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人不愿意承认或者不相信,但是我个人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已经形成并且已经非常严重,结构性的物价已经转化为全面的通货膨胀。对比以前的通货膨胀情况,中国现在的通货膨胀出现了新的特点,那就是原因复杂,跨度较长,治理艰巨。 对于本次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我在自己的专栏文章《控制物价上涨是当前第一要务》中已经进行了分析,主要是因为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如铁矿石、石油、大豆、粮食等价格不断上涨,而这些产品又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需的产品,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不大,只能被迫接受价格上涨。本次物价快速上涨与以前的物价上涨有根本区别,以前的物价上涨是由市场需求过大,供应不足引起的,而本轮物价上涨主要是由供给引起的,消费者别无选择,只能被动接受,因而社会影响更大。市场对经济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各个层面。 除了上面分析的原因以外,我还认为,美国在国际市场坚决打圧美元,使得美元大幅贬值,造成国际性的流动性泛滥,导致石油和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同时,通过各种手段,强迫人民币大幅升值(参见《人民币破7敲响了警钟》),大量热钱进入中国,严重影响中国的股市和楼市,加剧了中国物价上涨速度。 由于形成本次通货膨胀的原因异常复杂,其复杂之处在于国际国内不同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各类商品正处在价格的爬升期,还没有到达峰顶,我个人认为,本次通货膨胀将经历3-5年的复杂过程,时间跨度将大大超过前几次。 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出来,各种数据已经表明,今年物价要控制在4.8%以内,GDP增长控制在8%,这两个目前已经不可能实现。这是对政府决策能力的极大挑战,宏观调控政策选择和调控效果也将面临考验。由于预期收入将缩水,人们将不愿或不敢消费,对市场信心形成打击,经济发展速度将被迫放慢。由于人民币升值和美元贬值都不停止,中国的外汇财富实际大幅减少,也会影响到人民对政府的信任。

传统的通货膨胀治理对策是针对不同原因选择不同的政策,如紧缩型、扩张型、增加收入型等等,但是由于本次通货膨胀原因十分复杂,单一治理政策效果有限,同时,解决国际性的流动性泛滥异常困难,在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得到解决或放慢。因此,治理本次通货膨胀的任务特别艰巨,迫切需要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需要政府集中各种智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经济社会的不利影响。 目前采取的治理措施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停止或放缓人民币升值速度,这是因为尽管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在提高,对外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但是风险管控能力跟不上,小米步枪打不过飞机大炮,因此要做到以我为主,更重要的是在国际上发出了一个信号。二是继续控制货币投放速度,我支持央行小幅多次的调整技巧。三是财政政策要节俭,要有紧缩的预期准备,严格控制投资,但是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由于通货膨胀短期无法控制,要提早对增加工资等政策进行研究,以供政策选择,并增强人民对收入的预期。四是确保北京奥运会顺利举行,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强全民族战胜通胀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