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一出,天下哗然,贬损之声不绝于耳;笔者好奇心顿起,抱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诚恳态度,认真地学习了这部大片,不看则已,看后恍然大悟,冯大导演不是在导中国的“哈姆雷特”,而是在导现代中国的红海商场啊,给所有在市场竞争中努力拼搏的企业家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这一切,都得从主要角色的社会地位和死亡方式说开去。耐人寻味的死亡链在剧中,青女误饮毒酒身亡,事实上,她由于太子的死早已失去了生存的动力,心如死灰;厉帝则是因为婉后的背叛而自杀,因为失去婉后的爱,他无法独自生存;殷隼因为妹妹的死,意图刺杀婉后,却被太子握住刀刃,被婉后偷袭一击致命,其实是死于对环境缺乏准确判断基础上的盲目行动;太子抓了喂有剧毒的匕首而丧命,根本原因还在于自身能力不足,遇事快速应变能力不足;婉后很快也被新的势力暗杀,则源于她根基不稳,也没能很好的笼络身边的人。我们可以看出几个主角的死,其实是一环扣一环的,相互关联又互为因果,每个人的死亡都有其必然性,冯导让他们逐一死去,实际上是在警告我们的企业家,千万别学他们啊。到了这,各位看官可能要说,你说了半天,到底想说什么啊。请少安毋躁,且让我们来个角色替换,大家就一目了然了。角色置换aihuau.com1我们假设这个五代十国时期不知名的国家是当今商场上的某一个行业,每个角色所代表的是行业领域中或相关行业不同市场地位的公司,则可以做如下转变:在这个行业里,厉帝无疑是领先者,但是个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得市场的领先地位的大公司,其弱点是对供应商的依赖性太强。婉后,是该行业的最大供应商,一直希望通过价值链延伸获得此行业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但资源整合能力显然不足,也没有在兼并后迅速建立起统一的企业价值观和文化认同。太子是该行业的第一挑战者,也是被厉帝赶下市场第一地位的公司,和最大的供应商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和青女代表的小供应商业务关系也密切,但由于年轻企业领导的不务正业,没有有效组建自己的核心团队(很快被干掉了),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太子基本是个废物),在和厉帝的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真实实力甚至不及行业的第二挑战者。殷隼则可算为行业的第二挑战者,他们与青女代表的小供应商由于亲缘关系形成天然的盟友,又为了保护小供应商的生存而与最大的供应商婉后达成妥协,共同对抗行业领先者,该公司最大的弱点是感情用事,过分关注小供应商的生存空间,又对第一挑战者的实力过分忽视。青女代表小供应商,其自身实力很弱,生存完全靠第一挑战者的扶持,失去第一挑战者,无法独自生存下去。对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的警示好了,角色置换完毕,现在看看大家的死法:一个行业领先的大公司,如果对供应商的依赖太强,即使暂时获得市场领先地位,但很快就会黯然离场,将市场领先位置拱手让出;一家在自己行业领先的大公司盲目进行价值链延伸,通过不正当竞争等手段,强行收购下游企业,不做技术、资源、人员和onmouseover=displayAd(3);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3);>企业文化的整合,而单纯以领导人的强权来治理,必然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迟早会被赶出市场;一家曾经是行业领导的大公司,在被别人超越后,如果不从提升自身能力出发增强竞争优势,在挑战者试图破坏市场游戏规则时与供应商联手御敌,但出手过于盲目,被挑战者凌厉的进攻自乱阵脚,大伤元气,最终肯定黯然出局;(这一点冯导表达方式非常隐蔽,要深刻体会才能领悟,呵呵)对于一个小供应商,下游购买力的缺失是其无法抵挡的经营困境,必然迅速倒闭;作为行业内的第二挑战者,在行业领先者已经破产,第一挑战者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本可以乘机对上游供应商进行强力打压,达到一统江湖的目的,但由于其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对第一挑战者的掣肘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又受到上游供应商的反攻,其迅速灭亡在所难免。
![魔女的夜宴全cg存档 《夜宴》的死亡启示录](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041464179138.jpeg)
最终,小供应商卖不出去东西马上死了,被供应商抛弃的行业第一也很快死了,被供应商反击的行业挑战者死了,没有竞争实力的行业原领先者死了,盲目拓展价值链的上游企业死了,然后,新的势力重新上台,历史一幕继续重现。其实做企业和做人一样,致命的缺陷都会导致其不可逆转的灭亡,对于人是能力和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能力决定成败;对于企业来说,则需要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决定市场地位,企业文化决定基业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