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意思 部下犯错怎么办——《半部论语学管理》



  2,26,部下犯错怎么办

  【原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19.21』

  【译文】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他犯了过错,人人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人都会仰望着他。”

  【评析】

  子贡这个比喻非常形象,一个人犯了错误,就像天上的日蚀一样,是无法掩盖的,所谓“要是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所以任何犯了过错,却想逃避责任而掩盖过错的行为,都是非常愚昧的。正如《论语》中所说的那样:“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张19.8』,文过饰非是小人之举。同样,一个人如果改正了错误,也是大家都看得见的。所以孔子也在《论语》中教诲我们:“过,则勿惮改。”『学而⒈8』,意思是说:“错了不要害怕改正。”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意思 部下犯错怎么办——《半部论语学管理》
  不管我们自己愿意不愿意,错误总是难免的,关键是看我们怎样面对错误。能否正确面对错误,是衡量管理者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管理者有两个重要的工作目标:一是设法避免组织和个人在工作中错误的产生,二是一旦错误发生,要设法防止组织和个人再次犯同样的错误。如果一个企业针对每次发生的错误,包括一切方面的错误或失误等,都能立刻采取对策,并保证同样的错误或失误不再发生,那么说明这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在提高。如果一个企业同样的错误或失误经常重复发生,那就说明这个企业不但管理水平非常低下,也一直没有改善。

  企业的对内对外经营活动中“过而惮改”、“文过饰非”的现象比比皆是,在企业的对外经营活动中,以拒绝认错的方式拒绝接受客户退货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在企业对内活动中,以拒绝认错的方式将问题的责任推卸给别人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过,则勿惮改。”是一个连小学生也明白的做人的基本道理,为什么作为成人的管理者们反而不能做到这一点呢?其根本原因在于利益驱动,是利益关系扭曲了人们“过,则勿惮改。”的心态。

  将顾客是上帝的口号写在企业里面是容易的,但是真正面对自己的质量问题遭到客户退货时脸色不变、口号不变、行动不变才是不容易的。许多企业之所以不愿意接受客户的退货,是因为退货直接减少了自己的经济收益。许多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之所以会相互推卸责任,关键在于一旦承担了责任,将直接关系到自己部门或自己个人在企业中的荣辱、升迁、加薪和奖金等。

  企业管理者能否做到“过,则勿惮改”,关键在于企业的最高负责人的素质和管理风格。如果最高负责人希望培养管理者“过,则勿惮改”的良好素质,那么就要有一个正确的对待部下犯错误的处理方式,就不能用经济或行政处罚的方式来处理职工在工作中的过错或失误,因为如果以此作为主要的日常管理手法,只会逼迫职工在发生过错或失误时千方百计为推卸责任而编造虚假的理由,这将会由于无法搞清楚过错或失误的真正原因而直接导致同样的过错或失误重复发生。

  许多在华的外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面对他们的管理失败时,往往会把他们管理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中国的职工素质低。事实上一些国内著名企业的著名企业家也常常发表这样的高论,说什么外国的管理经验无法在中国实施,是因为中国的工人素质低下,还拿中国人普遍闯红灯为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之有理。遇到这样的高论,我经常会忍不住向他们讲述孙子将宫女培养成战士的故事。我相信,所有的企业管理者如果学习过孙子怎样将宫女培养成战士的故事,将不再好意思将管理的失败归结为工人的素质低下,而会反省该怎样提高他们自己的管理水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7974.html

更多阅读

员工犯错怎么处理 更好的处理下属犯错的问题

   随企业发展迅速,企业员工越来越多,但员工越多,管理便是一门学问,我们将如何更好的处理下属犯错的问题,我们将如何面对这些问题,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步骤/方法关注员工成长,鼓励员工勇于犯错,但不允许重复犯错   有领导总

声明:《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意思 部下犯错怎么办——《半部论语学管理》》为网友静临烟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