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中国的经济基本上是“中国需要”的形势。五六十年代甚至更早些的时候,我们需要苏联专家帮我们修桥、修铁路,需要德国的技术,需要日本的产品,需要美国的支持,“洋枪”、“洋火”、“洋芋”、“洋漆”、“洋泥”等等这些名词记录了那一段历史。
是的,新中国成立至今还不到六十年。想当初,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就好比在空地上建房子,需要砖需要瓦还需要水泥,当然,我们最需要的是技术,是人才,我们不缺劳动力,不缺吃苦精神,也愿意学习。全世界有目共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变化可谓巨大。其中最大的一个变化,当属中国身份的改变,从一个落后国家变成了发展中国家,同时,角色也变化巨大,从“中国需要世界”变成了“世界需要中国”。
中国改革开放后,一些外资企业和国外人才看到了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他们纷纷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因为他们知道,中国需要他们的技术、经验、产品,中国需要,就意味着他们能在中国获得财富和其它一些他们想要的东西。
国外企业雄厚的资金与成熟的技术支持,把中国这个在很多领域还算小学生的国家带进了创业课堂,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中国在很多领域都有了自己的品牌和建树。如电力、石油、家电、IT等等,现如今,中国的企业也在尝试着国际化、尝试着走出去了,我们看到华为、中兴、海尔等等品牌已经在国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外资企业没有及时改变自己的观念,结果他们在中国的战线渐渐收拢,有的干脆彻底退出了中国市场。如日系手机,如艾德熊连锁店等等。当然,在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也有,如AMD公司,自从把公司的发展战略与中国国家的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后,AMD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开始高歌猛进。所谓企业发展战略服从国家发展战略,是说AMD已经意识到,他们公司的未来在中国,他们需要中国,也就是说,中国可以没有AMD,但AMD不能没有中国,当决策层意识到这点,他们就知道,他们在中国该怎样做才能讨得中国人的欢心,怎样做才能顺应中国的市场,怎样做才能在中国获得他们的财富了。
“中国需要”与“需要中国”同样四个字,含义却大不相同。前者是指中国在世界经济上是处于被动地位的,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都是由别人说了算;后者却意味着中国不仅可以做自己的主人,还可以在世界经济席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人也开始有了发言权,外国人到中国来该怎么做,不是由外国人说了算了。想在中国掘金,得看中国人的脸色。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我们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角色转变感到自豪。我们完全相信,凭着国人的聪慧、勤奋和不懈的努力,发展中的中国会大踏步地走进发达国家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