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货膨胀尽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由2月份8.7%降到了7月份的6.3%,但是仍然处于高位,1-7月平均CPI为7.7%;二是随着世界经济下滑、美国次贷危机、国际能源价格高涨等国际因素,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降低、从紧的货币政策环境等国内因素,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下滑迹象,2008年上半年GDP增长10.4%,低于去年同期的1.1%,今年二季度GDP增长10.2%,比的一季度低了0.4%。针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中央经过调研和多次讨论研究决定将今年下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基调由“双防”——“防止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调整为“一保一控”——“保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
二、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值得关注的两个重要问题
在当前的宏观形势下,有两个关键词极为火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即出口贸易和中小企业。前面分析的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几个重要的国内、外因素的最直接也是影响最大的就是出口贸易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影响最为严重的可谓是将这两个关键词叠加起来之后的“从事出口生产贸易的中小企业”。出口贸易一直以来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作用十分突出的因素。据统计局测算,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以达到60%。出口贸易的下降必然使经济增长下滑的重要原因。中小企业是拉动我国就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对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贡献。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大量倒闭、迁厂的现象也必然对于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较大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主要面向出口的企业成本上升,经营困难。而且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本来就是积久未决的问题,在从紧的货币政策环境下,融资瓶颈显得更为突出。
三、近期出台的两项宏观调控政策与评价
今年8月以来,中央经过研究出台了两项政策,表明中央显然已经关注到了这些问题。第一,调高纺织品和服装等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以应对出口下降的趋势;第二,中央银行增加了商业银行5%的信贷额度,以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经验证明,出口退税率上调的政策效果明显大于下调的效果。上调出口退税率对于出口的拉动应该会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而且,我国近年来的财政收入超常规增长,中央有能力在宏观经济形势需要的条件下,通过财政政策来降低企业出口成本,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但随着我国外贸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由原来的较为单一变得日益复杂和多元。因此,仅调高出口退税率想必难以抵御来自世界经济下滑和美国次贷危机等多重降低外部需求的冲击。中央银行提高5%的信贷额度,指明是面向中小企业的贷款,这将对于缓解其资金困难的经营现状应该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的作用。但必须考虑的是,商业银行不是政策性银行,难以严格地执行央行的货币政策。本来就不多的信贷增加额度再打一个“折扣”,分摊到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缓解资金压力值得商榷和讨论。总之,当前出台的针对出口贸易和中小企业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确反映了这些问题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重视,但出台的具体措施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其他相关的配套措施的出台以及一系列的体制机制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不论如何,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中央已经高度地关注了出口和中小企业的问题,而且已经把保经济增长作为今年下半年宏观调控的基调。这就给市场一个预期的信号。我们知道著名的“俄狄普斯效应”——预期具有的自我实现功能。现代经济中预期可以成为决定经济运行中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决定性的因素。中央的调控基调无疑给市场增强了信心,从而对于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具有积极的效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出台的政策之所以在力度上似乎略显不足,恐怕是因为在下半年的调控基调中“防通胀”仍然位列其中。大量增加出口回给国际上针对中国向国外输出通货膨胀造成口实。而大量的信贷额度会进一步增加货币供给。这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央行收缩流动性的政策;另一方面,按照弗里德曼经典的说法,通货膨胀本之上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供给量的增加给通货膨胀带来更大的风险。
四、对今年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方向的判断
当然,面对出口贸易下滑、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以及当前的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宏观调控并非完全无计可施,恰恰应该有所作为。货币政策仍然应该保持从紧,使防止通货膨胀进一步攀升的。今年1-7月CPI平均增长7.7%,仍然处于高位,另外1-7月PPI一路攀升,7月更达到10%。PPI上涨对于未来几个月的CPI上涨形成一定的压力。解决当前出口贸易和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财政政策或许能够起到更大作用。财政政策应该配合产业政策,在财政资源充裕的条件下,通过减税等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转型。通过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中适度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实现“保经济增长、控通货膨胀”的目标,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