体系的矛盾性及其实现途径的选择。共生存齐出力的同时实现就是要求消费体系之EDF合理配置、充分实现,因而是消费体系运作的目标法则。
这一运作法则所遵循的是生发规律,即只有按照生发规律运作消费体系才能实现最佳的运动轨迹。从消费体系内容和生发规律上可推导出经济总矛盾含有强烈的生存与发展二个因子。因生存发展具对立统一性,即既为一对难以处理的矛盾又是物体生命运动周期里二个重要阶段。这表现在公体与个体间“既要共生存求发展谋自由最佳,又要各尽所能实现自我价值最佳”。实现自我价值既能带来物质利益又可带来精神的满足,却是因劳苦而受压抑甚至忍受寂寞的事。由于生存为第一需要,则往往在获得生存的情况下,多数人不会去追求精神的东西,也就不可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价值。个体不实现自我价值,就不能保证社会全体成员(含劳动能力低下或丧失劳动能力者)面临不可予测的天灾人祸时却能确保着始终共生存。
解决“共生存齐出力”总矛盾,意味着精神物质欲望二者同时实现,人类生存发展自由全面解决。这种消费体系和生发规律决定的总矛盾,其核心仍是生存与发展的矛盾,只有由消费体系和生发规律包含和派生的计消市产模式才是可操作的最佳解决模式。
四、实现消费体系之途径与总矛盾的焦点
(一)实现消费体系的途径
实现消费体系途径基本上有三条,三条基本途径的不同组合及其比值配置的变化衍生出无穷条实现消费体系的途径。实现消费体系的三条基本途径实质是一个有机组合,这个组合有理想和空想的二面性。理想面是指以广义生产体系实现消费体系,用阴流子提高实现效率,最终达到所有生产力方向一致地服务消费,即以古为今用、人为我用、科技共享来放大全人类功力,使人们的辛苦劳作成为娱乐式劳动。岂不是全员不劳而获吗?空想面的概念则大得很,是指理想面以外的不包括剥削、盗骗在内的所有三条途径及其不同比值的组合结果。在此不作详解。
(二)不劳而获是总矛盾的焦点
不劳而获显然是不出力而有所收获,加上C值有限则必然同时出现劳而无获。如此谁都想逃避劳动,向不劳而获的岗位、途径迁移,也就无从谈论共生存。所以不劳而获是共生存齐出力总矛盾的焦点问题。
其实,真正的一点儿都不付出的收获是没有的,就算天上掉下馅饼也得捡起来呀。通常的不劳而获是指不从事物质生产,实现消费体系不完全遵守按劳分配原则,而是走它径,包括捷径。这条捷径在能力有限、资源有限条件下就是盗骗、剥削、寄生、机会,是在出力最少情况下谋求不正当的损害他人生存发展自由之生发自由。
人类(包括其它生命物体)的经济总矛盾决不是“大炮与黄油的矛盾”而是“共生存与齐出力相互抑制”的矛盾。因为实现消费体系有三条途径可供选择,就具体的生命体或生命集团来说,未必只有劳动生产才能创造出生存发展自由。事实上,艰苦的劳动不可能有自由,在责权利相离和偏离按劳分配价值取向等条件下,往往不是多劳多得,而是劳者贫贱不劳者暴富。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往往是主流,是古来就有之的普遍不公平现象。这通常是中外历史上改革革命或改朝换制的直接原因和动力所在。
(三)总矛盾在实现消费体系中的表现
简单地说,每个人或生命体的消费体系的最佳实现方式是“付出最少,获得最多”。这主要表现有:其一,在生产、阴流子方面,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充分应用科技手段和最恰当的管理法来实现最高的经济效用,此为正道之一。其二,在捷径上有不劳而获,其中坐收渔利是实现消费体系的最高境界,发展科技提高管理水平本身就是向最终少劳或不劳甚至娱乐化劳动实现消费体系的目标奋斗。此又分二路讲,由于生产力科技化即智慧取巧走捷径,往往一劳永逸,劳动者少劳现象是群众性的。如计算机取代珠算盘甚至普及到生产控制、管理自动化的神奇功效就是有力的实例。这是正道之二。在广义生产体系发展到全自动化以前,以往管理经验还未走上531系统理论的情况下,自古以来不劳而获主要演变成少数人好吃懒做或剥削盗骗以至作案犯罪。如消费体系中的生存得以实现后,一般人通常因自身生命不存在生存危机,只要能勉强生活就不愿参加生产劳动尤其是冒险。这就是说,参加劳动应为生活所迫或精神欲望的扩张,能够共生存的话,除极少数精神欲望扩张者,基本上不会有人或生命体想劳动愿出力,更谈不上冒险。
总之,由于不劳而获的存在,一方面共生存就难以齐出力,要想齐出力则通常以不保证生存来刺激发展因子;另一方面由于在极为有限的时空中,可供消费的资源极为有限,于是你强我弱、你死我活奋力竞争的市场局面就会出现,即混乱的齐出力必然否定共生存。
五、总矛盾等主要基础论点间的关系
(一)总矛盾与实现途径等
在总矛盾中,若“共生存”得以实现,则“齐出力”几乎不复存在。理论上是多数人没有劳作压力;现实表现为有条件者以不劳而获的途径实现消费体系,而多数人在社会制度的匡定下处于求生存的辛苦劳作中。如果“齐出力”实现了,但没有按才(能)分工T19不能按劳取酬,则发力方向不一致,“共生存”就不可能保证,表现为以生产体系、阴流子、不劳而获及其三者的交叉组合中某些方式来实现各自的消费体系。如此不择手段地实现消费体系必导致劳者穷不劳者富,而社会总体贫穷。
(二)总矛盾、经济基本问题和二个根本点等
总矛盾的核心显然是关于消费实现途径的问题。在实现途径中,根本的一条是以生产实现消费,再考虑到生产如何实现消费,这些正是经济基本问题的要点。所以经济基本问题的概念是关于以生产体系来实现消费体系的范畴,而能否保证充分使用科技劳动实现消费体系是解决经济总矛盾的目标所在。显然,通过生产体系的途径来实现消费体系也并非万事大吉。前面讲过,以生产体系实现消费体系存在二个经济根本点的疑难。一是宏观产-消通道受堵或干涸,社会公体缺乏社会性、计划性、协调性;二是微观责权利相离,经济个体违背虚物质规律而运作,缺乏竞争活性,不能肯定自我、没有个体性发展性竞争性。尤其在责权利相离的公体中,因滋养着不劳而获的个体,二个经济根本点不可能得到恰当处理,因而无法保证消费体系的正常实现。只有坚持任人唯才落实按劳取酬的原则,才有可能保证责权利统一,使个体自我意识增强,进而完全调动各个物体的积极竞争性,通过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性来达到齐出力的效果;也只有通过全社会的计划,坚持财产所有权与使用权适当分离,实行按劳按需分配相结合来疏通产-消通道,才能储存各个个体的特长价值,协调各种才能以充分发挥作用、贡献于社会。
总之,共生存与齐出力相互抑制之经济总矛盾同宏观产-消通道,微观责权利关系二个根本点,同经济基本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三)生发与共生存齐出力是二对客观矛盾
消费体系中,EDF的配置、分配矛盾决定着共生存与齐出力也是矛盾的,因为在531理论不介入的条件下,E、D、F间主要呈相互转化、补偿关系。笼统地讲,共生存意味着E↑D↓F↓,齐出力则意味着D↑F↑而E↓。在高级载体(公体)中搞平均主义共生存就意味着发展私有规律失去正作用,即不能调动一切积极劳动因素,整体上死气沉沉、生命趋于衰竭;如果强调低级载体(个体)间弱肉强食的自然竞争,表面上看,在竞争大潮中人人齐上阵,实质意味着共生存基本被抛弃。齐出力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价值,如果没有价值取向和共生存的计消,则必然是方向不一致的消费运动,即有的劳动有的不劳而获有的搞金融投机有的做贸易……,这些不同的手段间有着十分可怕的能量抵消,尤其是对生产、管理人才摧残而严重制约着发展,且无法保证共生存的人道主义的推行,不能保障低级生命体或人权。不能保证多数人的生存,发展到最后同样危及高级载体的生存发展,是高级载体所不容许的。总之,共生存就不能齐出力,生存公有制约发展私有;齐出力就不能共生存,发展私有罔顾生存公有。
事实上绝对的公体或私体都是不存在的,因物体是以无穷个层次结构存在于宇宙中的,分为高级低级虚物质载体。在层次结构中,高低级是相对的,高级亦为低级,低级亦为高级,并互为依存转化。因生发自由是任何物体所面临的矛盾,即存在于高级载体中的共生存影响着高级载体中低级载体步调一致地齐出力;而个体的混乱竞争运动必扰乱高级载体的和谐发展。可见,其中所反映的生存发展与共生存齐出力二对矛盾,是客观实在而无法从物体中分离或消灭的。一个脱离公体的私体单独奋斗,其发展效果是极其有限的,在多数情况下或多方面是无所作为的。但没有个体奋斗,公体则会一天天衰竭下去,共生存就不能保证;同时,若没有公体的协调和保证,个体则不会有生存环境,分工与合作效率必然低下。
六、处理经济总矛盾的规律是生发律而模式是计消市产
无论经济总矛盾还是经济基本问题都是对物体实现消费体系过程中所发生问题的概括点,其核心是消费体系中的生存、发展、自由。消费体系因生存、发展二个因子而包含着公共生存性计划性和个体发展性竞争性的双重矛盾。因此,解决经济总矛盾、处理经济基本问题的规律是生存公有发展私有规律。
经济总矛盾要求据生发规律或按计消市产模式运作消费体系,以综合治理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因为总矛盾、生发规律、计消市产模式等中都含有生存、发展二个因子。如此一来,使得生存与发展、公体与私体、计划与市场、竞争与救助、民主自由与集中规范等得以完全大统一。统一于生发规律与计消市产模式的作用下,也即必须走以生产体系为根本途径,以阴流子为高效运作手段来实现消费体系的道路,进而实现全体人民不劳而获的理想;抑制和铲除社会中个别成员不劳而获的剥削行为,大力提倡古为今用、人为我用,实现自然资源和科技共享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