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界应视工人为资源,而非成本。产业界应创造出“自我管理的工厂社区”,让工人扮演管理的角色。
德鲁克以其滔滔雄辩勾勒出的那幅美丽远景,可能已让通用公司的高阶主管沉醉其中。然而德鲁克呼吁该公司起而带头,带领美国创造一个全新的工业化社会,他们却嗤之以鼻。不过由于先前已有西屋电气公司给德鲁克吃闭门羹的例子,通用汽车公司高阶主管把他视为维也纳的共产党份子,也算情有可原。
德鲁克呼吁那个时代的产业界应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具体言之,产业界应视工人为资源,而非成本。产业界应创造出“自我管理的工厂社区”,让工人扮演管理的角色。战后首要的经济政策,就是要设法让“私人企业部门”达成充分就业的目标。最后,也是最引起争议的一点是,像通用汽车之类的企业,应该让年资久的工人领取“保障工资”(为平常工资的一部分,由劳资双方共同签约决定其百分比)。如此一来,当这些工人因为经济不景气而被公司裁员时,他们的家人至少还能维持最起码的生活水准。此一工业公民权(industrial citizenship)的要求,与它所师法的“讲求权利与责任并重的政治模式”的要求相同。符合这样的要求,才能证明企业界确实视工人为一项资源。德鲁克更从总体经济的角度,为保障工资作进一步的辩护:在经济不景气期间,如果被资遣的工人继续领取不算太低的工资,这些未中断的购买力将有助于加快经济复苏的脚步。而当时担任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主席的鲁瑟(Walter Reuther,1907—1970,美国主要的劳工领袖),竟然也持大致相同的论调,这对德鲁克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德鲁克并没有完全走“布尔什维克人”的路子。例如很早以前,他就视利润为建立工业社会无可取代的先决条件。此外,在经济不景气阶段,各行各业都在勒紧裤带时,他建议政府应给予企业税赋方面的优惠,以鼓励企业主继续投资。此一保守的作法,目的是要保护自由企业。德鲁克指出,每经历一次经济萧条期,政府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力就会相对增加一些。此一趋势发展到最后,将形成“国家资本主义”。他更进一步呼吁企业界采用较客观的标准(比如利润、生产力、通货膨胀等)来决定工资调整的幅度,从而逐渐消弭存在于劳资双方之间的深仇大恨。一九八四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魏兹曼(Martin L.Weitzman),出版了一本名为《共有经济体系》(The ShareEconomy)的学术著作。当时,《纽约时报》的社论即指出,该书所揭弃的观点,是“自凯因斯以来最杰出的经济思想”;而其中所宣扬的“由客观标准订定工资涨幅的作法”,更是此一思想的精髓。尽管不少人认定,魏兹曼的见解的确有高度的原创性;不过他对工业社会的创见,可以清楚看得到《企业概念》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