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已经在IT圈“泡”了近两年的廖明香加入金山。回想起两年前从赣州家乡的邮电局与好友奔赴北京,廖明香说初来北京的头四个月向她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四个月的工作,为我打开了通向IT之门。”在这四个月内,廖明香骑着自行车踏遍了整个中关村,每条街、每幢楼、每条楼梯、每家客户她都了如指掌。一年后,加入金山的廖明香赶上了“红色正版风暴”活动,以前的知识和习惯,帮初来乍到的廖明香做了两件令金山同人刮目相看的事,也改变了她的职业生涯——她用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独自调查并整理出一份北京软件零售终端的报告,用一天巡20个店的效率,将北京市场的软件店、书市、商场、邮局、高校等可以销售软件产品的终端做了一份详细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这些终端的月均营业额、本公司产品在其中所占的销售比例、竞争对手产品的销售比例等,以及评估分析这些已开发和未开发的终端可以带来的效益一一做了报告。“这让领导有些震惊,因为之前的渠道工作强调的是分销过程,而不是最后一公里的终端销售,所以报告让公司高层对零售终端市场高度重视。”这也使廖明香这个“新丁”拿到了参与“红色正版风暴”活动策划的入场券。当时廖明香主要负责北京地区活动的宣传和大型首发式的策划。为了达到公司要求的“无所不在的宣传”指标,使全北京城的店面、书店和书报摊的宣传海报都能到位,廖明香发动了全部门的同事贴海报,还和同事们租了一部车,每天满北京城疯跑。为了筹备大型首发式活动,她又忙于培训各家店面的促销员、租场地、布置会场、联系供货等琐碎繁多的事务,“我在公司整整打了两个星期的地铺,累了就睡,醒了接着工作。”结果在产品首发当天,首发主场之一的北京图书大厦,购买的队伍从三楼蜿蜒排到一楼大厅,不到下午三点,5000套产品即一售而空。全国在30天内,实现了120万套的销售业绩,这个销售量,在当时盗版横行的国内,是个销量奇迹。

在金山“风暴”似的开场后,新的生活和工作挑战向她敞开了怀抱。外地市场的渠道体系建立不能仅依靠当时的“北京十大分销商”,对他们力所不及的领域,公司还是需要自己开拓。红色正版风暴后,金山名声大噪,很多外地用户看得见广告、买不着产品成了矛盾。这也让金山加快了在全国建立分公司、主抓各地销售的步伐。用廖明香的话说,她的职业生涯一路都是公司在推动着。唯有去华南市场是自己力争的。其实,公司的本意是要她去上海,希望同样是大城市的上海,能用上廖明香在北京终端市场的办法。在与雷军的谈话后,雷军同意了她的这个请命。“你怎么说服领导?”“当时我是不符合条件的。因为只有大区经理才可以申请这个职位,而我只是市场专员。至于说动雷总,我说,‘不管怎样,你对我其他方面有怀疑的话,至少有一点你能看见,那就是我在北京的作为。北京市场我怎么做起来的,广东市场我同样可以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