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防止“滞胀”



(2008年4月27日在“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讨会上的发言)

美国次贷危机究竟影响有多大?会否波及中国?这是当前各界非常关心的焦点问题。当前主流观点是,次贷危机已经引发全球金融震荡,将拖累全球经济。例如,清 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盛亚太区董事总经理胡祖六认为美国这次危机波及面之广,程度之严重,恐怕是从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深重的一次金融危 机。

我对美国的形势相对乐观,认为它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没有预计的那么大。因为,它直接拖累的是美国房地产以及相关产业。但就总体而言,次级贷款危机并非整体经 济的危机。在美国房地产及金融业暂时衰退的同时,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农业、矿产资源业、能源业等产业却因次级贷款危机令美元大幅度贬值而出现繁荣,从而一 个行业衰退很快被另一些行业的繁荣所替代。从两个指标可看出,美国经济形势没有一些学者和媒体所想象的那么糟糕。美国3月制造业指数由二月份的48.3% 上升为48.6%,好于预期的47.5。美国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64.5%,还不够低。所以,你可以说美国经济衰退了,但这只是一个行业的暂时衰退, 但从整体看,其他行业却因祸得福,走向繁荣,从而淹没了此衰退。

但是,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个影响,也许是间接作用的,或者说,它就如压死骆驼的那根最后的稻草。中国经济本身存在一些不容忽 视的问题,在2006年的时候我写过文章说中国经济很有可能走向滞胀。所谓滞胀就是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这一次,美国次债危机,很可能进一步加剧了中 国滞胀的程度,这个结果也许是难以估量的。

关于滞胀,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是通货膨胀,一是经济停滞。

现在的通货膨胀率是非常高的,最近两个月的CPI均超过8%。通常理论界认为中国通胀的警戒线是3%,现在却到了8%,可见通胀到了必须重视的地步。

当然,我国的CPI是非常保守的,算法是有问题的。比如说住房支出,在美国,占42.427%,而我们国家呢,居住这一块是13.2%。我看到其他的数据 是,我们国家的居民支出结构里头,很多家庭超过40%。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比如说把我们实际家庭支出比重较大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充分考虑进来,增加 权重,也许CPI不是现在的8%,而是15%或者更高。

中国CPI为什么这么高呢,咱们不谈实际是多少,按照统计局的CPI构成来看,涨得比较快的还是粮食和它的下游产品,一季度中国的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 25.5%,粮食价格上涨就带动了食用油、肉类等产品价格的上涨。当然,生产资料价格也在暴涨,石油、能源、矿产资源等价格的上涨,导致钢材等下游产品的 成本上涨,并导致产品价格的上涨。

而这些价格上涨,属于输入型的,主要从美国输入的。

美国为了化解次级按揭贷款危机,运用美元贬值等措施,刺激美国产品的出口,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还导致以美元标价的全球大宗农产品及石油原材料价格上升,控制全球主要农产品及期货市场的美国企业大获其益。

由于我国货币发行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美元,从而美元贬值,人民币就相对升值,直接受损的是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间接导致中国流动性过剩,从而加剧通货膨胀。

中国的外汇储备上升速度很快,且绝对数量大。2003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为4032.51亿美元,2004年为6099亿美元,2005年为8188.72 亿美元,2006年为10700亿美元。2007年高达1.528万亿美元,其中90%是美元。由于人民币升值,仅仅2008年2月份一个月间,美元相对国际主要货币就跌去了2.6%,则2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就蒸发357亿美元,相当于中国1月份贸易顺差的近两倍。

另一方面,中国对人民币汇率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企业和银行的外汇,要无条件地接转给中央银行,也就是说每进来一亿美元,国家收购以后,就要投放7亿 人民币出去。所以,外贸出口增长了,顺差不停地攀升,外汇储备就大增,中央银行收购外汇以后,就投放人民币。中国货币供给量增长很快,到2007年底, M2的余额是40.3 万亿元,同比增长16.7%,M1的余额是15.3万亿元,增长21%,M0的余额是3.03亿元,增长 12.1%。同时,到2007年末,金融机构贷款比年初增加 36323亿元。货币供应量增长太快,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再看经济停滞问题。理论界通常说,中国经济增长依靠“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外贸。但是,此贷危机之后,美国采取的美元贬值、逼迫人民币升值等措施,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一是外贸。在国际上,“中国制造”(China Manufacture)颇为有名。中国被称为“世界的工厂”。这很大程度上归于中国出口产品。据统计,中国外贸依存度呈现迅速上升的局面,例如1999 年分别达到34%左右,2003年达到60.05%,2006年达到80%。而此次美国次债危机之后,美国采取货币贬值并逼迫人民币升值的措施,直接打击了中国的外贸,可能摧毁“中国制造”。

因为,中国能够参与国际分工的部分仅仅限于附加价值很低的部分。我们曾核算过:美国市场上销售的诸多中国制造的产品,在生产销售的链条中,中国生产企业只获得10%的利润,其他90%都被海外商人拿走了,因为中国并不拥有专利等知识产权以及核心技术。

而这微薄的利润,将因为人民币升值而很快化为乌有。例如,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8年2月,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值为103亿美元,较本年1月相比减少32.9%。亚洲银行最新研究报告更是认为,中国的出口增长将从2007年的26%降至2008年的19%。

对美国出口减少是我国贸易顺差减少的一大因素。一季度,中国对美国出口534.5亿美元,同比增长5.4%;从美国进口202.2亿美元,同比增长26.6%。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332.3亿美元,同比下降4.2%。

再看消费。从1995年开始,中国消费资金缺口都在万亿附近动荡。例如1997年缺口12248.27亿,2003年缺口8824.92亿。可是,消费不 振的情况下,粮食、食用油、肉类、住房等价格大幅度上涨,促使本来就低迷的消费更加衰弱,从而进一步大幅度减少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按照一般的理解,消费基金是指居民的可支配收人、企业留利中的消费部分和财政性消费等三部分。不妨用工资收入占GDP比重来参照。我记得80年代的时候, 工资收入占GDP比例超过20%以上。据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7)——盈利能力与竞争力》,1990年—2005年,我国劳 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低到41.4%,降低了12个百分点。

劳动者报酬占的比重日益下降的同时,粮食以及下游产品食用油、肉类等,住房,以及其他多数消费品的价格实际上都在上涨。

 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防止“滞胀”
从这个角度,也能看出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在逐渐减弱的。

我们再看“三架马车”的第三个因素,投资。

由于能源、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土地等价格的上涨,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等因素作用下,投资成本大幅度上涨,加上中国税负很高,投资成本应该在世界上排的比较靠前。

如果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话,投资成本明显加大,相对的也会减少企业的利润,企业的投资必然会逐渐的减少。

当然,我们可能说中国这么多年经济增长主要是政府投资拉动的,或者说政府投资在其中占的作用非常大,短期来看可能会这样,从一个长期趋势来看,政府投资不会太多的考虑消费者的需要,就有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投资增长率有24年超过10%,逐步使经济从短缺中解放出来。但问题是,由于投资增长长期超过消费增长,尤其是过去八年里连续如此,从而积累了大量产能,远非当前的国内需求所能消化。

现在看来,过剩情况已经比较明显。以房地产业为例,空置率大致能反映房地产的过剩程度。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的商品房空置1.18亿平方米。

政府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非常大,造成了GDP数量的较快增长,但这不一定意味着整个居民生活质量的相应提高。而且这个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趋势不可以持续。 4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显示,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是8.6%,比去年同期高了将近三倍,如果扣除掉投资价格指数的 话,一季度实际的投资增长速度只有15.9%,比去年同期的增长速度下降了6.6个百分点。此外,最近几年,投资的增长速度基本上每年超过20%,今年一 季度,投资增长的速度首次是低于20%,这也可能是一个信号,表明经济开始转折。

还有一个数据可以作为参照,不一定准确。一季度的资金来源中,利用外资的只有856.81亿美元,比同期下降了1.5个百分点。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利用外资也是首次下降。

更糟糕的也许是投资结构。房地产行业这几年吸纳了本应该发展其他主要行业的资金,导致其他产业投资不足,而今年这个程度进一步加剧。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创出新高,是34.7%,占全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28.8%。

总之,中国经济本身的问题,加上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现在我们经济发展隐藏着特别大的风险,特别是导致滞胀程度的加剧,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加以解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7776.html

更多阅读

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精准扶贫存在问题

二、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小城镇发展的速度很快,但由于其成长具有特殊背景,即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加上一些乡镇干部急功近利扩大财源的心态,我国小城镇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走一点弯路,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我们选

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环境的现状

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1) 生态破坏① 生态破坏的表现生态破坏就是对生态平衡造成的直接损害。生态破坏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类活动造成的。相比之下,自然原因造成的生态破坏的频度较低,在地域上也有一

电子商务当前面临的安全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消费纠纷解决途径

电子商务当前面临的安全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兴湘学院省市:湖南省湘潭市邮编:411105摘要: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现代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由于Internet的开放性,安全问题仍然是制约

声明:《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防止“滞胀”》为网友花花公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