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经济论 色诺芬《经济论》的管理思想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盲目的自然力量之外,没有什么活动的根源不在希腊”。这是1875年英国法官和历史学家亨利8226;缅因(Henry James Sumner Maine, 1822 —1888)在一次演讲中的言论。

色诺芬(Xenophon,约公元前430~前350年)根据自己亲自经营和管理庄园的实践经验,写成《Oikonomikos》(《家庭管理》,《家政学》,又称《经济论》)一书。色诺芬的《Oikonomikos》,按字面意思是家政管理,“oikos”在希腊语中原义是“家庭”,引申义是地产,因此有人将该书译《地产管理》,令人啼笑皆非;“nomoi” 在希腊语中原义建立规则、规范,引申义为科学、艺术。色诺芬的《经济论》实际上就是关于财产管理的讨论,严格意义上是一本以家庭庄园的组织效率为主题的注重理论阐述和实践指导的管理学著作,但通常被认为是经济学著作,原因有五。

(1)语言翻译不完整,《经济论》是根据其英文《Oeconomicus》中的economicus翻译,前缀Oeco没有被翻译。另外现在阅读都是英文版本,原文是希腊文。

(2)对经济和管理认识的问题,经济和管理是人类社会两种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活动,家庭、军队和国家这些社会组织都需要管理,也需要经济支撑,管理强调人类活动的秩序性和稳定性,而经济强调社会组织的生产性,家庭既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又是基本的生产单位,人类社会早期尤其如此。

(3)学科产生的先后,人类社会的存在离不开经济和管理这两项目活动,对人类社会而言也不存在先后的区别,但是人类对这两项活动的认识存在时间上的差异,这就是对经济的认识早于对管理的认识。经济学可以从斯密的《国富论》出版的1776年或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的1890年都早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的1911年。

(4)对原著缺乏研究,对《经济论》的认识可谓是典型的人云亦云,若是阅读者为研究经济学之目的或更多地拥有经济学知识背景,结果从《经济论》得出论经济的结论,当然这是片面的而缺乏整体观。目前对《经济论》的认识仅体现在对财富、农业和社会分工等,主要受译序的影响所致,而翻译又来自原英文版的介绍。

(5)原著的写作方法,论述采用对话的方式进行(《论语》也是如此,这或许与人类早期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文字驾驭能力有关)。有些是论点,有些是论据,论据是用来支持论点,这些论据有时是采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方法,在阅读中,我们有时把论据当成主要观点,而把真正的论点给忘记了。

《经济论》主要思想如下,为便于查证,保留原英文的顺序和格式。

第1-6章——财产管理基本属性、财产的含义和内容、财产管理的必要性

(1)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职业:讨论一开始就明确主题是有关财产管理,进而说明对财产的管理也象医药、木工、金工一样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个职业。管理自己的财产,也可以管理别人的,即使自己没有财产,也可以通过管理别人的财产来挣钱,获得工作报酬,并且可以根据管理的效果——财富的增加来获得更多的报酬。亚当8226;斯密在1776年的《国富论》中才认识到“看不见的手”——市场供求关系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资源配置作用,最终让个体(个别组织)的经济行为与整个社会经济行为形成统一。1911年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中对管理的认识主要是从微观,即个别企业组织的角度认识,直至1977年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提出管理协调在现代大企业组织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2)财产是什么:财产是一个人所拥有的一切,所拥有的好的东西(有利的),财产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财富是一个人能够从中得到利益的东西。

(3)增加财产的必要性:家庭的各种社会活动都需要一定财产作为基础:如祭祀、招待客人、宴请和资助、国家支出(养马、合唱队、体育竞赛、会长)、战争时船费、税费、求爱、结交朋友。

(4)财产管理的必要性:财产没有管理,财产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没有很好得体现出来,财产也就不能增值。如有些人用很多钱盖没有用的房子,有些人用很少的钱盖起在各方面都很好的房子;有些人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要么不会使用,要么用起来不方便;一些家庭中的仆人带着脚镣可总是想跑,另一家庭的仆人根本不受什么约束,但却高高兴兴的工作,并情愿呆在他们的岗位上;耕种同样的土地,有的人很穷,有的人衣食丰足。

 (5)分工及其管理:分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不必样样都搞——很难找到精通一切技艺的仆人或专家。家庭中丈夫与妻子需要有分工,并相互合作就能促进家庭的财富增加,丈夫主要负责收入,妻子主要负责家庭支出和内部管理。国家也是,两类职务需要不同官吏担任,一是负责管理国家农业和居民等,另一是负责统帅军队和守备队,两方各自根据对方的管理成效进行监督,国王还要论功行赏、量过处罚,如此发挥出分工的成效。

(6)农业(土地)带来的好处和各种影响(利弊):最好的职业和最高尚的学问是人们取得生活必须品的农业。富足的人也不离开农业,从事农业是一种享乐,也是一种增加财产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农业(土地)带来的好处:食粮、装饰、食品原料、牧场;农业(土地)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劳动(训练)、雇佣兵、马和猎狗——自由民;耕种土地训练人的公平正直、共同努力的品德。但是农业不能依靠预测——安排的很好和执行的很好会被破坏,战争和农业受神保佑——祈求保佑。

第7-11章——如何培养妻子的管家技能  

(1)性别差异是丈夫与妻子职责分工的基础

神使男人的身心更适合耐寒耐热、远途跋涉,从事室外的各种活动还需要勇气。神让女人胆子小和畏惧心理,因此女人更适合从事养育婴儿、负担照管粮食、衣物等。当然男人和女人共同的品质就是注意力和记忆力,自我克制的能力。各自的差异就需要相互合作。既然神分配每一人职责,每一个人必须努力把担负的责任做好,共同养育儿女,各自从事各有所长的工作。http://china.aihuau.com/女王蜂在蜜蜂群中作用,打发工蜂外出寻找物品、收受物品、分配物品、监督物品、照管弱者、维护领土等。违反神给与的天性或被发现——受到惩罚。

(2)合理安排秩序的意义和方法(给家具分类、管家妇人选、财产管理的监护)

家庭中各种物品各得其所,井然有序不仅带来整齐划一的美观,也能带来使用上方便和提高工作效率。合唱团、军队和大腓力基商船都是如此。物品放置的位置固定,还要定期检查——是不是有的东西找不着或与别的东西混放在一起。

家庭物品的分类是:祭祀用的器具,服装,武器,纺织、面包、烹调用具,洗涤,揉面,餐具。在此基础上所有的物品还分成两类,经常用的和节日用的。分别储藏月消费的东西和年消费的东西,更容易知道怎样使这些东西能维持到月底和年底,所有的东西安放在适合的地方,让那些必须使用这些东西的仆人知道

管家妇主要工作是知道物品放置的地方、数目、清单,并记住交给谁什么东西,收回后放回它原来的地方。管家妇人选——在吃、喝、睡觉上有节制的人,对男人温顺、记性好、最小心谨慎、不会因玩忽职守,极力讨好而获得奖赏。忠实于主人——让她分享我们的一切快乐,也让她分享困难。训练管家妇热心于增加我们的财产——熟悉财产,并分享成就;灌输正义感——给正直的人以不正直的人更大的荣誉,生活得更富足、更自由。

妻子成为财产管理的监护人。告诉妻子:如果她自己不留心查看,使仆人们严格遵守主人安排的每一个细节,则所有的办法都是无效的。秩序良好的城市不仅以通过良好法律为满足,选择法律的监护人进行奖惩。守备队指挥官检查士兵——在适合的时候检查财产;市议会检查骑兵和马匹是否良好;皇后职权内奖励,惩罚。妻子不因责任比仆人重感到烦恼——因为仆人除非得到主人的同意,无权使用任何东西。保全财物的得到最大利益,财物损坏而损失最大——给与财物最大关心的人。

(3)妻子的品德修养。不加伪装的是最可爱的、真正的美丽——站在织布机前,指导不会的仆人或学习自己不擅长的技能,照管、帮助,检查,做家务——身体更好些、促进健康。

 和谐经济论 色诺芬《经济论》的管理思想
(4)自己的行为和修养。注意健康和体力,学习战术保全身体技能,适当的勤勉努力,不沾染恶习,更有增加财产的可能。起得早、多步行、田间监督——改良,骑马训练,吃饭不多不少。起诉和答辩的才能来自于孜孜不倦练习说话的本领——但不能颠倒黑白。

第12-15章——如何选择和训练管家

管家的选用可以通过自己培养,主人胜任管理农场,就能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教给管家。当然也通过购买方式获得。

(1)忠实于主人——通过奖和惩来培养管家的这种素质,让他分享主人家的各种好处。  

(2)小心谨慎——要使人能够胜任管理事务,就要必须监督他们的工作;检查他们的工作,随时随地奖励那些做得好的工作,毫不犹豫地给粗心大意的人以应有的惩罚。养肥一匹马的最好办法就是“用自己的眼睛”——好的和有价值的工作大半都是主人的眼睛做出来的。有三种人,酒徒、懒汉、沉溺于爱情的人不适合作为管家培养。

(3)能力——管家要懂得他应该做什么的事情,以及用什么做和用什么方法做。否则如同整天给病人看病,而对正当方法毫无所知的医生。

学会做田间的工作,还要必须学会管理劳力者的方法。如何训练管家成为有能力管理人的人,会管理人的人。——教导他们成为别人的主人。不听指挥的时候就惩罚他们。热心替你做事的时候就奖励他们。给劳工们的鞋和衣服是不一样的,便于奖励不同的人。努力不等而待遇相同这样就不公平。管家奖励了应该受奖的人,管家就受到奖励。

(4)诚实(不窃取主人的财物)——应用法典。诚实的人得到好处。有志气的人通过正正经经的工作。

最需要学习的是事情应该怎么做?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让他管理事情就不会有什么好处。一个人成功地管理农场必须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何什么时候做。想要成功管理农场的人必须懂得农业。最容易学习的技艺。农艺的全套方法和技巧

第16-20章——如何从事农业

(1)要做一个成功的农人,须了解土壤的特性,知道土壤适合种植什么。同时要安排好土地休耕。熟悉播种、上肥、除草、收割、打麦子,簸麦子等,样样有技巧,唯有掌握技巧,才能指导别人。种果树的最大学问在于树坑的挖法和深度的掌握。 

(2)从事农业的成效受非才智的效率影响,是否小心谨慎,是否勤勉,怕麻烦。明明知道那样,但不那样做。

(3)土地从来不耍花招儿,——总是坦率真实地告诉人它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土地最可靠地测验好人和坏人的标准。

(4)种地——可能盈利,可能亏本。注意让劳工好好地工作,对结果有很大关系,要劳作开支并不减少,但是工作成果不足以支持利润,就要亏损。

(5)购买土地时从来不买已经耕种得很好的土地,因为这样的土地要价高,同时也无法改进而获得更好的收成。购买土地就要购买那些被荒芜的土地,但经过一番耕种就能变成有利可图的土地。

(6)商人也喜爱稻谷,当丰收时他们就渡海到处购买稻谷,然后打听价格,哪儿能卖个好价钱就到哪儿去销售。

第21章——领导力

(1)指挥的才能对于各种事业——农业、政治、财产管理和军队,都是共同的。但不同的人表现的才智又不一样。

如有的战舰水手长能用合情合理的言语鼓励士气,促使水手努力工作,达到岸边时尽管汗流浃背,水手长与水水们相互祝贺;而有的水手长却要多耗费一倍的时间才能完成航行,尽管水手长们身上干干的,但水手长与水水们却相互怨恨。

有的军事领袖,使士兵们不愿意工作、不愿意冒险,除非胁迫,否则不愿意服从命令,士兵以反抗长官而自豪;如果让有天才、勇敢的、有学问的军官来统率这些士兵或任何军队,士兵以作出不名誉的事情为耻辱,以服从为自豪,在需要工作的时候高高兴兴地工作,每个士兵不仅热爱工作,而且受事业心和成就感驱使,愿意在领导身边立功杨名。这样的军事领导是强有力的领袖,但不时最强壮的士兵,不是最好的弓箭手和标枪手,不是骑着最好的马去冲锋陷阵的人,不是理想的骑士或盾手,但是他能够让士兵们觉得有责任根据他赴汤蹈火。他能够凭借他的意志而不是他的力气做出伟大的事情来。

(2)管家或从事管理的人,这些有权者,能够使工人敏捷、勤勉、坚忍不拔,就是使业务兴旺、利润增多的人。如果庄园主人即使拥有奖惩大权,但劳作的人们一看见主人的到来就振作起来,这个人身上就有点国王般的味道。在一切需要人劳动的工作里,领导力是最重要的事情。

(3)领导力不是看一看,听一听就学会的。要学得这种本领,必须受教育,必须是有天赋,这种才能不是人为的、是神授的——这种赢得人们甘心服从的本领。这是神对小心翼翼的真正信徒的赐与。若用专制的方法统治那些不甘心服从的属下,实际上是神的惩罚——煎受生不如死、欲死不能的痛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700.html

更多阅读

论《史记》的“无韵之离骚” 无韵之离骚什么意思

论《史记》的“无韵之离骚”内容摘要:《离骚》和《史记》都是文学作品,而《离骚》是有韵的诗歌,《史记》是无韵的散文,诗歌和散文又同属于文学表达的两种方式。从文学角度来看,《史记》不管是从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深度和广度的情况,还是塑

如何认识嵇康《声无哀乐论》的性质 声无哀乐论

摘 要:声无哀乐论是一个旨在追求思辨乐趣的论辩命题,未必是嵇康思考成熟的美学思想。其理由是:其一,《声论》的立论依据不充分。音声不变论是用声音的特点来代替音乐的特点;声情无常论错误地把音乐与感情的关系说成是符号和实体的关系;情

王诺《中国石拱桥》的说明顺序 中国石拱桥说明顺序

《中国石拱桥》的说明顺序王诺我们刚学完《中国石拱桥》一课,了解到说明文是客观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共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中国石拱桥》一课是按逻辑顺序写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声明:《和谐经济论 色诺芬《经济论》的管理思想》为网友如蜡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