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地风波:“儿子”搧了“老子”耳光

 退地风波:“儿子”搧了“老子”耳光


在房地产行业有一个比喻:地方政府是“老子”,开发商是“儿子”,购房者是“孙子”,虽然这样的角色定位有些牵强,甚至是混帐逻辑,但现实中的中国房地产大片中,的确有不少事情在按照这样的编剧发生,所以,姑且按此引用一下。

最近,“老子”和“儿子”闹得不可开交,“儿子”显得很不买“老子”的帐,大量的土地流拍,不断传出的“退地风波”,以及相互之间的责任推委,可谓为蔚然奇观。上海“普陀地王”被抛弃,更是将这一场“父子战”引向高潮,很让迷惑的是,一直看起来相当要好的“父子”之间,怎么会说翻脸就翻脸呢?这其中究竟隐含着什么样的背后故事?“父子”二人之间的结局又会如何呢?

让我们看清楚“老子”和“儿子”的身份与嘴脸。

如果说“老子”是岳不群,那么,“儿子”就是林平之。“老子”手里掌控着“儿子”最需要的土地资源和最需要的社会关系资源,很多开发商都是大同小异的“皮包公司”,一心想着用公关手段讨好“老子”,送红包,买礼物,极尽“孝道”。而地方政府从来也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微观层面的知错犯错尚且可以衡量,而宏观层面的失策却最终导致整个盘面处于完全失控的边缘。房地产系及民生,政府必须构建住房保障体系,应积极采取公建、私建、合建等多种方式为居民提供合适的住房,但面对民众的需求洪流,地方政府却撒手不管,或者是假装糊涂,放手让开发商以市场化的方式去折腾基本的民生保障问题。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无法可依”,因而“无天可管”,也就“无剑可悬”。

“儿子”手里也有“老子”最需要的“辟邪剑谱”,那就是政绩,地方财政,功名与私欲。客观的讲,开发商在最近十年里,真是赶上了好时候,有些做了一些正事,绝大部分都发了横财,但爆发户的心态还是中国地产商们最主要的一种心态,知恩图报的少,花言巧语的多,高瞻远瞩的少,急功近利的多,因而背负着“坏儿子”的声名。“老子”心里其实也心知肚明,但受不了“辟邪剑谱”的诱惑,自然要放纵“儿子”,自然要狼狈为奸。

其实,“老子”与“儿子”从来都是面和心不和,“老子”一直是披着羊皮的狼。

“老子”对待儿子的方式一直是“一手拿着桂花糖,一手挥舞着棒槌”。在“国八条”和“国十五条细则”出台后,聂梅生曾经断言说,地产开发商在一年之内会破产50%,后来的事实证明,地产开发商不但没有破产,反而数量以万为单位激增,还占据了中国富排行榜人前100个中的46个席位。但最核心的问题是,最大的赢家是房地产开发商吗?答案是否定的,最大的赢家是地方政府,“儿子”始终还是斗不过“老子”的,因为“老子”不仅有桂花糖,也有棒槌。而土地资源的转挂拍恰恰就是地方政府手里最大的一张底牌。有人这样计算:“房地产涨价直接带动土地升值,从农民手中花一两万元圈来的土地可以卖到一两百万元,甚至更多,利润率高达百分之一万”!因此,地方政府一直是房地产“看涨”的最积极推动者,高额的土地收益既高效、简单,又便捷,还无本万利。地方政府趋之若鹜搞房地产的土地拍卖经济,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手里的其他“牌”越来越少,而贩卖土地又没有风险,土地是农民的,贷款是银行的,责任是开发商的,“老子”只等坐地收钱。

“儿子”不听话,“老子”其实没办法。

“老子”是官,儿子是“商”,“儿子”总比“老子”更精于计算,所以,儿子也经常不听话,只不过,“老子”没有办法而已。房地产调控措施出了这么多条,“国十五条”中对于土地资源的使用也采取了严格的宏观调控措施,主要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并不希望房地产市场发生大的波动,开发商看准了这一点,因此,“老子”即便出台再严厉的措施,“儿子”感觉也不过是隔靴搔痒,高枕无忧,当然总要做出一副无辜和痛苦的样子,这样才能瞒天过海的。

“90/70”的政策,信贷的限制政策,土地空置的处理政策等等,对于一些资金比较弱的开发商打击是非常巨大的,他们喊痛理所当然,但对于资金雄厚的大型开发商而言,却正好是一个契机,凭借手中的资金,大量吸收土地,尤其是在07年,在全国一片“涨“声中,开发商们把几乎全部的利润和血本都拿出来在全国范围内拿地。至于“国十五条”中说的“进一步加强市场引导和调控”、“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等等,“老子”装模作样的说说,“儿子”如何理解,“老子”没有办法管,也管不到。

当“老子”和“儿子”都挥刀自宫以后,“儿子”和“老子”在利益冲突下必然反目成仇。

2007年岁末至今,中国地产的“辟邪剑谱”已经被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练到大成境界,这种阴阳怪气,不男不女,终于惹来民间和江湖的集体讨伐,更重要的是,在国家整体经济局势非常困难的局面下,“老子”也被中央政府一而再、再而三的严厉点名批评,地方政府很难在私下有所动作。一直以来的“父子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在很短的时间内分崩离析,“儿子”在自己吃不饱的情况下,“老子”又要过多的干涉,“儿子”走投无路,只有造反。

在新的局面下,“老子”和“儿子”的斗争,“老子”是非常被动的,“儿子”也并不会一定要怎么样,最多是“搧两耳挄子”,减少更多的自身风险,争取到更多的自身利益,最起码,要利用这样的民生讨伐的机会,改地方政府利益独大而为利益更多向自己倾斜。

其实,“老子”和“儿子”都很明白,中国房地产一旦崩盘,市值将缩水30%以上,中国的小资阶级和中产阶级将被成功消灭,贷款购房的白领一族将成为名名副其实的“负翁”,不仅国家的金融业成为直接的受害者,各自的自身利益也将再无所依托,还会被千夫所指,长时间成为被口诛笔伐的罪人,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为了保住自己,“老子”必须要想办法继续卖地,而“儿子”则要继续观察“老子”的态度,长期以来“老子”的自身不作为与对“儿子”的监管不力,导致如今惨淡的下场。

至于“老子”与“儿子”之间的这次退地风波究竟该如何收场,则一要看国家整体的经济走向,二要看国家整治与规范房地产行业的决心,三要看二者的反省,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管理能否真正走向“法治”。

需要提醒所有的行业同仁以及广大百姓的是,中国房地产无论出现的怎样复杂诡谲的情况,都不可能采用“突然死亡的休克疗法”来医治,只可能是一个稳健的渐进的治疗过程。对于土地使用的管理政策是治疗过程中的最关键步骤之一,一是要有合理而科学的拍转让机制与价格,并且将获得的利益让失地的个人、集体、地方政府、国家财政共同分享;二是对土地有必要进行物业税的征收,当然要因地制宜;三是尽可能把房地产行业的税费进行一次完整的清理,整饬,与土地开发后的收益进行直接挂钩;四是不管是那种形式进行土地使用,都必须有严格的开发计划的考核;五是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尽可能界定清楚“老子”和“儿子”的责权利,把政策落实,因为,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土地政策的执行,关键不在于政策的缺失,而在于执行混淆且无力。

我的预言是,当哪一天,房地产行业的比喻换成了:购房者是“大爷”,开发商是“儿子”,地方政府是“孙子”的时候,这样的退地风波就自然平静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7457.html

更多阅读

胡适:“他们来了,没面包也没自由”

1948年,蒋的中华民国政府在南京准备好了飞机让北平大学校长胡适跟随他去台湾,胡适想带他的儿子去,还有北平大学的几个教授。当时很多教授,包括胡适的儿子在内,都劝他不要去台湾。因为他们是知识分子,他们教书育人,没有干过对毛领导下共产党

今天为儿子设计了一个寻宝游戏,推荐给大家 室内寻宝游戏设计

国庆节没有去外地玩,担心人太多了。不过还是想给儿子找些乐子,就为儿子设计了一个寻宝游戏,今天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实践了一下,还挺受他欢迎,推荐给大家。今天我们选择的地点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东门附近,那里人不多,环境还不错,没有车,比

地藏经太厉害了! 猫和老鼠配乐太厉害了

特别提示:本文是作者投稿。地藏经太厉害了!作者 梦幻星辰博主:您好,我每天都要看您的博客,以下是我学佛的感应,希望能给一些初学者一些信心。好久没打电话回去了,昨晚给妈妈打了个电话,我问她的老顽疾腰椎间盘突出好了没,腿还疼不疼。她

精彩瞬间十:儿子“断案”乐此不疲与乐此不彼

早饭后聊天,我们聊到某些事,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妈妈说:“……乐此不疲。”爸爸说:“……乐此不彼。”妈妈和爸爸开始为各自所用的成语而有些犹豫了。妈妈解释说:“做一件事快乐得不知道疲惫。”爸爸解释道:“做一件事快乐得忘记了别

声明:《退地风波:“儿子”搧了“老子”耳光》为网友唯一的相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