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的名词“羊群效应”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因为,在大部分经济领域都证明这种经济现象确实存在性。
然而,在中国这个央央大国的经济领域却成为了一个相对的谬论。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当前的中国股市。
我们都知道,一旦经济形成“羊群效应”的话,在没有重大变故的情况下,这个“羊群”不会一轰而散的,而且会抱团防御。然而,中国的许多经济领域,一旦有一点点变故,这个“羊群”马上一轰而散,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当前的中国的股市--在去年10月份,许多基金与机构都还将中国股市捧上天,要看到上万点,而如今尽管股指跌去了一半,而且估值也非常合理了,许多基金与机构仍然非常看空。这其中原因,并不是中国经济基本面上出现了大变故--GDP的增速没降,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没变多少;许多基金与机构认为,通胀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中国的通胀是预期内的,早在3月份一位最近颇受管理层宠爱的经济学者就表现,接下来的时间,中国会有通胀会较高,但是管理层控制的范围之内。
对于目前中国股市等诸多方面出现不正常现象,本人更愿意将其归纳为“老鼠效应”。
至于“老鼠效应”如何理解,其实非常简单。我们都知道,老鼠一旦发现一个地方有美味的话,会蜂拥而至,而且非常贪婪,甚至各个老鼠会利用各种鼠技,会为自己争得更多的份量。然而,一旦说猫来了,各个老鼠就会四处逃窜,不管猫是否真的来了还是连个影子也没有。这与“羊群效应”那种既然来了狼叨走一只羊而仍不四处逃窜的结果截然不同。
在此,我们不如说说“老鼠效应”与“羊群效应”的最终结果吧。当猫真的来到老鼠群中的话,如果老鼠逃窜,一只猫抓一只老鼠是轻而易举的事。这样猫就容易形成“羊群效应”,一旦猫形成“羊群效应”,那老鼠就会一只不剩。
当狼来到羊群中时,如果狼抓到了一只群,但其他的羊不会因此逃窜,而是抱团抵制狼的侵犯,尽管一只羊与一只狼相比要弱势得多,但众羊团结起来,狼仍然会害怕,这样狼最终就不可能形成“羊群效应”,剩余的羊也就不会有危险,而且会更好地生存。
关于“老鼠效应”的结果,在今年中国的股市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听到猫来了,各大机构与基金都四处逃窜,最终各个就地就擒--竟出现基金净值出现5角以下的。这比几年前的大能市表现得还要差。
而从最近的多起违规事件上可以看出,中国股市的“老鼠效应”特征更为显著--在去年牛市阶段,存在着许多违规的事,这些违规的事在牛市中被掩盖了,也就是说被蜂拥而的群鼠表面现象所骗,而当前这些“老鼠仓”之类的违规事件一一暴露。
中国的经济领域不需要“老鼠效应”,因为“老鼠效应”可能会断送中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