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简政便民七项措施 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精“兵”简政之道



 

近日,网上一条“铁岭市有20名副秘书长遭质疑”的贴子成为各大网站争相登载的热门话题。继而,不断又有新的网友不断地曝出各地政府的庞大机构人员设置,比如安徽的国家级贫困县霍山县设有9名副县长,河南省新乡市设有11个副市长,16个副秘书长,6个调研员等等。一时间,政府机构设置庞杂臃肿的问题再一次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其实,一直以来,中央政府始终没有停止在精简政府机构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从1982年中央政府实行第一次机构改革以来,至2003年的11年时间里,先后做出五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特别是在今年的3月份召开的两会之后,中央政府又一次做出重大机构调整措施,截止目前,中央政府已由1981年初的100个工作部门精简为现在的27个。同时,中央在短期内又相继出台种种措施,指导规范各级地方政府的机构及人员设置改革调整。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学者在评论时指出,受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中国的政府机构“瘦身”改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由此联想到,在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环境影响下,不少企业由于不堪重负,纷纷酝酿实施的裁员政策,倒也是十分值得深思的问题。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在企业经营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实施裁员政策,只要是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本无可厚非,甚至此举亦是企业大幅缩减成本支出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我们所应该思考的,并非是裁员政策本身,而是该项工作的出发点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的切实利益,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按说,企业的每一次裁员,都是对其组织机构及工作流程重新优化调整的结果。本人看来,当企业制定其自身的裁员方案时,不应仅仅只是关注人员缩减的数量及所带来的人工成本支出的降低,更应该从优化组织结构、降低沟通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的角度出发,在减掉“赘肉”的同时,让“肌肉”更加强健。

企业裁员所遇到的最大问题,即是如何确定究竟哪些机构或是人员应该属于精简的范畴。往往在组织机构的设定或是调整过程中,我们总是本着“因事设岗、人岗匹配”的原则去着手开展工作。但调整之后,我们最终会发现,所有的事都有人去负责了,所有的人也都有事情可做了,但机构设置仍然是十分庞杂。问题就出在对于“事”的职能界定上。我们知道,近些年来,每每提到政府的机构改革问题,众多学者都会提出改革最为核心的地方在于政府的职能转变。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同样,如果不能很好的划定个人所负责的“事”的职能范围,企业人员机构愈加臃肿的现象便不会得到根本的转变。而如何确定每个人的职能,是需要企业根据各项工作的关联紧密程度,结合企业人员的专业和管理能力来综合思考和明确的,因为职能分工划分越细致,管理层次越复杂,所需要的相应人员数量也就越多。

举例来说,许多在快速发展中的企业,因经营业务量的快速增长,人员需求数量也在成倍增长,在部门机构设置过程中,盲目跟风大型企业集团的架构设置,7、8个人的一个管理职能部门,会从上到下设置分管副总、总监、经理、副经理,甚至再往下还会有经理助理、主管直到员工。从表面上看是人人都有事可做,但实际上却形成了事事无人愿做,工作上官大一级压死人现象。人数虽多,工作效率却是极低,因为最终实实在在做事的,可能就只会是那仅有的几名最底层的员工。而一但遇到市场滑坡,经营效益下降的境况,企业在面对庞杂臃肿的机构人员时最终都会选择裁员的手段来缩减企业成本支出。

当企业被迫去实施裁员的政策时,有两个方面的问题是在具体执行的工作中值得注意的。一方面,尽量避免出现“该裁的没裁掉,该留的没留下”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更要用心思考被裁人员的出路问题。目前,一些企业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这些企业在实施的裁员政策时,并非简单地将裁减员工推向社会,让其自谋生路,而是主动与上下游其他合作企业以及政府劳动部门协商沟通,形成人员分流计划,按对方的人才需求,将自身企业的多余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后分流到新的企业及岗位中,实现裁减人员的平稳过渡。一方面来说,我们认为这是企业所应尽的社会责任的表现,另一方面,对于企业裁减后留下的员工也是一种精神的安慰。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裁员可能是管理策略中的下下之策,甚至也有许多人认为裁员只能是节约成本,无助于企业经营发展的推动,这种想法是比较片面的。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年来我国军队建设发展之路。

建国之初,中国总军力达550万人,是当时世界上保持常备军人数最多的国家。1950年,全军员额精简为400万,1985年,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宣布裁减军队100万,1997年中国宣布在3年内裁减军员50万,2003年,中国再次裁减军员20万人,最终使中国军力保持在230万的规模。应该来说,中国的裁军规划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但是,裁军并没有降低我国的军事实力,由于将节省下来的有限军费投入到国防现代化科研建设,反而加快了我国军事的科技化、信息化进程,军队合成作战能力更是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

无论是中国的裁军发展之路,还是中央政府的机构体制改革发展,都为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下的自身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优化调整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借鉴,也希望企业能够实现精兵简政,运营高效,建立切实符合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的经营管理体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9093.html

更多阅读

经销商策略 经销商在新商业环境下的应对策略

        当前对于一些经销商而言,是比较难熬的日子:店租昂贵,人工高涨,线下竞争本已十分激烈,更有电商大刀阔斧地抢销售——经销商已经处于一种新型商业环境之中了。面对新商业环境,不少经销商感到困惑、迷茫和无助。那么,经销商的未

商业法则 新商业环境下的企业崛起法则--高效主义

渐渐地,渐渐地,深冬来了,新春的脚步也近了,2014年即将与我们告别,在2014这一年里,什么都没变,但只有一种事物在变,那就是“变化”,观念的变化。有哲人说过,这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用在这里,同样有效。   新思维、新模式、新转型、新观念,他

新经济常态 新经济常态下的新机会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降到了7.3%,这不仅是中国近几个季度经济增长比较低的一个数字,也是近5年半经济增长最低的数字,所以,大家还是比较担心的。   这主要源于过去这些年中国经济增长得太快了。全球任何一个经济体,

改革开放 引进外资 新经济环境下的外资引进

     引言  外资,是指其他国家地区,其中也包括了港澳台地区来我国大陆地区以从事经济社会活动为主要目的,在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前提下,遵循市场机制法则,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进行的独资、合资、参股等市场流入的资金。自上个世纪八十

新经济下的新营销 新经济环境下的营销理论的竞合趋势

近代营销历史上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营销理论:R8226;雷斯的USP理论、D8226;奥格威提出品牌形象论和特劳特和里斯的定位理论。这三大理论创造了不同的营销价值观,引领了其不同的营销时代,甚至到今天依然对营销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不过随着

声明:《消防简政便民七项措施 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精“兵”简政之道》为网友青春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