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公正原则 《汉书》故事启示录——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可造就最大的价值



 摘要:《汉书》陈平传记载,陈平,阳武户牖乡人也,小时候家里很穷。但陈平喜好读书,尤其是黄帝、老子等道家的学说。陈平从小父母早亡,与哥哥住在一起。哥哥一直就对陈平很好,从事农业耕作,却让陈平去读书游学。可是嫂嫂很看不惯陈平不喜欢农业生产,就说:“光知道吃又不会干活。这样的兄弟还不如没有!”哥哥听到了,就很很将老婆骂了一顿,并将她赶回了娘家。

  陈平渐渐长大了,到了可以娶老婆的年龄,可没有人愿意把女儿给他。后来乡里有一财主叫张负,他有一孙女,先后嫁过五个老公,都死了。当时人称“扫帚星”,不敢娶她,可陈平却要娶她。由于娶了富翁的孙女,陈平终于有了资金,游道日广。

  乡里一年一度祭祀,大家推举陈平来分肉。陈平对这项工干得很称职,分肉时很公平。父老乡亲都说:“哈哈,陈平这小子分肉分得不错啊!”而陈平叹曰:“嗟乎,倘使我陈平有朝一日得以治理天下,亦会像分肉一样公平公正!”

 公平公正原则 《汉书》故事启示录——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可造就最大的价值

  数年后,刘邦打败项羽夺取了天下,建立了大汉帝国,而陈平仕途也一帆风顺,汉惠帝时,官居左丞相,实现了平生的夙愿。

  一谈到考核,许多经理人就往往认为这很简单,其实不然。如果公司的考核没能体现他们的绩效,最终会损害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可见,正确评价一个员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员工考核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应该成为经理人的一项重要工作。造成员工考核困境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企业不重视员工考核以及员工考核标准设定不合理。前者主要是有些公司即使已经有了较完善的员工考核制度,但往往由于公司管理层不肯授权,不愿将考核结果做多方面应用,员工考核制度的实际执行效果打大折扣。这种为制度而制度,不是为管理而制度的作风,是员工考核面临困境的“制度性”原因。而员工考核标准设定不合理是由于每个公司或部门的性质、目标、职能及目标各不相同,因此考核的内容也应有所差别。然而许多公司的经理人往往直接抄袭其他公司的考核表或者管理书籍上相关范例,这样就很难确保员工考核的有效性。

  再者就是考核态度、方法不当。由于考核工作不认真,态度不端正,工作走过场,导致考核结果失真。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孙叔敖在执政中注重法治。据《说苑·至公》载,荐孙叔敖为令尹的虞丘(庄王封为国老),家里有人犯法,孙叔敖法不徇情,“执而戮之”。虞丘亦喜,称赞孙叔敖“奉国法而不党,可谓公平”。由于孙叔敖奉公律己,带头执法,楚国吏治清明,人民生活比较安定。

  总之,公平往往意味着效率,因为企业经理人公平公正的考核能够对员工起到非常大的激励作用,从而能够让员工在工作中变得更积极更主动。因此企业经理人一定要注意考核的公平性公正性,就像春秋孙叔敖执法不徇情和西汉陈平分肉不舞弊一样,赢得员工的信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7291.html

更多阅读

班固《汉书》在线阅读 后汉书班超传阅读答案

班固《汉书》作者:汉 · 班固【内容简介】《汉书》这部史学巨著,分为纪12篇,主要记载西汉帝王的事迹;表8篇,主要记载汉代的人物事迹等;志10篇,专述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以及各种社会现象;传70篇,主要记载各类人物的生平以及少数民族的历史等

《南辕北辙》故事续编 成语故事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故事续编直到有一天,他的马筋疲力尽了,盘缠也用光了,车夫不再为他赶车了。他把马卖了,有了几辆银子。过了几天,银子花光了,他继续往前走,一个好心人给了他十几两银子。他想:如果花掉这些银子就没有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于是,他想

《呐喊》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形象 呐喊人物形象分析

一、《呐喊》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形象《狂人日记》1、 故事梗概《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本篇塑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总觉得人们想害他,想吃掉

声明:《公平公正原则 《汉书》故事启示录——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可造就最大的价值》为网友港岛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