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元特权与美国贸易逆差的产生和持续扩张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美元特权使贸易逆差成为美国输出美元的主要途径,其他国家追求贸易顺差获取美元的动机又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特权,进而扩大了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另一方面美元特权不仅使巨额贸易逆差的美国既不受外汇储备短缺的制约,又免于金融危机,反而使美国获得了经济发展所需的实物资源和资金,并提升整体福利。从长期来看贸易逆差的继续发展和未来的调整势必影响美元特权地位,进而影响其巨额贸易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美元特权 贸易逆差 外汇储备 可持续性
一、引言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美国政府对外宣布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后实质性崩溃。同时在这一年美国货物贸易首次出现逆差,此后除个别年份外,美国贸易逆差一直处于恶化的趋势。到2004年贸易逆差已达到创纪录的6171.7亿美元,其与美国GDP的比率也达到惊人的5.7%。2005年高达7257.6亿美元,与GDP的比率进一步上升到6%。围绕着贸易逆差的成因、影响及其可维持性,学者们展开了众多的讨论。本文认为美国贸易逆差的产生及其持续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是密不可分的。
不少学者在分析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时,也认识到了美元的作用,但他们要么是在罗列的众多原因中提到了美元因素,要么是从美元汇率而非美元特权的角度进行分析,而较少关注二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例如,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主席费尔德斯坦(Feldstein,1993)曾经认为美国的赤字财政政策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格瑞斯伍德(Griswold,2001)认为贸易逆差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内储蓄不足以为所有可得的投资机会融得资金。储蓄缺口由外国投资的净流入得以弥补,这些外国资金使美国人在国际市场上对商品和服务买得比卖的要多,从而导致贸易逆差。他认为货币当局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不会为财政赤字融资,因此财政赤字会导致利率升高、外资流入、本币升值,从而产生了贸易逆差。他们均较少涉及美元因素。麦金农(McKinnon,2001)将严重的经常项目逆差[1]归咎于美国的不节俭和巨大的储蓄缺口,而美元的特殊地位则是维持其持续性的重要支撑。
国内学者姚枝仲(2003)认为,美元汇率不是影响美国贸易逆差的唯一因素,美国的财政赤字政策、美元的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地位引致的大规模证券资本的流入是造成美国大规模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施建淮(2005)从全球视角分析了美国经常项目,他将全球经济分为美国和其他国家两个部分,认为美国经常项目巨大逆差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储蓄结构的巨大失衡。其他国家的储蓄严重过剩在外贸上表现为顺差,而美国储蓄严重不足在外贸上表现为巨大逆差。王建(2005)的看法是,当前全球进入了虚拟资本时代,虚拟资本主义国家从资本项下输出金融商品,并以其收入作为平衡贸易逆差的来源。美国由于已经逐步丧失了以国内物质产品生产满足国内物质产品消费的能力,其贸易逆差已远不是靠每年数百亿美元资产在海外的沉淀所能弥补,每年为海外投资所支付的利息与股息甚至成为扩大贸易逆差的重要影响因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者通常认为,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是美国国内储蓄存在巨大缺口和全球储蓄结构失衡所致。但是美国为什么可以利用其他国家的储蓄而自己不储蓄,而其他国家却要拼命储蓄。根据国民收入的恒等式,在开放经济下:X-M=S-I,贸易逆差等价于储蓄缺口。或者说若一国既存在外汇缺口,又存在投资储蓄缺口时,按照钱纳里的两缺口模型,逆差国必须引进外资(资本大量流入)才能保障国内经济的持续运转和不断增长。但引进的外资具有借入资金的性质,一国不仅要创造优越条件吸引外资,而且还需担心外资控制本国民族产业。尤其是,对于美国巨额贸易逆差而言,不管是财政赤字的解释还是投资与储蓄缺口的解释,都难以解释美国长期廉价使用他国储蓄,也难以解释其他国家为什么自愿将本国过剩储蓄让渡给美国使用,尤其难以回答美国巨额贸易逆差可持续性问题。本文认为,美元的特殊地位或者说美元特权,是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维持可持续性的根本原因。
[1] 本文中视贸易收支与经常帐户收支基本等同,因为引起二者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