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前一篇文章谈到校长的威信问题,今天我想说说校长的能力,校长能力是校长威信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可以说,一定的威信又是一定能力的保证。建立领导者的威信不是为了校长个人的某种需要,而是要使做校长的能够充分发挥他的才能,把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办好。在这里领导者个人的能力品质便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人的能力是由许多复杂的成分结构而成的。它包括文化教养的高低,社会经验的深浅,专业知识的多少,智能才华的大小,意志性格的强弱等等不同质量和数量的成分有机地结合起来,便形成了各人不同的能力素质。不同的能力素质适应于不同的职业和不同的工作性质;能治国的不一定能治家;善于发明创造的不一定能维持好交通秩序,大学教授不一定能当好小学校长。那么,作为小学管理者的校长,对他们的能力品质应当有些什么最基本的要求呢?我认为校长的最基本的能力品质应当是善于培养与开发“教育力量”的能力。所谓教育力量,主要是教师的力量。家长也是教育力量,不过,归根结蒂也须教师去组织和指导。教师的教育力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教师积极性的高低;第二层次是教师教育行为吸效教育成分的多少;第三层次是在全校教育和教学活动中,有效教育成分的利用率的大小。
教育质量的高低,当然首先取决于全体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这是比较稳定也是第一位的因素。不过,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往往不是两、三年内能见功效的。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教师的精神状态对于教育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是一个可变性较大,见效较快的因素,而且由于它的改变,又会加速第一个因素的改变。因此有能力的校长不是整天价愁叹教师教学水平的不高,而是抓住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环节,去推动工作和提高师资水平。
优秀的校长首先是有能力激励教师的事业心和工作热情的校长。他们关心教师,熟悉教师的工作情况和进步情况,爱惜每个人的点滴进步,如数家珍,关心每个人的缺点、错误,如疾在身。这样才能激励教师振奋精神,努力工作。
校长听课,是激励教师的一种方式。校长不一定结每一学科都能精通。比如我校校长,他上课还不如一般教师(因为多年未上课的原因),但他善于激励教师,和汉高祖刘邦一样知人善任(文不如张良,带兵打仗不如韩信,但两人都为他所用),其实治校和治国也有相通之处。校长可以向水平高的教师请教,请他一同去听课,先听他的意见,逐渐自己便会高明起来。重要的问题在于了解!了解本身就包含了鼓励和推动。固然在教师中埋头苦干,不求人知的人是不少见的,但大多数人对于领导上了解和信任却是很关注的。因为这种了解,是代表组织的,对于象教学这样复杂的,并不立竿见影劳动,尤其是必要的,在这点上我校的校长是做得不错的。
如果每个教师对待工作都有高昂的热情,学校工作就有了朝气。这时,领导者就应当着手于第二个层次的工作了。从教育效果上看,教师的教育(包括教学)行为不一定都是有效的(正数),有无效的(零分),也有反作用的(负数)。假如把某一教师一定时间内的教育行为按正、零、负的记分加以计算,它的总合就是有效成分。调动教育力量的第二步工作就是要提高全体教师有效因素的总分值。社会上往往有一种偏见,似乎教育孩子就像生孩子一样,谁都能行,似乎教育就是教知识和讲道理。这种偏见给许多新教师甚至老教师以很大影响,使了们轻视教育科学,不研究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认真备课,不研究教育教学方法。这造成许多不良的后果。因此,能否使教师摆脱这种偏见,真正把教育工作当作灵魂工程看待,尊重教育科学,学习教育科学,这是考验校长能力的重要标准。
引导教师多读一些教育书籍和论文,组织一些专题讨论或搞一些教育科研,这是一种办法。但也会遇到一些抵制(我校目前就遇到这种情况),把这种学习当作纸上谈兵,说它是繁琐哲学,说它迂缓无当等等,不易坚持到底。我认为比较切实有效的办法是校长通过正常的工作检查,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把正与负的教育因素加以对比,提出问题,改进教师考评制度,以此推动教师自觉探索,自觉读书。教育是在学习和探索中进行的。在课堂,不注意教学的反馈信息,那些书本上的教学原则就一齐失灵了;在德育上,不对学生的社会影响、个性特征和思想动态作具体的调查研究,就无法选择有效的教育手段。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工作就是一种实验性的科研工作。任何一种教育理论,对实际工作都只能提原则性的建议,而不可能开出具体的处方。要想真正提高教育的有效成分,就必须启发教师每事每时开动脑筋,把工作和思考结合起来。另方面,在探索中前进,也是学校工作的生机所在。如果想使教师积年累月地始终对那些似乎平凡枯燥的工作保持兴趣和热情,那也必须首先把他们变成教育工作的探索者。在探索中前进,才能兴致勃勃。在这里,校长应当作出榜样,应当是教师的教师。如果说,一个校长不一定对各学科都是内行,那么,他对教育科学却必须是通晓的。
第三个层次,即把一切有效教育因素最经济最合理地组织起来加以运用,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最佳效果。这就是学校管理科学所追求的目标。
学校这个客观事物存在着两重属性:一是社会性。它上至国家大事,下至饮食起居,凡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各种思想认识,道德风气问题都不可避免地要在学校里有所反映,有所影响。因此,要想办好学校,首先要把它办成社会的楷模。要通过政治学习和民主讨论的方法,说服教育和批评自我批评的方法,树立榜样和奖励先进的方法提高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积极时取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并抵制一切歪风邪气的不良影响。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方面主要应由学校党支部来领导,同时也要求校长能起到领导和带头的作用。
学校的第二重属性是:它是一个专门的教育职能部门,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是人民付托给学校的任务。学校办的好坏最终标准就是看它履行这一职责的效能如何。这就是进行科学管理的目的。所谓把一切有效的教育因素最经济最合理地组织起来加以运用,就是按教育规律办事,知人善任,职责分明,工作有计划、有检查,讲求效率,不稿形式主义和无效劳动。校长的管理才能主要是在工作中有意识地锻炼出来的。首先要进行掌握主动的习惯。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规定长期和短期的工作目标,坚持按客观程序去规划工作的步骤和方法;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原则和各项工作的条理性。这些都是科学管理的起码条件。常见到一些管理混乱的学校,校长除去开会时间,如果没有教师、学生、家长……来找他处理问题,他便在办公室,似乎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这样的校长并非不知计划管理的重要,而是因为目标不切合实际,步骤不符合客观程序,领导思想“单打一”,过不了几天,他的计划便行不通了,于是便陷入招架应付的困境。为了提高校长的管理能力,应当提倡多学习一点管理理论。这对于管理思想的科学化是大有益处的。
我认为做一位优秀的校长是不容易的。这是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多种社会因素影响之下进行的,如果教育不能超脱于环境,驾驭环境,则其究竟能否起到“主导”的作用,尚未可知,而作为一个校长要把许多不同思想、品德、知识和能力的教师培养并发动起来,形成一个具有同一目标,具有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工作热情,认真的志同道合的集体,这又是一件多么艰巨复杂的任务呢!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对事业的满腔热忱是很难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