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旗帜光辉的历程 改革旗帜引领光辉历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当2003年的改革春风开始在神州大地吹起的时候,对于在历史的泥潭中挣扎多年的农村信用社而言,它们或许并不知道这将是一段光辉历程的新起点;当历史的脚步推进到2008,当中国信合的旗帜正在向着现代化金融机构挺进的时候,在改革道路上急行军的山东信合人已经无暇去感叹改革的力量。“高举改革旗帜,前进,前进”,成为他们心中唯一的目标。

  对于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而言,2003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因为这一年开始的改革为他们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而2004年6月6日,则是一个让他们欢欣鼓舞的日子。这一天,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式成立,山东农信从此告别了“群龙无首、各自为战”的发展格局,开始向着新的发展目标进军。四年弹指一挥间,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山东省联社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他的四周岁“生日”。

  四周年本无特殊意义,但当我们重新检点这四年历程上的改革成果时,我们应该中肯地说: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走过了一段光辉的改革历程。4年来,山东农信社紧紧把握改革试点这一历史性机遇,迎难而上,锐意创新,主要业务指标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同行业的前列。截至4月末,全省各项存款余额4568亿元,贷款余额3497亿元,均由改革前的全省第二位跃居第一位;在全国同行业首家实现了储蓄存款通存通兑,开办了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服务,独自发行的“信通卡”也开通了境内外刷卡服务功能,实现了农村信用社的银行卡走向国际的梦想;创新支农方式,全面推行贷款证、信贷专柜等便民服务,农业贷款余额、新增额等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全国农信社改革的一面旗帜。

  改革激发活力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最早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成立后的大部分时间内,主要为计划经济服务,体制多变,职责不明,并承担了化解金融风险等政策性职能。到2003年,历史包袱沉重、竞争力弱、风险严重、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到了不改革就难以生存的地步。

  2003年8月,国务院决定进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山东被列为首批8家试点之一。2004年6月6日,山东省联社正式挂牌开业,揭开了全省农信社改革发展的新篇章。改革为山东农信社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4年间,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农信社各项业务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支农服务水平也实现了大幅提高,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主力军。

  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到位,管理优势和效果逐步显现。山东省联社成立后,在对全省农信社管理上坚持“不搞一刀切”的原则,根据各地发展实际,先后在14个市设立了办事处,并保留了青岛、潍坊市级联社的体制,重新组建了莱芜市联社,于2004年8月在全省基本建立了新的行业管理架构,全面履行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4年来,山东省联社以加强自身建设为前提,以防范和化解风险为核心,以“管风险、管方向、管队伍、管自律”为重点,积极加强和改进行业管理,推动县级联社向现代金融企业转变。

  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不动摇,深入总结,反复提炼,提出并逐步完善了具有农信特色的“一二三四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的确立,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加快了业务发展,全省农信社也由此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是资金实力明显增强,存规模接连跃上3000、4000亿元两个大台阶,存贷款余额分别比2003年增长1.2倍和1倍。银行卡发卡量达到708万张,卡存款余额达196亿元,跃居全省金融机构第二位。二是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4年来累计消化历史包袱206亿元,全部弥补历年挂亏的法人机构从2003年的17家增加到101家。三是经营效益持续大幅提高,2003年全省农信社统算实现了1996年后的首次盈利,2007年实现账面利润45亿元,比2003年增长44倍,县级联社实现全部盈利。

  在产权制度改革中,改单一的合作制为股份合作制,资本实力明显增强,同口径资本充足率提高22.6个百分点,达13.91%。全省共组建132家县级法人,经营机制的转化增强了县级联社的经营活力,4年来,共有24家县联社、合作银行被授予全省“良好银行”称号。在央行专项票据兑付方面,全省已有130家联社兑付专项票据130.2亿,占发行家数和金额的97%和99%,兑付面和兑付总量均居全国首位。

  “创新”服务三农

  在改革过程中,山东省农信社始终把提升“三农”服务水平作为出发点,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范围,使支农力度、广度和深度持续提高,实现了“把服务送到农民的心坎上”的目标。

 永远的旗帜光辉的历程 改革旗帜引领光辉历程
  创新利率定价机制。摒弃“一浮到顶”的做法,将农户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控制在合理水平,并对信用户贷款利率普遍实行优惠。2007年,在国家多次上调利率的情况下,全省农信社涉农贷款实际利率反而较上年下降11.81%,让利农户11亿元。

  创新贷款担保方式。为切实解决农民贷款担保难问题,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积极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探索实行经营权抵押、养殖水面使用权抵押、林权抵押以及海域使用权抵押等担保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山东寿光的三元朱村是我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如今一项由山东省农信社创新推出的新贷款担保模式——“村大联保体”贷款也从这里走向全省。这种贷款担保模式,充分发挥村两委的组织、领导作用,在无不良贷款的行政村,组建由村民自愿参加的“大联保体”。村集体设立风险保证金,为入会农户贷款提供担保,农信社对加入“大联保体”的农户贷款实行利率优惠。实施“大联保体”贷款后,村两委、农户更加关心贷款情况,农户之间对履约情况加强了相互监督,信用社农户贷款开始由单户管理转向批量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三方共赢,为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条新途径,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和好评。

  为帮助农村青年创业,2006年4月,省联社与团省委联合推出了“青春建功新农村—百千万农村青年创业计划”,由各级团组织筛选并向信用社推荐农村青年创业项目,信用社对符合条件的创业青年给与贷款支持。2007年,累计发放支持农村青年创业贷款25.55亿元落实创业项目12084个,扶持了一大批农村青年走上创业发展的道路。为帮助广大农村妇女开展创业活动,省妇联、省联社去年在全省开展了“信贷助推百万农村妇女创业行动”,妇联组织每年集中向农村信用社推介一批农村妇女创业项目,农村信用社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供5万元以下的“妇女创业小额贷款”、30万元以下和100万元以下的“妇女创业项目流动资金贷款”,并在贷款利率上给与优惠。省“三·八”绿色奖章获得者、新泰市汶南镇科技示范园负责人李玉霞,2005年3月承包示范园后,先后从信用社贷款20万元,建起了4座高标温室大棚,发展黑葡萄、草莓及金太阳杏等优秀果品种植项目,并建起了年存栏量100多头的猪圈,实行种养结合、综合利用,不仅自身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提高,而且带动了该镇林果业的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女状元”。

  做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一直以来,融资难问题,是中小企业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难以突破的瓶颈。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农户贷款难,被认为是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金融难题。近年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不断创新信贷机制、完善服务功能,通过搭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绿色通道、优化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创新担保方式等途径,有力地支持了全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搭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绿色通道。山东省联社指导各级信用社制定科学的、切合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评级授信工作。根据中小企业评定的信用等级,合理确定授信额度。在企业授信额度内,实行“一次授信、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方式,不再逐笔考察论证,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简便快捷的贷款通道。德州市农村信用社积极开展信用金融一体化服务,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辖内各联社与德州市企业信用评估咨询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制定企业资信评定标准,为在信用社开户的中小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提供贷款担保,信用社据此对企业进行授信,减少了操作程序,方便了企业贷款。

  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新途径。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我省农村信用社在积极办理资产抵押、保证担保贷款业务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改进担保方式的新途径,临沂、滨州、日照等市农村信用社创造性的开展了“担保联合体”和“信用联姻担保”贷款业务,提高了中小企业诚实守信意识,分散拉长了担保链条,使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临沂兰山农村合作银行积极推行联户联保贷款制度,将同一市场或同一产业的多个中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组成联保小组,小组成员之间提供能力之内的担保,不仅解决了“担保难”问题,而且使企业之间形成互相监督机制,增强了还款意识,有效化解了信贷风险,带动了整个中小企业群体诚信意识的提高。

  脚下的路还在延伸,山东信合人的改革步伐没有任何停顿。改革如同一面旗帜,在它的指引下,农村信用社从历史的泥潭中趟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前进,在改革的旗帜引领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信合事业将走出一段又一段光辉的历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7595.html

更多阅读

永远的ZARD zard怎么死的

永远的ZARD(坂井泉水 1967-2007) 日本各大媒体报导,流行乐团ZARD的主唱坂井泉水本月26日在住院的医院院区不慎跌倒,脑部严重受创后不治死亡.坂井除了是才女型的作词作曲家,曾创作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其中包括曾为邓丽君作词。2007年5月2

我把多少遗憾永远的留在了江西修水渣津镇 江西省修水县

我把多少遗憾永远的留在了江西修水渣津镇辽宁抚顺康庆山2015.07.15一个月前的今天,我从江西归来。一个月以来我还一直浸沉在《中华匡氏通谱审稿会暨第三次匡氏文化研讨会》那种其乐融融的匡氏、匡裔族人团聚欢乐、喜庆的热烈气氛

永远的俏黄蓉翁美玲 俏黄蓉的秘密修订

世人都爱翁美玲。爱她的娇憨可爱,爱她的天真率性,爱她的聪慧动人,一句话:爱她是永远的俏黄蓉。她的一生只有短短二十六载,但却给观众留下了无数的经典形象。  1982年,《十三妹》中饰演皇帝亲妹妹香格格,一个喜爱热闹、品性善良单纯的女

声明:《永远的旗帜光辉的历程 改革旗帜引领光辉历程》为网友專屬執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