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开年大戏:8500亿



张元勋

 

    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去年9月《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各方面积极反响。有关部门认真吸纳各方面建议,对《意见》作了修改完善,明确了今后3年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

会议决定,从2009年到2011年,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3年内使城镇医保及新农合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和困难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今年开始试点,2011年逐步推开,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初步测算,为保障上述五项改革,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

从1980年启动医改至今,我们这个人口庞大的国家终于要迎来90%的医保覆盖;8500亿的方案,前所未有——就算是在4万亿扩大内需的版图中,关于医疗卫生也不过几百亿的额度——这一次,30年的医改在扩大内需的背景下终于出现了新突破。

 

 

视点一:医改新政 回归公益

 

五项改革,招招旨在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一向受冷落的农村医疗设施和保障制度此次也成为了医改的重要构成。让更多普通民众和广大弱势群体享受到公共医疗的阳光,是公益性、公平性最好的落实。医改30年,如今终于开始回归公益本质,值得期待。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由于医疗过多推行市场化,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 “以药养医”泛滥且得不到制度性解决,导致我国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严重淡化。继而,医院追逐经济利益,医疗责任意识出现悬空;医生只重经济收入,医德医风逐渐蜕化,医患之间相互信赖的精神体系崩溃,关系紧张化;整个医疗行业公信力下降,卫生投入宏观效率低下,甚至严重影响了整个医疗现代化的进程。

 

还记得05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葛延风当时接受采访时的论断:“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现在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完全错误的,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

 

其实,商业化色彩太浓、公益性严重缺失早已引起了上至专家、下至群众的普遍性不满。而此次新医改方案的通过,不仅是对医疗公益性的强调,也是对医疗商业化的批评;不仅是对医者仁者的弘扬倡导,也是对急功近利的批评。

 

虽然《意见》只是医改框架,但政府责任和医疗公益性已得到了实质性推动和落实,“未来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雄厚的财政资金为医改全面实施打下了经济基础;覆盖率“90%以上”、提高补助标准、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这些医疗保障措施不仅仅是好看的改革条文,更会为群众“健康危机”送上更多国家补贴和看病报销,成为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制度靠山”。

 

 

视点二:巨额投资 何去何从

 

其实,医改的话题在近几年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被媒体细致呈现,在媒体聚光灯的集中观照下,新医改方案的任何内容其实都已难称“新鲜”,而首次披露的8500亿巨额投入,却是此轮医改新政值得关注的一个焦点。

 

根据大致推测,8500亿投入预计将主要分配在三大方面,第一是此次提高新农合、城镇居民补助标准导致的投入;第二是用于基层医疗卫生设施、设备的建设;第三是用于公立医院改革带来的对医疗机构的补贴。除了这种宏观预测,目前的新医改方案并没有出台关于这笔巨额投资的确切措施,具体细节尚未可知,均要等待进一步细化方案的出台。

 

这次承诺投入8500亿元资金,是对公众要求减轻医疗负担的一种回应。中国的问题向来错综复杂且矛盾叠加,医改也是如此:既有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存在投入不当的现象,因此,这笔钱具体怎么投尚需讨论。但是,无论如何,着力解决普通群众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的问题、解决全社会范围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应是这8500亿不容置疑的投资目标。

 医改开年大戏:8500亿

 

我国在公费医疗取消后,代之以医疗保险政策,而覆盖的却是本就衣食无忧的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和垄断行业人员,包括下岗职工、城市无业人员等弱势群体在内的普通群众则因单位承担不了医保费用或者没有单位而被医疗保险拒之门外,农民就更不敢妄想了。于是,医改最终造就了在中国越穷越要自己花钱看病的怪现象,久而久之形成了全社会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因此,看病贵的症结一方面是医疗费用高,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普通百姓的医疗消费购买力低,且并未被设计在制度保障范围之内。

 

因此,如果能使更多普通公众和弱势群体也享受到社会医疗保险、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全社会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由此可见,8500亿元投资的关键词应在于“普通民众”和“基本服务”,即不论这巨额投资具体如何分配,其主要投向应当以保障普通群众能够获得基本医疗服务为基本目标,优先实现公共医疗的“低水平、广覆盖”,然后再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尽可能向“高水平、广覆盖”发展。

 

 

视点三:拉动内需 意义深远

 

一边是三年8500亿,力度之大出人意料;另一边,有意思的是,就在与《意见》获准通过、医改新政出台几乎同时,我国公布了2008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幅大幅回落至6.8%,使得中国全年经济增长回落至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两相对比,我们不难理解,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之际,医改此番祭出大手笔,政府的一条重要考虑无疑是在于扩大内需。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史帝芬·罗奇近日表示,中国经济转型,应该把增长的动力从投资转向个人的内部消费——这个论断在全中国上下已是众所周知,但是真正做起来却是任重道远。

 

内需难以释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百姓生活预期不乐观。中国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在内的整个社会保障网络仍不健全,教育、医疗、住房“新三座大山”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大部分的普通人需要把钱存起来,未雨绸缪,不敢随意消费。所以,不把这个“未雨绸缪”的储蓄减下来,中国的内需就难以真正释放。

 

事实上,我国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长期不足。联合国下属公共健康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我国2006年在医药卫生方面的支出还不足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在WHO调查的196个国家中排名第156位。在中国,很多时候医疗支出还是得靠个人。联合国数据显示,中国的医疗服务费用中近50%由个人负担,约18%由政府负担,约33%来自各类医疗保险。

 

此次医改,目的在于推行医疗保险的“全覆盖”,将更多的普通人纳入到医保体系范围之内,“五项改革”中更是明确指出提高补助标准,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如此一来,必将减轻百姓的医疗负担,缓解个人消费的后顾之忧,国内居民的储蓄或许会得到释放,内需也将得到相应扩大。

 

此次新政出台,意味着医改将迈出实质性一步。但我们必须看到,医改将是长期渐进的过程,而非时点性的事件。整个医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政府还是希望在增加投资基础上进行逐步试点,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找到最佳的政策路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913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连载:一亿光年外的仙女座3

原文地址:连载:一亿光年外的仙女座3作者:树下野狐我们的宿舍代号125,不到十二个平方,住了六个彪型大汉、一只离异的硕鼠和数千只相亲相爱的蟑螂,属于联合国裁定的严重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除了一位转系来的北京壮士,我和另外三位壮士以及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开年旅游业态:境遇迥异 冷暖自知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马年消费总体以平淡开场。作为西安消费的重心,旅游业和餐饮业账面收益情况如何?面临着怎样的发展态势?  旅游接待人数为476.8万人次,同比增长21.22%,旅游业总收入22.03亿元,同比增长20.5%。两项指标超过以

严介和黑马赚钱传奇:一年财富激增100亿

严介和是谁?当严介和的名字赫然出现在“2005胡润百富榜”榜眼的位置上时,人们不禁要问。 从2004年上榜时身价只有15亿元,名列第66名,名不见经传。到2005年,以125亿元的身价,名列胡润百富榜榜眼,让人们大跌眼镜,严介和的财富在一年之内激

声明:《医改开年大戏:8500亿》为网友本命世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