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注重软建设



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一些地区在建设中只注重了硬建设,而忽视了软建设,硬建设偏硬,软建设偏软。在物质层面建设投入的力度大,在精神文化及制度方面投入的力度少;在有形的方面投入多,在无形的方面投入少;只注重了有形收入,而忽视了无形收入。如有人把新农村建设归结为“一看路,二看住,三看环境,四看树”等。新农村建设固然离不开硬件建设,但它并不等于硬件建设。清洁用水、沼气、电力、燃气、通讯、网络、消防设施、住房、道路、桥梁、水利、农业机械、文化娱乐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完成这些工作,只是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端,而不是意味着新农村建设的大功告成。新农村建设既要注重硬建设,也要注重软建设。硬建设是基础,软建设是主导;硬建设是形体,软建设是灵魂。硬建设与软建设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二者要协同推进。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注重软建设

早在民国时期,以梁漱溟和晏阳初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就十分注重农村软建设的投入,认为软建设是农村建设的实质。如梁漱溟在乡村建设运动中认为:“救济乡村便是乡村建设的第一层意义,至于创造新文化,那便是乡村建设的真意义之所在。乡村建设除了消极地救济乡村之外,更要紧的还是在积极地创造新文化。所谓乡村建设,就是要从中国旧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同时,梁漱溟认为,要在乡村建立起全新的社会组织。从具体过程来看,乡村建设应以乡农学校为主,通过教育使农民自觉,让农民自己去建设乡村自治、乡村自卫、乡村教育、农业改良以及风俗改良等方面,从而解决农村的社会问题。

  晏阳初认为:乡村建设的使命是“民族再造”。乡村是中国的经济、政治和人的基础,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他在《农民运动的使命》中指出:“中国今日的生死问题,不是别的,是民族衰老,民族堕落,民族涣散,根本是人的问题,是构成中国的主人,害了几千年积累而成的很复杂的病,而且病至垂危,有无起死回生的方药问题。”根据在农村从事平民教育的经验,晏阳初总结出了中国人的四大缺点即“愚、穷、弱、私”。这四种缺点是有因果关系的,即愈愚愈穷,愈弱愈私。由于这四大疾患的存在造成了“民族衰老、民族堕落、民族涣散”。针对这四种大病,晏阳初提出要在农村实施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

虽然乡村建设运动由于众多原因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乡村建设运动对农村软建设的重视应当是值得肯定的。

目前,我国农村软建设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注重制度的不断创新。制度创新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家庭承包制的推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伴随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社会经济自身也要向规模化、合作化和企业化方向发展,也就是要实现邓小平提出的两个飞跃中的第二个飞跃。要实现规模化、合作化和企业化,就要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首先,要探索有效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目前,有些学者主张土地应私有化。他们认为,应还农民以土地完整的产权,以便保障农民权利,激发农民投资农田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地的经济效率。但有些学者反对私有化,主张应稳定土地承包权。这一派认为,土地私有化会导致出现土地兼并,农民成为游民,土地在中国是农民最后的社会保障,它既是生产资料,又是农民的社会保障依据。笔者认为,土地所有权应国家所有,但国家对土地的所有权主要是体现在对使用土地有监督权,同时农户对土地具有永久经营权;另外,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权可不随户籍的变动而变动,并允许农户土地经营权进入市场流转。由于各地情况的不同,土地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应多元化,不能强求一律。其次,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它是国家落实行政管理、执行法律的主要依据。1958年1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不断深入,这种户籍制度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一是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它通过对劳动力要素流动的阻碍,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不利于社会生产发展。二是也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但户籍制度改革也要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这里涉及到就业、升学、社会福利、公共设施等许多方面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国家应实行统一规划、分类管理的原则。对农民进城,在城市规划上最好能集中安置在原来城市周围或城市内的某一特定区域,并相应完善学校、医院和各种公共设施,并进行分类管理,这样与原来城市居民产生的矛盾也较少,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另外,由于各地发展水平不一,户籍制度改革也可走多元化的路子,不一定要全国强求一律。再次,要加强农村合作制度的建设。有合作才能有规模效益,有合作才能有大发展。中国农村传统的合作方式主要是基于血缘的合作,而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合作应当是基于契约的合作。但在中国,由于厚重的家庭人情传统和现实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中国农村合作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所以,中国农民合作的理性化建设不能急于求成,而应需要一个过渡环节,这个过渡环节就是首先要发展和完善中国农村农户之间存在的以血缘人情关系为纽带的传统合作,而后在此基础上随着经济基础的不断改善和合作制度的不断完善,由此进一步推动中国农村由传统合作向现代合作的转变。

二是要注重各种知识的输入。要加大各种知识普及的力度,重点要普及法律知识、生活知识、科技知识等三大类知识。首先,要加大法律知识的普及力度。目前,我国的农民工犯罪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农民工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法律意识普遍不强、法律素养普遍不高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据调查,犯罪的农民工大多数人的文化层次不高,接受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又特别少,因而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甚至缺少必备的法律常识,往往实施了犯罪行为还不知道已构成犯罪。解决犯罪问题,除了要重惩治外,另外一个就是要重预防。普及法律知识是预防犯罪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次,要大力普及科学生活知识,特别是医疗保健知识。国家加大对农民的医疗经费投入是正确的,但通过普及健康知识,使农民注重自我保健,少生病,这也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在农村,青壮年大多出外打工,农村老人、妇女和儿童居多,农村基层组织可有计划组织一些针对老人和妇女等人群的健身活动。农村医疗改革,既要重治疗,也要重预防。再次,要大力普及各种科技知识。如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护耕地、防灾减灾等知识;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等新知识;提高农民环保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农业环境保护、无公害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化生产等知识;提高农民经营管理水平和适应市场经济能力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经济知识与技能等各种知识。

三是要重视农村人品格和伦理道德及信仰方面的建设。人的建设,对社会发展既具有手段意义,也具有目的意义。人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内容。首先,要注重诚信建设。目前,诚信问题是中国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农村社会也不例外。要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要解决诚信问题。市场经济本质是交换经济,所以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交换。而要保证和提高交换的有效性,遵守契约就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诚信就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伦理。农村要实现规模化、合作化和企业化,核心也是需要有诚信精神。因为规模化、合作化和企业化的核心是合作,而合作产生的底蕴也是诚信,因为诚信能降低合作的成本,从而也就增大了合作的收益。一百多年前,一位叫明恩溥的美国传教士在《典型的中国人》一书中认为:中国人勤劳又刻苦,但中国人缺乏诚信,若中国人既有勤劳,又有诚信,那么中国人理所当然能够成为地球上最兴旺的民族。有勤劳只会产生个体效率,而有诚信可产生整体效率。有勤劳没有诚信,结果就是假冒伪劣和坑蒙拐骗,有个体发展而无整体发展,最终导致个体和整体都得不到持久和长远发展。人们常说,勤劳致富,但若没有诚信,勤劳最多只能导致个人富和家庭富,但不能导致国家富,并且这种个人和家庭层面的富也是不稳定和不持久的。若既有勤劳,又有诚信,则既有家庭和个人富,也有国家富,而且这种富也是一种稳定和持久的富。诚信也是国家推进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无诚信的国民所构建的民主只能是伪民主和形式民主。同样,公民无诚信,法治社会也无法建立。法治社会的本质是遵守秩序,遵守秩序就是遵守众人的约定,所以,法治社会的核心也是要求公民要有诚信精神。勤劳和诚信是国家发展的两轮。其次,要加强传统美德和信仰方面的教育。例如,尊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农村,目前养老敬老却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据调查,在农村看到的普遍情况是,吃的最差的是老人,穿的最破的是老人,小、矮、偏、旧房里住的是老人,在地里干活和照看孙辈的是老人。通过调查表统计,老人与儿女分居的比例是45.3%,三餐不保的占5%,年节饮食与平日无别的达16%,93%的老人一年添不上一件新衣,69%的老人无替换衣服。有的儿女与父母同住一个院落,但一年也说不上一句话。再如部分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一些邪教趁虚而入等。据一位记者了解,在忻州市保德县莺村,每当村里有人家办红白喜事,就成了最大的娱乐活动。村里有人送葬时,一些迷信活动也吸引了村民的观看和参与,经济条件好些的人家办事时可以请一个小戏班唱唱戏、演演二人台。由于大多是草台班子,素质不高,不少黄段子、荤段子夹杂其中。在山西省兴县闫罗平村,一位50多岁的老党员告诉记者,“我们平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就是大家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地闲聊,更多的时间则是看电视,于是村里的一些人就信了教。”兴县康宁镇书记对记者说:“现在在一些村里,一些宣扬诸如‘哭就能升天’‘一人每天吃二两饭就行’的邪教在一些村里出现了。”“村里要集资办点公益性事业,很难收钱,村里许多人都不愿意交,但那些邪教的钱村里人交的都很积极。”另外,一个村民也告诉记者:“我们村,还有邻村的一些妇女、老人没事的时候就聚在一起练功,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去山上吸气(吸收仙气),大家围在一起又哭又唱,说是能强身键体,仅我们村练功的人就近百。”农村伦理信仰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方面,要加强整个社会的伦理信仰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调动农村自身的整合作用。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主导作用,要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农民生活方式向理性化和健康化方向发展。要注重农村人日常习俗的改造。习俗与文化价值观念是相互表里、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文化价值观念通过人们的习俗得以表现,习俗是文化价值观念的外在表现与形式。历史越悠久,习俗的沉淀就会越厚重,习俗对发展的阻碍就会越大,发展就越要重视对习俗的改造。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和儒家文化的一统天下,使与之相适应的习俗越来越深入到国人的意识深处,新农村建设必须要重视对习俗的改造。改造习俗,是农村人伦理合理化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通信地址: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邮政编码:730070  

作者职称:教授   

 e-mail:[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7584.html

更多阅读

新HSK为什么要取消合格线 14全国助理医师合格线

张泉慧张晋军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于2009年正式推出。其笔试分6个等级,一至二级总分皆为200分,120分为合格。三至六级总分皆为300分,180分为合格。其口试独立于笔试之外,分三个等级,总分皆为100分,60分为合格。相关信息见表1。表1:新HSK合

真扶贫 扶真贫 扶贫要注重“福贫”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造成贫困的因素,既有外界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因素。如何解决贫困,传统的思路主要是“富贫”,就是让贫困者富裕起来。从实际看,这种扶贫思路,虽然也取得了很大成绩,解决了众多贫困人口的

服装店生意不好妙招 农村生意要火爆,有哪些小妙招?

农村各地都有卖日常用品的小店,一些生意好的店除十分注重商品品种、价格因素外,也十分看重经营服务“偏方”的应用。  挖个压水井。农民劳动通常是一脚泥、一脸汗,挖一个压水井便于他们洗把脸、喝口水,人来人往,自然能多招揽生意。 置

声明:《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注重软建设》为网友見習治瘉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