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治天下 部下相互扯皮怎么办——《半部论语学管理》



 2,38,部下相互扯皮怎么办

  【原文】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5.21』

  【译文】

  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半部论语治天下 部下相互扯皮怎么办——《半部论语学管理》
  【评析】

  孔子根据遇到问题是求诸于自己还是求诸于别人来作为判定一个人属于君子还是小人。仔细想象,在企业管理中还确实如此。

  我们都知道,企业是一个整体,一个企业管理得好坏,一个关键的指标就是看这个企业整体的协调配合程度如何。配合程度的高低,自然直接与管理者的水平和素质有关。在那些管理者素质比较低下的企业,我们通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了问题,尤其是牵涉到几个部门的问题,每个相关的管理者,往往都是首先“求诸人”,从别人的身上寻找问题的责任,努力证明别人怎样做得不好,才导致这样的问题产生。对于自己部门的责任则轻描淡写地一句带过,同时不忘提醒上司,其他部门如果不改善,不管我们怎样,都无法解决问题。有时候甚至会出现这样的让人哭笑不得情况,仿佛每个人都知道其他部门应该怎样改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的部门应该怎样改善。

  我们经常听到“换位思考”的这样的说法,有一次我看到一位把这个观点发挥到了让人不敢相信的程度。一位管理者在对其他部门的负责人大肆批评了一顿之后,理直气壮地指着对方说:“你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理解我们对你们的要求和期待是怎样,不要老是把责任推到我们身上。”原来,他是把“换位思考”用来要求对方了,不知道“换位思考”是只有在要求自己的时候才有意义。如果每个人都要求对方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那与每个人都只强调自己的观点,拒绝考虑别人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呢?

  因此,不管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观点也好,“换位思考”的观点也好,都是要求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反省自己,要把解决问题的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的努力上来考虑,而不要去指责别人,或依赖别人。在出现问题时,每个部门的管理者都应该主动反省自己和部门在这件事上有什么做错的地方,以及有什么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其他部门的问题和责任,让其他部门自己去反省去思考去改善。除非对方真得不知道错在哪里或不知道怎样改善,真心希望你给予指导的时候,你给对方你的意见。

  许多企业每个月都会召开一次质量报告会,在会上每个部门不但要报告本部门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还会提出下个月的改善目标和具体的措施。有趣的是许多管理者在这时候提出的往往不是自己部门怎样进行改善,而是会提出要求其他部门怎样改善,比如要求购买新的设备,要求更换生产材料,要求设计部门改善工艺等,就是不谈自己的部门怎样来进行改善。对其他部门的改善要求当然也可以提,但是那不能作为本部门下个月的改善主要活动,只能是本部门改善活动的一个辅助要求。

  是把解决问题的立足点放在自己身上,还是推到其他人身上,实际上反应的是一个管理者的素质问题、能力问题、自信性问题、工作主动性问题。这可以成为我们考察一个管理者素质高低的重要方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7898.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半部论语治天下 部下相互扯皮怎么办——《半部论语学管理》》为网友偏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