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治理 减缓以及治理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思路



   前一阶段写了新一轮通货膨胀压力的原因分析,很多人问我,你光分析出原因有什么用啊,政府最主要的还是看你的治理办法是什么,他们(政府领导)对于原因的分析的关注是差一点的。于是我试着写了写治理办法,就算是对政府的一个政策建议吧。

    一部分消费品价格在短时间内波动,这并不是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更不是已经出现了通货膨胀的标志。所以我国目前尚不存在明显的现实通货膨胀,但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已经形成,这主要源于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深层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包括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强微观经济主体对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增长方面的约束力以及减少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等这些对通货膨胀有潜在和长期推动作用的因素。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使经济从根本上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才是解决通货膨胀压力的根本举措。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通货膨胀的治理 减缓以及治理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思路

1.继续完善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运行机制和调控机制,政府的调价时机和力度要把握恰当。

(1)继续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价格改革,努力实现价格监管的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政府应努力减少价格的直接管制,从管理具体价格为主转向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和条件。具体的说就是政府应进一步放松对市场价格的管制,使市场能够自由的进行资源的配置。

正如北京大学周其仁教授在《通货膨胀与价格管制:谨防一错再错》一文中提到,我们应该放松对物价的管制,即使在通胀的情况下,也要充分发挥价格机制调节供求的作用,特别不能用不当的价管组合来打击生产,那样只会助长通胀和通胀预期,从而延长甚至加剧通胀。

价格管制的效果是偏离市场供求决定的价管制会产生不平衡的“缺口”。例如,一般来说,政府管制的价格水平如果高于市场供求价,比如商品在市场上的价格是20元,政府出于一些原因认为偏低,非规定要30元才可以成交,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就要减少,供给量就增加,于是出现供过于求的“缺口”。反之,管制价格低于市价,就出现供不应求,因为此时需求变大而供给变小。同时,价格管制还分为上限价格管制和下限价格管制。上限价格管制是指政府不准卖得贵,效果是抑制生产,减少生产和供给的意愿。反之,下限价格管制指政府不许东西卖得便宜,效果是鼓励生产、增加生产,造成供大于求。

周其仁教授在《通货膨胀与价格管制:谨防一错再错》一文中提到几个例子来充分说明了政府对价格管制的后果或者危害,在这里我们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引用并分析。他将例子分为上限和下限的价格管制。

首先在上限的价格管制中,提到了电力,电是我国非常基础的商品,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的,但是在电的定价方面,产生矛盾已经有很多年了。发电用煤的价格政府已经放开,形成了市场价格,但电价还由政府管制。市场煤价一直在变,可是政府决定的电价就远不能灵敏反映市场供求。2007年以来,电煤的价格大幅上升。例如浙江绍兴的电煤要820元/吨,广州更高达1000元/吨。这样的话,如果继续维持电价不变,电厂发电就没有任何的积极性可言。我国政府将发电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但是煤与电在价格以及市场供求上的矛盾早就存在,再加上通货膨胀一来,为了抑制物价上涨,政府更加不敢同意电价的提升,这势必使电的供不应求更加严重。其次是粮食,本轮通货膨胀虽然由于粮食等食品的价格大幅度上升所引起,但在全国市场上粮食价格上涨的幅度较低,差不多是所有农产品中价格涨幅最低的。2008年1月份的价格指数,肉禽升41.2%,猪肉58.8%,鲜菜13.7%,粮食只5.7%11。粮价涨幅最低,是因为从07年下半年后,国家粮库向市场大量拍卖粮食,压住了市场粮价的上升。但这样对未来的粮食生产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政府靠大手拍卖库存,对象对粮价实行了上限的价格管制。但是政府对待别的农产品如食油、猪肉等,并没有使用同等的调控手段。这样在市场上的反映就是粮食的相对价格较其他产品的上升呈现偏慢的趋势,成为一个“低谷”。这对来年的粮食生产,就不是刺激增产的,而是减少生产的信号。加上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品如化肥、农药,也不能靠卖库存压价,所以这些投入品价格涨得远比粮价凶。

最后在下限的价格管制中提到了土地,提到维持国家征地和独家向市场供应建设用地的体制,实质上也是一种对土地要素实施下限价格管制的制度。它人为降低了土地供给之间的竞争,推高了地价。地价是不能决定房价的,只有供求才能决定房价。不过给定市场对房屋的需求,地价越高,结果就只有高价位的房屋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房屋的成交价就都是高价位了。我国政府一方面希望房价不要升得那么快,一方面又规定土地决不能卖得便宜,这岂不是自欺欺人。

这就是我们的政府对市场中生产者的要求:出售之物不得低于市价,投入之物又必须高于市价。这种两头挤压生产者的结果就是最后生产者推出市场。这种情况正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流传在江苏民间的口头禅,“议价饲料平价猪,谁养猪谁是猪”。

所以我们最后的总结就是面对通货膨胀我们应该政府放松物价、市场促进生产。

(2) 加强对一些重大服务项目价格的管理和监控。由于市场秩序混乱,监管机制不健全,在一些领域,特别是服务业,价格垄断、价格欺诈现象还较普遍。但同时由于一些服务项目的价格需求弹性不大,并且其价格水平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一些低收入群体的切身利益,因此,对这部分服务项目的调价时机和力度要谨慎把握。

(3) 进一步加强对国际市场价格走势的分析和预测,特别应加强对粮食、原油、煤炭、钢铁等重大产品和一些基础原材料价格的监测,建立具备全面性、连续性、及时性的价格监控体系和预警系统,从而为我国制定和调整外贸政策,理顺价格体系和改革价格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 增加粮食生产,提高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副产品的供给。

第一是要把粮食价格稳定在合理水平上,努力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使得农民种粮能够得到利润。第二是要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做好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或取消农业税税率的工作,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第三是要从根本上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副产品的供给,从而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成为一个具有商业战略部门,但这一部门又是一个经济性质上比较特殊的产业部门,即农业生产由于空间分散,受自然影响很大,投入产出的比率较低。因此,要受到一些特殊的政策给予扶持,但目前我国耕地面积每年不断减少,大批农民弃农经商,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出现萎靡状况,粮食供给压力不断加大,而粮食的需求则因人口的持续增加和工业的连续发展迅速扩大,从而使近年的通货膨胀总是由粮价和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扬开始。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该从根本上弥补、调整农业政策,增加农副产品的供给,为抑制通货膨胀提供物质基础。第四是进一步加大农村投入,加强农村供水、供电、交通道路等基础建设,改善农民生产、销售环境。

3.减少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过剩,解决资产价格上涨引发的通胀压力。

中国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是两个供给不足: (1)能够选择的资本品供给不足,导致很多资源性产品的定价尚未市场化,市场上能够投资的工具有限,导致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资产,其结果必然是资产价格上升。因此,我们应该增加高质量的资产供给,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推动市场化改革进程,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里实现资产的市场交易和市场定价,进而增加优质资产的供给,缓解资产价格上涨引发的通胀压力。(2)市场制度和企业制度供给不足。主要体现在市场交易投机倾向严重,缺乏长期投资的动机。所以我们要健全市场制度、企业制度和资本品的定价机制,有效地抑制资本市场短期炒作带来的流动性。完善的市场制度可以有效地抑制各种游资的短期牟利行为,健全的企业制度可以给投资者带来长期投资的信心,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可以保证资本运行顺畅高效。这些不仅是减轻当前通胀压力手段,更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

4.科学合理地分析房地产市场、调控房地产价格。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其本身就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提供的产品又兼具投资和消费的特点,可以说是耐用消费品。因此,在各个国家经济起飞和成长的阶段,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是最容易产生的,往往形成资本拉动房价、房价回报资本的怪圈。因此, (1)必须完全了解房地产市场的产品结构,严格将用于消费和投资的房产分开,使他们在不同的层面上定价,用不同的方法调控价格。(2)必须严格控制市场准入。从信贷和土地两个部门入手,调控整个行业的投资过热的冲动;控制作为投资的房地产价格,增加用于消费的房地产供给,使作为消费品使用的房地产价格稳定性下调,进而在缓解由于房地产市场价格升高所造成的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问题,减轻由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所形成的通货膨胀压力。

5.在结构上减少贸易顺差,解决流动性增量引发的通胀压力。

中国由于外汇储蓄所导致的流动性增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货币问题,因此,除了人民币升值以外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只会对现有的市场流动性过剩存量起到作用,却无法对不断增加的市场流动性过剩增量进行抑制。同时,短时期内人民币的迅速升值还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直接危害经济增长的基础。因此,我们在短期内必须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投资、产业政策等手段,在保持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调整进出口结构,抑制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产品出口,增加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进而逐步减少贸易顺差额度,这是从根本上减少流动性增量的最佳办法。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币值的变动对经济带来的损害,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缓解了基础货币供给不断增加的困境。长期看,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结构,我们必须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切实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体就是使消费拉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相对完善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只有这样才是我们的根本出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7672.html

更多阅读

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精准扶贫存在问题

二、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小城镇发展的速度很快,但由于其成长具有特殊背景,即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加上一些乡镇干部急功近利扩大财源的心态,我国小城镇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走一点弯路,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我们选

阴极保护的主要装置 阴极保护原理

阴极保护的主要装置有:绝缘法兰、测试桩、检查片。阴极保护还需要电源设施,辅助阳极,或代替直流电源的牺牲阳极等。  一、绝缘法兰  绝缘法兰是在管道上安装的具有电绝缘性能的法兰接头。它包括一对钢质金属法兰和法兰间的绝缘密封

安利纽崔莱钙镁片的主要作用和使用人群 安利纽崔莱钙镁片假

安利纽崔莱钙镁片怎么样?安利钙镁片最主要的成分是钙和镁,具有促进生长发育、降低血压、维护神经以及缓解经前综合症等效用,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以及更年期女性,具有显著的保健功效。  安利钙镁片既促进生长,又可防骨

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环境的现状

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1) 生态破坏① 生态破坏的表现生态破坏就是对生态平衡造成的直接损害。生态破坏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类活动造成的。相比之下,自然原因造成的生态破坏的频度较低,在地域上也有一

声明:《通货膨胀的治理 减缓以及治理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思路》为网友且醉待山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