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在铁笼里关进一群猴子,笼子上面挂一只香蕉,距离只要猴子伸出手臂就能够到。香蕉不是用来喂猴子的,只要有猴子试图去拿那个香蕉--不管是一只猴子还是几只猴子,作为惩罚,所有的猴子都会挨一顿暴揍。慢慢地,猴子们明白任何成员的冲动都会殃及池鱼,它们是一个整体。
于是,规则产生了。
所有的猴子都放弃了那只香蕉。任何一只猴子胆敢碰它一下,猴群必群起而攻之。
试验进入第二个阶段。从笼子里放出一只猴子,再放进一只新猴子。新猴子本能的想要吃到香蕉,结果遭到猴群狠狠的教训。终于,新的猴子被驯化。以此类推,当笼子里所有的猴子被换了个遍,第一次关进去的猴子一只不剩时,猴群仍对笼子上的香蕉心存敬畏,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体制化,一开始你抗拒它,排斥它;慢慢地,你习惯它;最后你离不开它,它和你融为一体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经典台词。还记得片中可怜的图书馆老头出狱后上吊自杀,在门框上刻下了“图书馆”字样。
规则就在我们身边。只不过,我们不是实验室里的猴子。新的环境带来新的机会,你准备好了吗?
曾经接受训练的朋友,都知道关于“自我设限”的话题。跳蚤即使从瓶子底下放出来,也跳不过瓶子的高度。马戏团的大象只要小小一根木桩就能让它服服帖帖。锁住它们的其实是自己。有时候,规则是用来打破的。
回过头来,笼里的猴子难道真的不想吃香蕉吗?当然想,只是出于一些考虑,它把取香蕉的念头隐藏了起来。
人类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图表:自我认知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height=316 width=465 onload=javascript:resizepic(this) border=0>
上图是著名的“约.哈视窗”。根据人对自我的认知和外界对此人的认知,把一个人的能力结构划分为四个部分,即公开、隐私、潜能和盲区(外界知道而自己不知道)。当然,每一象限的因素并非一成不变。随着自我或外界认知的转变,一些能力在图中的位置也会随之转移。譬如“隐私”部分一旦为外界所认知,就变为“公开”。通常情况下,个人只发挥公开部分的能力。要突破自我,就必须充分了解自己。同样的,作为团队领导者,必须对每一名成员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发挥团队最大的力量。
先看隐私部分。之所以把能力隐藏起来,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环境不允许,二是自己不允许。解决方法归结为一点,使自身与组织相适应。
再看潜能部分。每个人天赋迥异,通过测试,理清思路,你会发现自己能做的远远比现在知道的要多。重新分析环境,原来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很可能轻松达到。我们的祖先偶然吃过被雷电烤熟的野兽,于是消除了对火的恐惧,最后发展到自己钻木取火。另一个例子是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被一群流氓追赶,拼命逃跑时发现自己跑的非常快。此后阿甘爱上了跑步,还成为橄榄球明星。
“盲点”一词我们经常听到,应用于能力结构分析,所谓旁观者清,许多东西周围的人比我们自己更清楚。所以,“谁又真的了解自己”。自我认知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受个人思维方式影响,我们往往看不到真相。总有些东西在我们视线之外,又真实存在。客观分析现实,向周围的人请教,有助于发现自身盲区。
那么,如何突破自己的极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