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共识表情 2004年中国经济五大悬念 经济争论难以达成共识



   “2003年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一年。”在2003年12月26日举办的一次座谈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如是评价。国家统计局没有按照惯例在岁末公布当年GDP的预计数,不过,按照邱晓华早些时候的预计,2003年中国GDP增长率将达到8.5%。

  2003年关于中国经济的争论之多是多年以来未曾遇到的,不止一位经济官员和学者这样感慨。尽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争论的声音似乎已渐渐平息,然而,对于形势判断的分歧依然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说:“就像医生诊脉一样,现在还没有达成共识。”

  或许正因为如此,中国经济的列车是承载着一系列悬念进入2004年的。

  悬念之一:高增长是否会持续?

  不同的机构和学者为这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美国投资银行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给出了迄今为止最乐观的估计,在其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将中国经济2004年的增长率调高至9.5%。高盛专司中国经济研究的经济学家梁红说,她相信这只是中国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开始,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为8%-9%,如果考虑到1997年以后数年“七上八下”的不正常局面,即使增长率反弹至9.5%或者10%也是合理的。这个预测已经考虑到央行的收缩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摩根士丹利却认为中国经济将减速缓行,将2004年的GDP增长预测调至7.8%,2005年为7.5%。摩根士丹利首席亚洲区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中国将采取收紧银根的举措,中国的出口也将减速,从而降低银行系统的流动性。信贷供应减少将有效缓和2004年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的增长势头,投资的减速将大幅度拉低中国的进口需求增长。

  中银国际在2003年末发表的研究报告称,2004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强劲增长,GDP增长率可达8.5%。报告认为,2004年,虽然固定资本投资与出口的增长可能出现放缓,但国内消费将推动经济发展。

  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副主任徐宏源对本报记者表示,2004年经济增长速度将略低于2003年。他预计GDP增速将维持在8.5%左右。持相似观点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室主任袁钢明,他预计2004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在8.5%-9%之间。不过他强调,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是看是否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他说,2003年货币政策的大方向是宽松而积极的,这是经济增长加快的决定性因素。

  悬念之二:通货膨胀是否重来?

  对于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担心贯穿2003年,争论也一度趋于白热化。而2003年下半年粮食、能源价格的上涨则加剧了人们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心。徐宏源说,2003年消费物价指数(CPI)上涨预计在1.1%左右,不过价格上涨主要是非货币因素引起的,是局部的、结构性的供求失衡导致的价格上涨。他认为,2004年上半年物价还会缓慢上升,但是随着汇率压力的逐渐消除,国内供求关系的逐步缓解,下半年物价水平估计会稳住,甚至出现下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召注意到,2003年,我国明显出现了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大大高于消费价格指数的现象,而先期指标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上涨并没有完全拉动滞后指标消费价格指数的快速上涨。他认为,原因是由行政主导的投资以及由国债带动的投资的迅猛增加并非以市场化为导向,所以很难转化为最终的消费需求,从而使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的传导链条断裂。因此,不能排除形成新一轮供给过剩从而使经济重新回到通货紧缩的可能。

  2003年12月28日,在“中国经济与金融发展论坛”上,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柳欣预测,消费物价指数涨到2%到3%就不得了了。他说,这些年有效需求不足,低收入阶层工资上涨很慢,2003年的增长主要是投资的高增长拉动的,在低收入阶层工资涨幅不大的情况下,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存在。

 达成共识表情 2004年中国经济五大悬念 经济争论难以达成共识

  不过,梁红表示,2004年中国通货膨胀将可能比人们想象得要高。高盛预计,2004年中国平均CPI为3.5%,年底将达到4.5%。但是,梁红说,这种价格的恢复性增长并不意味着经济过热。实际上,在刨去食品和能源之后计算的核心CPI为2.0%。

  袁钢明也认为,如果我们把CPI上涨3%作为警戒线,就很可能回到紧缩状态。他认为,与过去相比,宏观决策部门对通货膨胀的警戒线已有所放松。比如2003年11月CPI达到1.9%,央行也没有采取收缩政策,而在2001年,CPI超过1.7%时,央行就采取了强力收缩的调控政策。

  不过,安邦集团研究总部分析师关鹏认为,2004年,不排除短期内出现市场恐慌、原材料价格飙涨的情况。他说,在汽车、房地产等行业高速增长的拉动下,2002年以来新上马了很多重化工业项目,产能扩张速度已经超过了需求的增长速度。估计到了2004年底,一批新工厂开始集中投产,由于原材料的供给能力短期内很难迅速扩大,这将推动原材料价格继续上升。

  悬念之三:加息可能性有多大?

  徐宏源表示,利率水平主要是由消费物价指数(CPI)决定。由于2004年上半年价格上升压力加大,在新粮上市之前,粮食价格降下来的可能性也不大,估计上半年CPI将上涨3%左右,因此,加息压力是比较大的。但是他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应提高利率,否则会对国债和股市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召说,出于对通货膨胀率超出3%以上的整体经济过热的担忧,2004年中央银行提高存贷款利率水平完全可以理解。不过他说:“这恐怕不是最优方案。”他认为,中央银行紧缩货币的方法实际很难对扩张性财政诱导的行政性投资过热产生紧缩作用,最后受到紧缩影响的只能是市场主导的投资行为,从而使全社会投资效率进一步下降。

  梁红说,只要时机选择恰当,加息并不是一个利空消息,而是利好消息。她预计明年下半年可能加息,但不会超过50个基本点,即0.5%.

  银河证券高级经济学家苑德军认为,货币政策2004年仍将保持“稳健”的主基调,所以,利率水平即使变动,也仍将以“微调”为主,不会大起大落。

  悬念之四:人民币会升值吗?

  2003年,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论几起几落,最终在中国领导人“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的声音中暂时平息。不过,2003年12月22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的2003年第四季度例会传出的信号,在人民币是否会升值这个问题上给了外界丰富的想象空间。

  此次例会在强调应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提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是央行货币政策报告首次使用这样的提法。外界猜测,这是人民币有可能在2004年温和升值的信号。

  梁红认为,在考虑加息之前就应该考虑调整汇率,如果现在调整,人民币升值是肯定的,而汇率调整本身就可能平抑通货膨胀。

  苑德军则认为:“在不远的未来,人民币面对的可能不是升值的压力而是贬值的威胁。”他说,就对内部门看,人民币存在相当大的贬值压力。原因之一是国内银行体系庞大的不良资产最终肯定要由国家“埋单”,而这必然构成强大的通胀压力,是导致人民币贬值的最重要因素。而从对外部门看,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这主要表现在我国拥有较多的外汇储备。但从现实情况看,对内部门的贬值压力要大于对外部门的升值压力。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咨询部彭立新认为,由于出口退税新政策的实施,2004年出口肯定会放缓,增速大约是10%到15%。2004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应该还会保持稳定,但是,如果到下半年出口依然保持高增长,可能导致汇率的轻微浮动,人民币可能会轻微升值。

  悬念之五:积极财政能否淡出?

  2003年,长期建设国债增发规模达到1400亿元,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不过,很显然,连续实行了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说,如果积极的财政政策在2004年退出,那中国经济将面临一系列难题。首先是利用国债资金兴建的一大批工程项目,还有不少项目尚在建设之中。根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字,完成这些在建工程所需的后续资金需要5000亿至6000亿元。如果积极的财政政策退出,将会使这些在建工程的后续资金失去来源。而且,在过去的5年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年均拉动经济增长分别为1.5、2、1.7、1.8和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如果积极的财政政策退出,今后至少年均1.8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率便会因此而失掉支撑。

  但是高培勇说,如果完全照搬往年的做法,困难也不少。连续6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留下了数额较大的债务。目前国债占GDP的比重已从1997年的7.93%提高到20%多。与此同时,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张已经内生为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必要条件。经济增长对积极财政政策的依赖,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已经在逐步加深。

  高培勇说,目前对于经济形势与热度的判断还没有明晰,很难下结论。不过,在短期内,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完全言退,即使有一天必须要退出了,也要有个渐退的安排。

  据此,高培勇的基本判断是: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应降低力度,调整投向。一方面,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相机逐步减少增发国债的数额。另一方面,增发国债的收入将主要转向几个方面的投向:在建工程的后续投入;填补以公共卫生为代表的公共项目欠账;启动那些由于资金制约而迟迟未能启动的改革事项,比如税制改革。

  高培勇和徐宏源均预计,2004年长期建设国债发行在1100亿元左右。据徐宏源测算,在2004年国债发行规模减少300亿元的情况下,由于国债和银行贷款存在1:4的配套,即国债投资会带动4倍的银行贷款,所以2004年国债实际工程量可能减少1500亿元,大致影响GDP增长1.3个百分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7920.html

更多阅读

2015年中国经济会崩溃吗? 中国经济什么时候崩溃

2015年中国经济会崩溃吗?陈品中如今中国崩溃论很流行,时间点均指向2015年,因为这是中国经济减速已成定局的年份,也是美元加息的重要年份。那么2015年中国经济真的会崩溃吗?答案是: 不会!那些宣扬中国崩溃论的经济评论家都犯了个错误,不是因

zz:1993—1996年中国经济“软着陆”

1993—1996年中国经济“软着陆”bft111118 | 更新时间:2011-09-15 13:17:43 | 点击数:3401993—1996年,中国宏观经济顺利实现“软着陆”,通货膨胀率由最高时的24.6%(1994年3季度)下降到一位数,最低达到5%(1996年),同时避免了经济出现大的滑

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率 《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 序

      30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的不同寻常的快速增长,究其原因是政府允许市场力量在越来越多的国内经济领域发挥作用。即使在近期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的经济增长也表现出引人注目的强劲势头。虽然全球经济遭遇了60年来最大

陈志列:2010年中国经济要“三防”

3月1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闭幕,一年一度的两会圆满结束。温家宝总理在发表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中国经济以巩固和优化产业为主,增长目标8%。这个决定回应了内地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忧虑,也反应了当今国际形

郑新立:2010年中国经济八大建议

2009年中国经济回顾 总体看,2009年世界经济体依然在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杀伤力中震荡。虽然部分国家的数据显示了经济触底的证据,但是从长期看,世界主要经济体将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即使复苏,其过程也将是缓慢和艰难的。 就中国

声明:《达成共识表情 2004年中国经济五大悬念 经济争论难以达成共识》为网友欢喜爱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